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S上线2周,迭代了5个小版本,还不算临发布前被Banlon砍掉的1个大版本,其中基于基础体验优化的占到了将近70%,而用户引导和教育的只有30%。
所以对于「搞定了业务的坑,但搞不定用户」这个话题,我还算能掺和上一两句吧,也是周五和一些HR交流之后的新思考。
分3部分:我的认知变化、有什么好办法、我理解的沟通
▌我的认知变化
我先一句话说下MDS最大的不同吧,可能大家对MDS的认知还只是「规则巨变」而已。MDS实际上是在完成B端「一人一号」的未尽之事,希望每一个B端都拥有自己独立的帐号,每一个用人部门都能自己来招人,相互之间能够协作起来。
然而,基于对企业协作的经验和对拉勾B端的认知,我对「协作起来」始终都不那么上心,更多把关注点放在了体验优化上,希望用户不仅能够无缝地切换到MDS,更能用体验把它们留下来。而对于Cobra心心念念的XXXXX,以及它们所指向的放量,我反而是平静的。
这多少也是受到了YC新掌门Sam Altman的洗脑:
打造一个受一小群用户热爱的产品会比打造一个受很多用户喜欢(请注意"喜欢"与"热爱"的区别)的产品更好。尽管"一小群热爱"和"一大群喜欢"看起来的积极感觉一样多,但比起后者需要将用户从"喜欢"转化为"热爱",前者获取更多用户会很简单。
直到周五晚上Cobra突然问我「用什么指标来考核我们的产品呢?」,我下意识地回答说「XXXXX」才如梦初醒,既不是无法量化的体验,也不是未经定义的放量,而是实实在在的「协作起来」。
回想内测群和数据的反馈,HR确实认为MDS更好用,也更关注基础体验的缺陷,但普遍对协作部分摸不着头脑。
为什么?因为基础体验是他们每天实实在在遇到的问题,他们更容易给出自己想到的「解决方案」,而协作是他们陌生的东西,自然会被忽略。
解决基础体验确实更简单,能帮助他们提升小效率,也能更快获得眼前的好感,但协作却能提升他们更大的效率,机会也更大,尽管这对产品经理的挑战要更大。
就像Dylan说的:
人总会趋向更简单地完成事情…如果当下选择简单的思考来应对,失去的是用户和更复杂的机会。
但B端产品的根本意义,不就是提升用户的效率嘛?
▌有什么好办法?
不适宜公开
▌我理解的沟通
不适宜公开
PS:最近学到了一个用户访谈的小技巧,以前每次一问「会不会」,受访者就会愣一下,然后犹犹豫豫地告诉我一个不那么有说服力答案。周五实践了一下,发现确实非常管用,虽然没有正面问出想问的问题,但用户的心理和习惯基本都能顺利get到,分享给大家。
正确的面试方式是通过预设轨道(不是预设方向)的提问,使应聘者作出符合亲身经历,尤其是容易用逻辑和细节来验证事实的回答,从多个侧面了解对方(一正面提问就变成预设方向了)。
听起来玄乎,其实和用户访谈技巧是同根同源的。我在指导进行用户访谈时经常讲,你不要假想一种他没有经历过的情况,去让他臆测自己的感受,而是让他针对某个体验过的功能模块去讲述已有的感受、动机、行为习惯等等。
少问几个“会不会”,多问几句“为什么”,主要了解他的心理活动,而不仅仅是一个观点,一个判断。
——招聘技巧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