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论和上古歌谣神话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看了这一段文字,你有什么感觉?
先前在平台上,看到过这种类型的文字,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是什么玩意儿!
可是当我进入到先秦文学的学习中,第一次接触到上古的歌谣时,知道了它的“姓”,立即喜欢上了它的“名”,所谓爱屋及乌,就是如此吧!
这段歌谣据说是神农时代出现的《蜡辞》,大约是一首农事祭歌,意思是:“风沙不要作恶,泥土返回它的原处。河水不要泛滥,回到它的沟壑。昆虫不要繁殖成灾。野草丛木回到沼泽中去,不要生长在农田里。”了解其意思,再来看原文,是不是会很喜欢它的质朴和简洁?
先秦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此,充满了泥土的芳香。
先秦文学,顾名思义,就是先秦时期的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最早阶段。而先秦,指的是秦代以前,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前的历史。
先秦文学的主体部分,是成熟的周代书面文学,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众所周知,周代分西周和东周,后世学者又将东周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一时代由天下统一的分封到诸侯异政的分裂,再到中央集权的统一。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大都体现了华夏范围内由分裂而寻求统一的基本时代特征。
如果把先秦文学分为五个部分,刚才我们看到的上古文学,属于第一部分。
由于年代久远,这一时期的歌谣神话,流传到后世并被记录下来的寥寥无几。除了文中开头那一篇,还有《吴越春秋》卷九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意思是:砍伐野竹,连接野竹。打出泥弹,追捕猎物。
这是一首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全诗仅八个字,写出了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
上古歌谣在思想内容上的最大特色,是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艺术形式上,一般都具有字句简短、语言质朴和节奏明快的特点。
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看,此歌虽仅简短的八个字,却包容了从制作工具到获取猎物的全过程。以今人的艺术鉴赏眼光来看,可以发现作者不自觉地运用了省略、多用和巧用动词的表现手法。
不仅每一句的主语“我们”都省略,更主要的是场景之中以及场景之间的次要过程也省略了。每句以一个动词带出,使画面富于动感。两个字一顿,节奏明快,凝重有力。令人联想起先民们在极端低下的生产力和严酷的自然条件下,颇不轻松的劳动场面。
除了歌谣,远古时代的先民,还对其所接触的现象,幻想出来另一种集体口头创作——神话。这些作品大多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庄子》《列子》《淮南子》等古籍中。其中,《山海经》是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这些神话我们大都很熟悉,著名的有女娲补天、黄帝擒蚩尤、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等。
文字产生以后,文学才脱离了传说时期。甲骨文字和部分青铜器上的铭文,是所知最古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产生,标志着我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二、《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学习进入到先秦文学的第二部分:《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它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手法上分为赋、比、兴。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如今的排比修辞方法。比:类比。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兴: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与诗歌内容有一定联系。
因篇幅所限,且选取《风》《雅》《颂》的部分作品,浅尝一下其中的味道和写作手法。
《风》: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风》包括十五个地方(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周南中的《关雎》《桃夭》,魏风中的《伐檀》《硕鼠》,秦风中的《蒹葭》《无衣》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本文开头,就是《关雎》的前几章内容。《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借眼前景物抒发内心的感情。
再看一首: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是《卫风》的第三篇,全诗四章,以上是前两章。主旨在于“闵庄姜”,庄姜是卫庄公的妃子,貌美端庄而备受冷落的一国之母。诗中用了“比”的手法来体现庄姜的美貌。姚际恒赞誉道:“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
《雅》:
雅,雅乐,即正调,指当时西周都城镐京地区的诗歌乐调。
“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以上是《文王》前两章的内容。《文王》是《大雅》的首篇,是一首政治诗,歌颂周王朝的奠基者周文王姬昌。全诗七章,每章八句。通篇用“赋”的手法。
“呦呦鹿,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这首《鹿鸣》是《小雅》的首篇。是一首宴饮诗,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开头皆以鹿鸣起兴。
《颂》: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合称“三颂”。《颂》诗多空洞抽象的说教,缺乏形象性和韵律美,也极少运用比、兴手法。
“於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这首《清庙》是《周颂》的首篇,既是赞美周文王功德的颂歌,也是西周王朝举行盛大祭祀以至其他重大活动通用的舞曲。运用“赋”的写作手法,平铺直叙。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把《诗经》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的也有很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大家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可里面的很多诗句,现在读来,仍旧口齿生香。
三、历史散文
历史散文是在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其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
《汉书·艺文志》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史官通过记言和记事为统治者提供借鉴,记述由简到繁,由质朴无华到略具文采,推动了古代散文的发展。
《尚书》:
即上古之书,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诗经》与《尚书》合称为“诗书”。
《尚书》以记言为主。文章分为典、谟、训、诰、誓、命等类别,可以看作古代最早的散文体式。
下面通过《尧典》了解一下其内容和语言: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帝曰:“吁!嚚讼,可乎?”
