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两天没发公众号,我赌气呢。
公众号关注的人数是11人,单篇阅读量最高36
平常的也会在25左右
《出牌》3月6号发的,阅读量只有17,一篇日记字数大约几千字
我伤心了
连着两天不发,不爱看是吧,那我不写了,其实我素材都存了3篇了,今天早上一看,阅读量上25了
原来都伏着呢
算过,我晚上9点发朋友圈,到我入睡时候,一般阅读量是会上15的,这15个阅读量能算深度读者,他们已经被我培养惯性,阅读文章
剩余的都是自然增长,隔夜增长的都是想到了,去千彩的朋友圈看看找找文章。
我赌气其实委屈了自己,因为我的本意并不是为了阅读而生,看似我跟阅读量较劲,其实是委屈了我自己,因为我写不写,别人看不看,是完全不搭界的关系,我写我的,他们看他们的,包括写完的时候,我自己也会第一个再看一遍,一篇日记到下笔到发表,我会看4~5遍,有写日记写的自己都觉得好看,读书滋味长也许说的就是这个。
最近奶奶跟我家楼上的住户吵架了,楼上的住户姓马,在村里有房子,跟我奶奶家的房子是对面的。
因为马住户现在搬到了小区里,村子里的房子空了,所以打算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
有一天外来务工人员看到了出租广告,打电话给马,当时马住户在打麻将,没有接到外来务工人员的电话。于是租房客就来问我奶奶,这户房子的主人去哪儿了?
我奶奶说:“要是这家人不在的话,你可以去前面几家看看,也有人出租”
这票生意吹了,马住户就骂我奶奶
:“害人精”
我奶奶是爆脾气,你若好,对你加倍好,你若不好,对你加倍不好,张嘴就骂的马住户说不出话
这一骂,就是骂了一下午
就像两只斗角的羊,非得磕的一方认输
我们家族在村子里属于前富,就是以前富,现在穷,奶奶有股气,就是见到以前巴列巴列来我家求甩干衣服的人,现在说话声调抬了几个度,就不舒服。
我家是一个村里最早买冰箱,最早买空调,最早买电动车,最早买洗衣机的,是的,都是真的
我还记得那天买了一辆电动车,全村的人都围着来看,他们捧着饭碗,这儿看看,那儿摸摸,有几个要事的还要骑上一圈。
父母也心善,说让骑就让骑,不过那时候的人淳朴,懂礼貌,骑了十来米就回来了,再懂礼貌也架不住人多,第一天就把电动车跑没电了,母亲心疼的不行
那年浣纱大桥还没造呢。
现在倘若你买了辆新车,朋友们的都要求开一圈,那你自然是不乐意的,母亲叮嘱我,车千万不能借给别人,我想谁会借咱家的车,况且这车是母亲的,我只是借来开的。
现在人小气了?不是,是因为现在的人不守规矩了,贪了
同事借车给朋友,结果朋友三番四次都来借车,去哪儿都要借车,手机都要借,回绝吧,伤感情,不回绝吧,自己膈应!
就是这么回事儿。
小时候条件好,有钱,人家小孩都是啃地瓜,吃1角1颗的泡泡糖,我已经拿成长快乐当零食吃了
可是父亲胆子太小了,安分守己,没有扩产,没有去抢占电动车行业的一杯羹,那个时候跟着母亲去买菜,街上哪有车?一星期都看不见一辆桑塔纳
大多数人都是走着去的,条件可以的都自行车,凤凰牌的,再好点的就是电动车,如果那时候投放电动车行业,现在那还用说?
母亲也胆小,那时候存钱在银行,有钱也没有买地皮买房产,那时候南门的房子5万一套,经过几年的贬值,钱早就跟几年前的不一样了
奶奶常常感叹到,这社会变成什么样了?
其实是我们家族太保守了,退步了,被撇开了。
马住户是个女的,50多了,没结婚,村子里的人叫她寡妇,马寡妇早上上班,下午回来打麻将,晚上去城市广场跳舞
因为有套旧房子是死去阿爹留给她的,一年也能收点租,自己一个人又没什么开销,所以日子过的还算凑合,可是这几年诸暨折腾的过了,限流,外来务工人员把诸暨本地人的活都给抢没了,政府又大肆拆迁,本土经济除了袜子还真搞不好什么
商城开一家倒一家,写字楼造一家空一家
本地失业人群越来越多,负债率,贷款率越来越高
政府开始限流,传达意识开始让外来务工人员少来诸暨蹭饭吃
扫黄一直扫,小姐们没班上了,检查安防意识,小袜厂折腾的开不下去了,外来务工人员开始回家了,租房子的人就少了,才有了上面的一幕
奶奶在过年的时候拍了桌子:“你们不许跟马寡妇有瓜葛”
奶奶一直都是整个家族的主心,爷爷是不敢插嘴的,奶奶一出话后,大伯,阿叔他们都点头了
可马寡妇住在我家楼上,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怎么可能一句话都不说?我家和马寡妇一直处的还可以,有时候下楼会帮我们把门口的垃圾丢了,买菜会帮我们买一点,有好东西也会送过来,我妈也会常常给她买衣服,跟她聊天。
但是奶奶他们就有这个本事,说一句话不说,可能就是一句话都不说,可能几年
可能一辈子就不说
奶奶说这是骨气
我若是去打了招呼,就是没骨气。
有一天下班回来,马寡妇刚赢了麻将钱,看我下车就说:“超,走,姨请客,吃牛排去”
我想吃
可我不能吃
因为奶奶说要有骨气
我委屈了自己,成全了奶奶的骨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