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成功的新互联网公司和产品一茬接一茬地生根、发芽和兴盛,不经意间国人的生活被或轻或重、这样或那样地改变。从南到北,全国大干快上地兴起了互联网创业热潮(毕竟互联网是看上去进入门槛比较低的行业),也形成了诸如网易帮、腾讯系、北京创业者群体这样的集体印象。有一种声音说,在这一拨大潮中,上海创业公司好像失声了。
其实不太准确,上海有大众点评,有饿了吗,更早的还有陈天桥的网上迪斯尼梦想。信息通畅、交流便利的今天,地图炮式地说上海无成功的创业公司,�肯定是武断的。但若要客观地描述上海这个城市在当下创业大潮中的位置,恐怕也只能说是边陲大国。说“大”,是因为在各个领域上海创业群体永不缺席;说“边陲”,是因为这些公司似乎总缺些运气或韧性,鲜有能取得行业第一的案例。
战略、团队和资源,几乎是构成公司成功的全部要素。在资金充裕、创业公司众多的今天,好的资源和好的方向好像总是不缺的,至少在统计意义上是不缺的。但是上海可能缺少与行业特质匹配的团队。
传统的互联网创业,做的是纯线上的生意,广告、游戏、虚拟增值几乎囊括了全部的商业模式。这个阶段,上海有发达的广告业者,但是缺工程师。中国最早的程序员,不是在北京,就是在广东;从人才培养看,上海的学校也是综合类、财经类多,工程类少,像北航、北邮这样的学校更是找不出来;文化包容方面,既不如北京海纳百川,又不像深圳那样没有历史包袱。结果就是:团队难寻。
稍晚的O2O创业阶段,实际上又进入了拼执行、拼低毛利的运营时代。上海喝咖啡的团队,再一次不敌吃大蒜蒜的糙汉,难免落得“起大早、赶晚集”的境地。朋友说,上海城市性格像纽约,盛产Mad Man、好电影和金融家,精致精明,自成一派。
上面就是我对上海和沪上创业公司的无理攻击。但是最近我有了新的思考,上海在一个领域,表现出了异于其他城市的优势。这个领域就是新文化。最近火得发紫,被潮人们上赶着贴在自己身上做为时尚标签的B站,学习AKB48最到位的SNH48,各种二次元创业,都发生在上海。文化这件事,恰恰不是纯靠技术先进和野蛮竞争,上海团队的劣势就也不那么突出。反而因为上海在消费主义文化领域的超前,让他们有一些微妙的优势。
逼格、潮流这些词汇,也会被用在京广深的先锋人士身上。但是上海团队,更能领会这些词汇与商业和消费间的关系,而非把格调和潮流做成遗世独立的艺术品。加之北方人土、港粤文化势衰,上海更是有站上文化桥头堡的趋势。
新文化和内容领域,线下拼杀不凶,对内容方向和消费心理的把握没有现成公式,更难复制。这似乎是更适合上海创业公司的方向。虽然这个地图炮开得有些随意,但且耐心让我们观察看看是否有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