帝曰:“畴咨若予采?”欢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总的来说,其特点是质木古朴,读起来艰涩难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演进之迹甚为清晰,有些作品运用了较为成熟的写作技巧,已具有一定的文学因素。
《春秋》:
由孔子编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其体例和“笔法”对后世散文都产生了经典式的影响。
《春秋》以记事为主。语言极为简略,每记一事,只寥寥数语,不带什么文学色彩,但遣词造句都很讲究。
如《信公·信公十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鸿退飞,过宋都。”语言简洁明了,错落有致,比起估屈聱牙的《尚书》,有了很大进步。
《春秋》在记事中还体现出鲜明的倾向性,通过用语和行文寄予褒贬爱憎,裁定是非曲直。如对僭号称王的吴楚之君,即贬称为“子”,凡悖礼作乱,以下杀上者,都斥之为“弑”。这种以一字为褒贬的写法和委婉含蓄的风格,对后代散文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第二阶段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
《左传》:
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大约是儒家一派学者杂采各国史料及传闻编纂而成。其成书约在战国初年。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此外,还附录了鲁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韩、魏、赵三家灭智氏的史实。
其思想倾向基本上属于儒家,作者极力维护代表血缘宗法和等级关系的礼制,维护周天子的权威,反对“犯上”与“弑君”。集中反映了春秋以来日益兴起的民本思想,宣扬了民为邦本、民重于君的思想。
写作特点上,《左传》非常受人推崇,古人学习古文,无人不学左传。晋代范宁说它“艳而富”,唐代刘知几称“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清代刘大櫆则称赞它“情韵并美,文采照耀”。
看一下《隐公元年》其中的内容:“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概而言之,《左传》的文章细密详赡,富于文采,给人以具体生动之感;同时又韵味悠深,意味深长,使人寻绎不倦。
《国语》:
是一部按国别记载的史书,以记言为主。它的成书大约在战国初年,大概是战国早期人根据各国史料所编订。书中记载的史事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
其思想特征:由于史料来源不一,《国语》的内容也颇为庞杂。总起来看,其思想倾向近于儒家,书中既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举例说说其语言特点。
如《晋语八》“叔向贺贫”一节,叔向发表了一番议论:当年栾武子贫而有德,国家赖以为安,其子孙也受到庇护;邵邵子富而无德,“侍其富宠,以泰于国”,结果“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一朝而灭,莫之哀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之不暇,何贺之有?”
