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2016年)四十岁,三十六岁得一子,视若掌上宝,这四年来都是我在家帮忙,帮着比我小11岁的年轻妈妈带他。我们是老夫少妻。
去年上了半年幼儿园,因为我感觉到小朋友身体很弱,经常动不动各种生病感冒抵抗力弱,一个学期有半学期时间都是因为生病在家。所以我就没有让他再接着上小小班,以兼职状态专门在家里带了他半年多。但可惜的是:他年轻的妈妈对我意见很大,说我老是呆在家里不出去赚钱,让她很辛苦在外面加班赚钱。因此跟我闹离婚,至今冷战而无解。
现在很多忙于事业苦于赚钱的人,看到这个会很不以为然,甚至会笑我没必要,太矫情,因为他(她)们都是这样让家里老人帮忙带过来的,自己两口子在外面上班。也只有晚上下班后回来才看得到子女。这个事实我承认。但这并不代表着全部家庭的情况,而且我对只顾及经济不顾及心理的家庭观持反对态度,
在普遍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里,经济基础才是第一位的,没钱你讲什么大道理?再动听再有爱都是空的。经常讲的都是钱的事情。我父亲就是这样意识属性的一个人,现在我老婆也是这样的意识属性。物质在先亲情第二感情第三。但这种家庭观意识为什么不是我想要的呢?原因如下:
(一)
法律上规定:亲生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责任人,法律不会没理由就这样强硬规定的,肯定是有充分依据的。无论隔代亲人再怎么样亲孩子爱小孩,帮后代带小孩子只是义务帮忙,最主要的责任还是在于孩子的亲生父母。而且老人家帮忙带小孩子,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其实是一种啃老,真正还是要亲生父母承担主要的养育责任。不管有多忙多累,儿女长大了肯定还是要自己带的。很多老人帮忙带大的小孩,很多人成年后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可能很多年轻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这个。是因为现实生活压力逼迫无奈才这么干的。
这其实只是一种下策,而有些家庭的年轻父母心态不端正,以为这样就可以让自己轻松几年好过日子,把这种做法奉为上策,反正都是为自己小家庭好。。。。很多人的老人家也是这样的心态。觉得自己做了好事,还心甘情愿。
(二)
新一代的父母也没有经济提前规划意识,所以很多年轻人婚前没存款,没有两年以上的存款量。结婚的时候男方又要交给女方一大笔资源。造成了日后无法亲自在家带小孩而要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去工作的被动局面。很多草根家庭的新一代有这样的错误意识,就会有相应的指导思想。0-6岁在小孩最关键最需要原生亲情的时候自己却不带,扔给老人家带,关键期过了再来接收,我感觉这真是非常本末倒置的做法。
这样本末倒置的新生家庭育儿观我感觉从一开始就出问题了。因为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0-6岁是成长过程中最辛苦的付出时期,特别是刚开始出生的那两年,要喂奶换洗尿布哭闹时刻要哄,这样那样的生病和出问题。。。两岁以前都是特别辛苦的,超过五十岁的老人家带起来会相当吃力。而且还起不到亲生父母在身边那种真正有效的心理安抚作用。
(三)
说我娇情的那些父母还有一个意识问题,就是觉得说有必要这样天天带着他吗?这样不是宠溺孩子吗?孩子应该让他自己去跟小朋友玩呀!我就说没看书吧?蒙台梭利教育书上和其它很多书上都有重点提到0-6岁的关键期,很多年轻父母要么听信老人家的陈旧观念,要么凭感觉以为给小孩吃喝拉撒睡照顾好,心理建设就不用那么重视了,在他们的意识里没有系统学习这个概念,学一点碎片化知识就以为是系统完整了。这些都是新生父母育儿意识不足的表现。
0-6岁作为父母亲,你给小孩子精神上的关爱有再多他都能承受!!!也是我们做父母的天职,而不应该逃避这个自然规律。
关爱得当,再多小孩子都不会嫌多的,这对他(她)以后的几十年人生成长是有着巨大的影响!这是很多新时代父母亲所不理解的。也是老一辈父母没有及时更新的观念。带他并不是天天单纯陪他玩就好了,我指的并不是物质上的要吃喝就满足他,而是精神上的观察满足和安抚!!!!这才是以后几十年打好心理基础的关键!!也是小孩子长大后出现心理问题的关键!!
在这段最好的父母和孩子相处的黄金时期,没有外来因素比如学校老师或者它人干扰,其实是一生中和亲生父母最好的相处时间,一生的心理基础都在这六年时间中打好,特别是0-3岁前三年的基础最为关键。
反观我们那个四O到七O年代出生的中年人。社会环境动荡且生活条件很不理想,虽然很多人长大成年后物质生活富足,但心理上都是或多或少有问题的。有很多因为经济原因造成婚姻失控的家庭,其实更有深层的幼年时期心理问题在影响着他(她)们。不仅仅只是经济原因那么简单。当然,你可以不信书,觉得你自己凭感觉教育是对的。也可以轻视我所说的,骂我瞎扯,还是坚持觉得物质保证比较重要。能保证一个家庭的正常经济来源才是对孩子爱的责任。我只能感到非常的遗憾,
【心理需求是不能用物质来代替和解决的】
因为这是物质化感情的一种相当顽固的意识。0-6岁有着相当多的心理敏感期。这是太多讲物质意识的人不能真正理解的。举例说明一下:作为成年人,比如你骨子里感觉自卑,不自信,就算你有了亿万家财,你依然会感觉自卑。体现在哪里呢?你如果是暴发户一类出身的人,你会在拍卖文物时仗着自己有钱频频举牌,买来你就是拿来炫耀的,你会理解文物的含义吗?能有真正的对文化的理解和需求?物质上你满足了,精神层面上,你是满足了面子,但其实里子还是空虚空洞的。高端的社交场合。讲精神层面的场所,一些小学毕业的富豪经常跟人家拼酒,讲江湖义气,如果讲点其它文化层面的意识,他们讲不来。他们只会那一套。其实都是有很多例子的。
物质化感情是一种商业社会家庭教育的心理惯性。
而且在现代社会日益重视物质条件下,导致了一代代新生家庭犯同样的错误,不断在弱化着新生儿的心理教育理念。这也是本篇的目的所在,我以一个室内设计师的育儿亲身经历总结,对现代商业社会这种育儿心理做一个探讨。希望对看到本篇文章的各位为人父母给各位准父母朋友有所帮助和启发。也希望更多的新生儿父母能在婚前及早意识到这一点,在0-6岁这段黄金时期亲力亲为抚育后代,不要把责任因为经济压力推卸给自己的老人。这是一种负责任又非常有价值的育儿观念。
我觉得理想的一种婚姻家庭育儿模式,就是婚前双方能存够三年以上的存款,然后可以在新生儿0-6岁的黄金时间里,父母双方能尽量多的自己带小孩,或者其中一方专门在家带小孩,另一方找一个相对不太忙的工作兼顾家庭。我觉得这样才是对后代的真正负责.而我反对的育儿观,是现在社会上普遍认为的物质化育儿。替小孩规划未来二十年的财产。包括替他买房,帮他存钱娶媳妇这样的规划。不重视心理建设和维护。
如果后代没办法真正的自立,你有再多能力到时候也会无能为力!如果你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头六年充分做好后代的身心养育工作。未来他将受益几十年。不会象我和我老婆一样都是原生家庭心理问题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