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回想起刚开始听易效能时间管理会议的时候,每次听后,只要有时间就会记录下来自己的感想,不然会很快忘记。
本次小组会议由文艳主持,秀喜做时间大臣和记录大臣。发现没有安排好时间大臣,上周有小伙伴报名的,忘记了。这也说明及时记录的重要性。
在分享阶段,我结合上周的个人感受最深的地方,不够自信,在205期复训的践行过程中,小伙伴提出微信图片更换回自己的头像,我觉得自己拍的照片不好看,而不敢更换,让死党雪梅姐察觉到我不够自信,同时她分享了个人经历,使我懂得要从自己小时候的家庭成长环境开始记录,找到根源。186 2.0爱上愿意进步的自己,我给自己提出了主题,如何爱上自己?在平时的文字,分享当中持续记录自己积极,阳光的一面。
同时和大家分享了弱链接的例子,如搭滴滴顺风车,和司机,及司机的老婆一起交流亲子关系,通过加入易效能听教练分享的案例,以及其他小伙伴的分享,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可以接上这个话题,父母给孩子树立榜样的力量,将美好的习惯影响孩子,在家庭相处中手机断网,全身心陪伴家人,同时和家人分享和交流个人工作和学习的经历,这种氛围会浅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在和别人分享的过程中察觉到自己讲的话题多,敢于去分享,和别人产生共鸣,会让自己心情变好,更有自信。
士庆回顾了2.0的践行,通过详细的数据记录了自己的三个目标,晨间日记持续的打卡,使用番茄钟吃青蛙,特别是使用番茄钟吃青蛙这点给我印象深刻。在参加205期时间管理一阶复训的过程中,他早起后拧上25分钟的番茄钟倒计时,专注做一件事,如读英语,阅读。且懂得把大的项目分解成为许多小小的可执行的事。
反观自己在践行易效能中,番茄钟总是没用,同一时间总想做很多事,结果效率反而不高,期待自己还能重新使用番茄钟的当时提高效率。
坤英在小组会议对比了1.0,2.0的践行,在1.0的时候投入时间参与小组会议,参与角色,成长是很快的,2.0的践行过程中,由于工作,很少参与,逐渐的缺少了和大家的联系,反而成长没有那么快了,期待在3.0的践行中更多的参与;同时她分享了自己阅读经典文学,如《道德经》 ,改变了她对人际关系的看法,以前喜欢一个事物/人,就非常喜欢,积极主动接触,不喜欢的人或者事物就尽量不接触,贴标签,现在更加懂得了接纳它原本的样子。每个人,或者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事物,都会教会我们一些东西,让我们获得成长。就像我们不仅需要朋友,有时也需要对手。如果舍弃掉,放弃,就意味着把这些让自己成长的东西丢掉了。
我个人感觉到阅读《 道德经》 ,增长了她个人的阅历,从另外一个纬度和视角来审视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提升了思想觉悟,可以更好的包容自己和这个世界,这会让她更坦然的活在当下。
魏香阅读了朗读者中的一篇文章,其中有个观点影响了我,也许我们自己的外貌,身材,物质财富不如别人好,但也要感谢上天给了我们最好的品格,接纳自己的一切。
我觉得平时生活中接纳很重要,接纳真实的自己,特别是能够接纳自己的不足,我时常把焦点放在别人的优势上,对比个人的不足,这是会让自己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我时常把目标放在过高的位置,产生的心理落差就很大。在冥想的时候可以做到接纳,希望自己以后在生活中,情感世界中能够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从内心接纳自己。
本次会议主题分享是成宏分享的写作,成宏在初中时就开始写起了日记,并且在后来不断去全国各地旅行,把旅行的经历,人生经历通过日记的方式写出来,后续他还有给自己的爷爷写十五件故事。
在主题分享过程中,由开始的铺垫,到这个过程中和大家互动,问大家写作输出的目的是什么让大家明确意义,后面简单讲了如何写作,首先烂开始,加入群体部落书写,写两点。
在后续提问环节中,秀喜提出如何让自己的晨间日记,写作水平有一个升华,打破了我写晨间日记的思考,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观点,升华写作,可以让别人更有共鸣和影响。晨间日记的记录,是一个搜集材料的过程,如能通过整理,会更好,如像有名的作家写历史故事,用平实的白话文来写,又不是平铺直叙。
我听后引用了中学老师提到“我手写我心”,心里怎么想就这么写,真情实感,随着个人的阅历,经历的增加,一个人的写作思路可能不会变,但是一个人思想的成熟是可以感受出来的,对问题的看法会更有深度。
最后我们提到了分享,把自己写的东西分享出去,会让别人更加认识你,了解你,分享出去会得到别人的评论,认可,甚至好的建议,产生思维的碰撞,完善自己的不足。别人很有可能有同样的经历,教训,可以给自己回应。
坤英最后提出,要学习和借鉴军军组的经验,整个小组践行过程中维持高能量,到底是什么原因可以做到?可否邀请过来给我们互动?
同时提出明确意义很重要,为什么要走3.0,想要拿到什么样的结果?让大家都参与进来讨论,交流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