叔向以贺贫为由,围绕富与德的轻重,引出深刻的道理,文章平易中肯而又风姿摇曳,娓娓动人。
其侧重记载那些与治乱兴衰有关的言论,寄寓历史教训。语言朴素自然,接近于日常口语。论者往往广泛征引譬喻,侃侃而论,形成了婉而多讽,平实而恳切的文章风格。
第三阶段以《战国策》为代表。
《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叙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是谋臣策士自行记载下来的。西汉后期,刘向校理群书,得三十三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等十二策,定其名为《战国策》。
思想倾向:战国时期,周沦落为无法与战国七雄并列的小国,周天子不再受到遵奉,周礼的约束作用也荡然无存。因此,战国时代的特点是: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政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
但是,《战国策》总的思想仍是推崇纵横家思想和行为,很多记载是从游说的角度,描述其善于游说,有很好的谋略与口才。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为了体现邹忌善于以小见大,说服统治者,而并非为了说明纳谏的重要性。
艺术成就:作为谋臣策士游说活动的记录,游说辞令是《战国策》中最引人注目的内容,这些说辞纵横驰骋,辩丽恣肆而又浅显生动,富于形象性,与《左传》的行人辞令有了很大不同。多用比喻和寓言,深入浅出,通俗生动。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篇。
其中,描写了大量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和人物:
1、以生动的笔触,再现了谋臣策士们在政治舞台上的卓越风采,往往在一篇作品中集中叙写一个人的事迹,又用不少夸张、渲染乃至虚构,表现人物性格,注意揭示其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形神兼备。
2、书中所记,多为权谋之士出奇智谋异策,转危为安,运亡为存的事迹,因此,奇异曲折的情节与恢奇卓异的人物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作品带有传奇色彩。
3、在写人叙事时,加以细致入微的描写,如《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几次揽镜自照的心理活动,《赵策四》“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与赵太后对话的情景以及赵太后态度的转变,都写得细入毫发、惟妙惟肖。
总结一下先秦历史散文的影响:
1、奠定了古代史传散文的传统。史家用记载史实的方式总结历史经验,表达思想见解,或在叙事中寄寓褒贬爱憎,或敢于秉笔直书,体现了以史见志的精神。
2、把严谨的史笔与生动的文学表现手法结合起来。达到了真实性与形象性的统一。
3、我国古代的小说与史传文学有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先秦历史散文是古代小说的一个重要源头。
4、先秦历史散文的风格、语言和写作技巧,也成为后代散文家学习的典范。
四、诸子散文
下面,学习中华五千年最璀璨的思想瑰宝——诸子散文。
(一)产生背景
诸子散文是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著作。当时的学派很多,号称诸子百家,他们基本都有著作以彰显其学派的精神。
学派的出现,是春秋时期社会变革的产物。当时,学术文化都集中在官方和专职人员——主管礼仪的礼官,掌管音乐的乐官,记载历史的史官,等等。他们的知识都是通过学校得来,这时的学校都是官立,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去接受教育。
周朝用“礼”来约束社会关系,春秋时当礼和乐开始崩坏,社会的大动荡就开始了。这时候有很多礼官、乐官和史官离开了岗位,他们不再搜集诗歌,所以《诗经》的作品最晚是到春秋中叶,关于史的记载也不像之前那么严谨。
与之相对的,有很多私人开始整理记载史料,“文化”开始从官方向民间转,传闻孔子作《春秋》,就是如此。但是这种变化的诞生需要一些必要的条件,那就是“士”这个阶层的兴起。
“士”在贵族等级中是最低的,用现在的话说,他们主要是家臣,在大贵族的家里做一些管理工作。他们没有资格对国家大事发表意见,只是享有某些权力而已。但是随着社会的变革,有的士开始“专权”,甚至把握国政。
在春秋末年战国初期,另一种“士”诞生了,他们通过为他人效力,凭借着知识技能在社会上活动以获得报酬。
还有一种“士”是以从事文化活动为主的,他们著书立说,开办学院,传授弟子,进行思想学术的创造,是士中最突出的。他们慢慢形成学派,开始将自己的思想传播开来并延续到了今天。
其中最特殊的是老子,他原来是一名史官,有感于当时的礼乐崩坏,最后离开了周朝。老子的去向是个谜,但据说他当时路过函谷关时,当时的令尹让他写书,于是他就写了《道德经》。
传说孔子向老子求学,于是老子就将官方的文化传给了孔子。孔子后来第一个创办私人学院,并且在招收学员方面“有教无类”,将文化的火种传播向了整个社会。于是在孔子的周围就聚集了一批人,这些人就是最早的儒家。
之后又陆续出现了很多学派,墨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等等。他们著书立说,授徒讲学,传播自己的思想,同其他学派展开论争,于是“百家争鸣”就出现了,在这样的一种社会制度下,诞生了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变革之一。
