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读之前,感觉这本书不过是又一本教科书式的成功学,于是束之高阁,但是当翻开之后,才被史蒂芬柯维博士的睿智打动。因为成功学往往是生搬硬套别人成功的经验罗列在一起,看似放之天下皆真理的言论其实不过是用以慰藉心灵的鸡汤罢了。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让人从内至外的改变,不是教你成功,而是引导我们去“塑造性格”。当一个人拥有了完美的性格,那就不成功则天理不容。
其实,文中的七个习惯可以归纳为三部分来理解。其中前三项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归为第一部分,属于个人领域的习惯;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归为第二部分,属于公众领域的习惯,而最后一部分不断更新则属于从整理上概括归纳前六个习惯。以此分类,将七个习惯从三个部分来解读就会顺畅很多。
三个部分里面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第一部分个人领域的成功。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一部分的改变实质上就是一个自我塑造的过程。大多数现代人迫于生活压力,已经迷失自我,整天忙忙碌碌却又无所适从,效率低下、目标性差、思路凌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从自我开始改变,让自身能够适应这个世界的节奏,成长过程虽是渐进的,效果却是革命性的。完成了个人领域的成功,才能实现从依赖到独立的进化。
社会环境是一个整理,人文环境也是一个整体,在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任何一个人想要独居一隅几乎不可能。一个人想要成功想要在社会上有所建树,就必定离不开他人的协作。个人独立不代表真正的成功,圆满的人生还需追求公众领域的成功,于是“人际关系”就成为了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每个人相互接触的人之间都是互动的,不能追求一味的索取,也不会有人完全的付出,所以平衡我们周围的人际关系是公众领域成功的第一步。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曾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长篇大论去总结、教导他人何如去处理我们周围的人际关系和沟通方式。同样,柯维博士的“双赢思维”则更加直接地指出只有双赢才是最完美的人际关系模式。双赢者把生活看做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双赢不是技巧,而是人际交往的哲学,是六个交往模式之一。只有双赢才能使双方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及共谋其利。双赢的原则是所有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公众领域成功的基础,而公众领域成功的意思不是压倒旁人,而是通过成功的有效交往让所有参与者获利。大家一起工作、一起探讨、一起实现单枪匹马无法实现的理想。
双赢并不是简单的1+1>2,它需要双方都从中努力,既要顾及他人利益以维持合作关系,同时也需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轻易退缩,以达成令彼此满意的结果。
七个习惯的核心是不断更新,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更新: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不断更新需要兼顾着四种要素,进行平衡。同时这也是保证我们成熟运用前六个习惯的必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