战后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物质文明发展迅速。随着战后婴儿潮们的长大,他们生活富足,但是本该为这看似美好的生活欢呼,却越发觉得世界的不堪——不知为何要打的越南战争,每天都有同胞被杀死,自己和朋友不断的被征召赴前线;冷战的威胁、家庭的纷争、种族的歧视,这些都让当时的年轻人开始思考:why?为什么世界是这样的。
他们开始思考社会应该是怎样的,并开始为自己认可的世界开始行动。希望所有东西共享,lets do it,想要性解放,lets do it。同时他们也认为drugs是他们理解世界的必要工具,LSD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数以百万的年轻人带着同样的疑问和追求聚到了一起,在当时24岁以下人口占比过半的美国,年轻人的叛逆占据了主动权,就像魔方世界里一集没有大人的小孩世界。他们聚到一起开始碰撞、交流,一起为了“我们”认为的更好的世界去实践。
他们对现实很不满,对生活很迷茫,对世界充满疑惑。他们想知道,这个世界为什么是这样,应该是怎样,他们聚在一起碰撞交流,思考如何去改造这个世界。从爵士到摇滚再到说唱,层出不穷的艺术形式都是结果,是hippies为了去表达他们的困惑和呐喊,而寻找到的载体,所谓文化是结果。
回到现世的中国,80年代末的聚会本质上跟hippies运动一样,是集体主义的改造热情。但是,随着时间进入90年代,所有的论述都从“我们”变成了“我”,这是一个本质的变化。
人们关心自己胜过关心集体、社会,社会更像是一个丛林社会,所有人前所未有的充满着危机感和焦虑,甚至在战乱时期,人们恐怕也不像现在这般缺少安全感。大家都在思考,自己如何在这个丛林中活下去,上学、高考、户口、求职、买房、生育,每一个阶段都充满着竞争,以“我”为单位,而不再是“我们”。就像饥饿游戏里演的一样,得活下去,得“成功”
信息的爆炸,让集中在正太分布80%区间里的人,更多看到的是长尾、头部的10%,和尾部的10%,这20%占据了信息的主体。然后主流文化不停的在提醒你,只要你努力,你也能成为这头部的10%,成不了这10%是因为你不努力,命苦不要怨政府,你生活在最好的时代,不成功不能怨时代,反倒是你自己错过了时代。不成功,你就是那尾部的10%。这是美国梦,也是中国梦。所以你要努力的去“生存”。
同样基数庞大的年轻人,同样迷茫的年轻人,但是我们不会再有嬉皮士文化的萌芽了,因为我们在疲于生存,所以我们的民谣说的是苦情,我们的喊麦说的是女人势利,我们的说唱说的是自己多么不容易。大家都在考虑自己的生存“危机”,没人关心“我们”会何去何从
当一个时代的人都在努力成为人上人的时候,谁来关心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又会走向何方?
---
当所有人都在说“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的时候,真的还有人在这么做吗?是不是等到大家都差不多很有钱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