当百家争鸣开始出现的时候,周天子的权威早已不复存在,多政治中心并存的局面使不同学说得以自由发展。为了争取士的支持,寻找安邦强国的理论借鉴,一些统治者以优厚的待遇招揽游士,鼓励不同学派自由讲学议论。
所以当时诸子百家的竞争非常激烈,各家的学术研究也开始走向巅峰。齐国的稷下学宫中,传闻有一千多个学子,他们每日不用劳作,只进行学术研究,提出国家发展的意见,无论是当时还是在后世,稷下学宫都非常有影响意义。
(二)发展概况
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此外还有名家、阴阳家、兵家、杂家、纵横家、农家、小说家等。
儒家的散文有《论语》、《孟子》、《荀子》以及《礼记》、《易传》等等,墨家的散文有《墨子》,道家有《老子》、《庄子》和《列子》等,法家有《商君书》、《韩非子》等,兵家有《孙子兵法》等,杂家有《吕氏春秋》。
战国初期由孔子的弟子共同编纂的《论语》是语录体,代表了诸子散文的开端。战国中期的《庄子》是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品,而战国后期的《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则在体式和技巧方面达到高度成熟。
(三)总体特征
1、关注现实,崇尚理性。
在百家争鸣中,人们打破了对统治者和传统观念的迷信,敢于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无所顾忌地发表见解。“人人自以为道德矣……皆自以为至极,而思以其道易天下者也”(《文史通义·原道》)。
2、鲜明地体现了士的独立人格,由此又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作者在写作时不受任何束缚,各抒己见,不拘一格,个性鲜明地体现在作品中,形成了各不相同的风格。“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是各有千秋。”(郭沫若《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
3、注重形象,富于情感。
注重形象。诸子散文虽然不出历史与学术著作的范围,但都有不同程度的文学性。作者无论是讲学论道,还是与人论争,都力求浅显生动。他们往往从具体的生活现象出发,取譬设喻,寓道理于形象之中。
富于情感。作品不惟说理叙事,而且言志与抒情,表现在形式上,则是大量运用语气词、感叹句、反问句,造成很强的抒情性。道家和《荀子》的散文句式整齐而又富于变化,行文往往用韵,节奏鲜明,铿锵悦耳。
总之,诸子散文寓理于形、情理兼备、文辞富美,极大地增强了它们的艺术感染力。
(四)后世影响
1、思想上。我国古代各种思想学说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先秦,而这些思想又突出地体现在诸子散文中。对后代知识分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更是深远。
2、文艺上。儒家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和作家的主观修养,强调文质统一,提倡兴寄讽谏。道家强调法天贵真,反对雕饰,追求得意忘言、物我合一的境界。儒道两家的文艺思想构成了古代文艺思想的骨干。
3、文学上。在体裁方面,语录体是后代笔记体散文的源头,诸子文中的寓言是古代寓言文学的开端。《庄子》等的人物对话和铺陈描写,又为后代赋体文学所借鉴模仿。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作家都注意学习诸子散文的创作经验和文章风格。
外国学者提出了一个概念——轴心时代。指国家文化进行重大突破,可以代表国家的最杰出的学者等开始出现,他们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国家,甚至影响了整个人类的文明。如我国的诸子百家时期,古希腊的文化等。我国自老子、孔子等产生后,后世几千年的文化都是在他们的光辉映照下进行的,都是改造与延伸。
轴心时代就像是人从儿童向青年的过渡,思想和性格在这个时期产生并且逐渐成熟,后来就很难再有质的改变了。
五、《楚辞》
《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具有三重含义:最基本的含义,是指战国时代,我国南方楚地出现的一种新的诗体;也指屈原和后来其他作家用这种诗体写的一些诗;还指把这些诗选辑而成的一部诗集。
“楚辞”这个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酷吏列传》:“始长史朱买臣,会稽人也。读《春秋》。庄助使人言买臣,买臣以楚辞与助俱幸,侍中,为太中大夫,用事。
《楚辞》由西汉刘向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是现存《楚辞》文献的最早注本。
(一)主要内容
《楚辞》共辑录九人十七篇。其中:屈原九篇:《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宋玉的《九辩》,贾谊的《惜誓》,东方朔的《七谏》,淮南小山的《招隐士》,庄忌的《哀时命》,王褒的《九怀》,刘向的《九叹》,王逸的《九思》。
其中,屈原所作的《离骚》,部分内容曾选入高中课本,是《楚辞》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篇。
(二)主要特点
第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楚辞大量使用楚国的方言。语气词“兮”“些”“只”的运用,成为语言形式上的一个显著特征。形式上,打破了四言格律,利用了民歌的自然韵律,以五言为基础,每句有动词,句式参差错落,富于变化。内容上,感情奔放,想象力丰富,文采华美,风格绚丽,文学意味浓厚。
