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年龄,很多朋友的表哥表姐都陆续完成了终身大事,接力棒传到了我们同龄人手里。耳边也越来越多地听到关于爱情,关于婚姻,关于安全感的话题。仍然记得,奇葩说第三季最后一场,关于婚姻有效期改为7年的辩论。黄执中讲到过一个观点,关于安全感:
小孩子知道抱着的娃娃不能抵抗床下的怪兽,但是仍旧需要那个娃娃带来一丝安全感。
就像成人知道那张纸不能帮抵挡生活的一地鸡毛,但仍然追求着择一人白首的承诺。
婚姻如是,婚礼亦然。
第四季奇葩说探讨了,婚礼真的有必要吗?
大王说我们每个普通人,很难当上主角,只有在婚礼上,才能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我是不太理解的。每个人都有被关注的需要不假,可是婚姻本身是建立在两个人灵魂契合,相互认同并愿意共度余生的基础上的。在这种意义下,其实你们彼此才是对方眼里的主角,在宾客眼中你是不是主角有那么重要吗?
相比较而言,黄磊的观点更能说服我一些。婚礼也许更像是家庭的交接仪式。一个家庭,把女儿交给那个"小畜生",然后回归到两个人的状态。这个仪式的存在,可以给情感宣泄找到一个突破口,也可以给父母一个交代。
我一直记得,当年高考没有选择到外省读书,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在舅伯家,看到舅妈一遍又一遍地重播着表姐的婚礼视频,默默流泪。我想,要是连这样一个交接仪式都没有的话,是不是对目送子女长大离开的父母太过残忍了些。
张泉灵讲到婚礼只有在婚姻幸福的情况下才有回忆的价值和意义。其实未必。谁也保证不了当初的选择就能是一生幸福的陪伴,但在婚礼的那一刻,是真的希望和那个人幸福地过下去的。以日后是否幸福来衡量婚礼的意义,还是牵强了些。
马东类比很多公司的入职和升职,需要有仪式感,否则不正规。其实这个类比是不恰当的。公司的入职和升职需要正规文件,需要举办仪式,其目的不在于纪念或者庆祝,只不过表明公司的操作流程清晰规范,管理正规。而婚礼这件事,我们压根就不需要向人家证明我们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不需要作秀一样地编造出当初相遇的种种,我们只需要给彼此一个承诺,携手向前。
咏开说到的刻板印象这个观点并不新,但是却点出了奇葩说对我最大的影响。女生期待的新娘梦,男生向往的英雄梦,也许真的都来自于从小到大的接受的教育,形成的刻板印象。真正来说,奇葩说告诉我人生有很多可能,很多选择都不是非黑即白,很多事情都没有对错,就只是不同而已。
这样看来,婚礼真的有必要吗?
我们也许真的不必再去强调这个已然在我们生活中成为常态的东西的必要性。反倒是在看到这件事情本身的缺陷和局限性之后,开始考虑,是不是有替代选项存在的可能性?是不是我们可以将选择多样化?
仪式感需要有,否则生活太无趣。
我们需要仪式感来纪念人生一个个节点,每一段经历。但未必意味着我们有必要举办一场盛大的仪式。
愿意而且不嫌麻烦,当然可以办。
不愿意觉得没必要,也应当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我自己是支持办婚礼的,但我不支持认为"婚礼真的有必要",这应当取决于我们各人的选择,而不是社会强加的负担。倘若真如蔡康永所说,那场婚礼仪式是为了辟邪,那么恐怕婚礼的余温散去,这寒冷的"邪气"依旧会找上门吧。
最好的仪式感应当细化到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早晨挤好的牙膏,临别前的一吻,周末的一次约会,纪念日的一顿大餐,都可以成为见证美满婚姻的仪式,未必非要那场婚礼。
月光下的我爱你真不见得没有七大姑八大姨面前的我爱你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