第二,具有显著的时代特色。楚辞充分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的斗争,尖锐地揭露了反动势力的腐朽性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三,是春秋战国楚文化的结晶。它不仅代表着那个时代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而且代表着一种根柢深沉的文化体系。浪漫的激情,奇异想象的神话传说,绚烂鲜丽的南方远古传统,强有力的巫术宗教,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楚辞,本身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三)主要思想
《楚辞》多用比、兴手法于政治讽谏上,同时也较偏重于宗教政治、个人抒怀。具有“以哀为主”“以悲为主”的特点,强调以哀怨、悲伤的情绪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以此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和对社会现状的反思。
(四)影响与价值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之后,我国诗歌开始了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对后世文人心态的确立与赋的形式都有重要影响。
《楚辞》对我国整个文化系统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其参差灵活的体裁以及“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的表现方法,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后世因此称这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而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四大题材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不仅如此,其中蕴含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积极顽强的斗争精神,还给所有追求光明、坚持正义的人士以精神上的鼓励。李白曾吟诗道:“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五)名句品鉴
我国民间素有“女诗经、男楚辞”之说,意思就是:女孩取名多从《诗经》,男孩取名多看《楚辞》。这是因为,两者的内在意涵和外在气质有重大不同。
《诗经》多来自民间,充满生活气息,风格柔美舒展。而《楚辞》主要是屈原的爱国论政之语,情绪高亢,沉郁顿挫,充盈着对政治家国的深切关怀。
虽然在意旨上,《楚辞》给人以“男人论政”之感,但品读其中的句子,同样会被屈原文字之美感、情绪之强烈、意涵之饱满而深深感染。
在《楚辞》里,有很多代表性的名句很美,如: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楚辞·离骚》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楚辞·离骚》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楚辞·离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
下面,就让我们品鉴其中的一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想到草木不断地在飘零凋谢,不禁担忧美人也会日益衰老。屈原感叹岁月无情,来日无多,只希望能把握住短暂的人生,做出一番事业。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青春短暂,时节如流。这是古今不衰的文人主题。在这方面,既有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有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更有李煜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较于这些壮丽雄浑的诗词,屈原这句却十分唯美,草木,美人,零落,迟暮,屈原将最具美感的物象和悲戚可叹的时光,巧妙地糅合在了一起,创造出了一种意象之美。
楚辞,如此之美,值得一读再读。
六、总结
先秦文学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跨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早期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经历了从胚胎萌芽到生长成熟的漫长过程。《诗经》和《楚辞》开创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先河,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奠定了我国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
先秦文学,带给我丰沛的学习体验。“上古歌谣神话”中先民战天斗地的神奇场景,《诗经》里鲜活灵动的生活场面,《楚辞》代表作家屈原的政治理想和崇高追求,历史散文中神采各异的人物形象,“诸子百家”里璀璨的思想绽放,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丰富多彩的画卷,令人徜徉其间,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