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注释:
学: 有jiào或xué两种读音,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使之觉悟,即《说文解字》所谓的“觉悟也”,对应读音为jiào,读作xué时原本专用于表示接受教育。
钱穆《论语新释》:“凡诵读练习皆是学。旧说:“学,觉也,效也。后觉习效先觉之所为”谓之学。然社会文化日兴,文字使用日盛,后觉习效先觉,不能不诵读先觉之著述,则二义仍相通。”
“时习:此有三说。一指年岁言。古人六岁始学识字,七八岁教以日常简单礼节,十岁教书写计算,十三岁教歌诗舞蹈,此指年为时。二指季节言。古人春夏学诗乐弦歌,秋冬学书礼射猎,此指季节为时。三指晨夕言。温习、进修、游散、休息,依时为之。习者,如鸟学飞,数数反复。人之为学,当日复日,时复时,年复年,反复不已,老而无倦。”
------此解释摘自钱穆《论语新解》意思是君子依时而读书,这个解释可以参考,但是主要是时常反复的意思。
说:通悦:欢欣喜悦之感,
钱穆《论语新释》中说,“学能时习,所学渐熟,入之日深,心中欣喜也。”
学,不仅有主动学习的意思,还有接受前辈的教导而觉悟的意思,是双向的。读书是主动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受到前辈学者教导开悟的过程。
学而时习之,为什么是让人有欢欣喜悦之感的?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读书初期的几种感觉:
1.这也是字面的一个意思,当你将学习过的东西,将书本中知晓的道理反复不断地重复阅读,随着你自身学识经验的增长,每一个重复阅读的过程都会带给你新的感悟,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会感受到内心的惊喜。
2.不断地阅读与学习,使你不断地更新自我,每上一个台阶的时候你也会感受到这种欣喜。
3.同时读书的过程中,接受先学前辈的教导,使你感悟启蒙的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十分美妙的过程。
4.当你在读书中所学的道理知识能够运用于实际的时候,你也一定会由衷地对这些成长与收获感到喜悦。
而这些喜悦之感,都是在你开始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所能感受到的。所以孔子想告诉你的是,当你开始读书,接受先学前辈的启蒙,这不会是一个枯燥无聊的路程,相反,这将是一个让你内心不断富足,不断自信,充满惊喜和愉悦的过程。
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志同道合的朋友
乐:悦在心,乐则见于外。孟子曰:“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慕我者自远方来,教学相长,我道日广,故可乐也。----钱穆《论语新释》
这句的字意解释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看你,是令人快乐的事情,但是如果按照表面意思的话,整句话就分成三段了,说的三个不同的事,学习并且时常温习是令人感到愉悦的事,有朋友从远方来看你是快乐的事,别人笨但是我不生气,这就是君子的做派。但是如果仅是这样解释的话,这句话被列为《论语》的开头我觉得意义没有那么大。
在我看来,这段话也分为三层含义:
1.字面意思,也就是说当你读书以后,你所结交的朋友范围会更广,这些朋友不仅是物质生活意义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相契合,理念上志同道合的朋友,是拥有共同的志向,能互相理解鼓励的朋友,你们每一次的相聚交流难道不是很快乐的吗。
2.当你读的书多了之后,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也开始构建起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你将会进入第二个阶段,从第一个阶段的先学引导你启蒙感悟,达至每当你阅读前辈先学的文章,你会感觉作者从远方徐徐走来,向一位老朋友般与你交流,你们很多道理观念类同,在交流的过程中,你能对他所说的道理观念感到共鸣而产生更多新的感悟。
这个时候说明你比前一个阶段进步更多了,所以老师给你启蒙的那种感觉变成了老朋友谈心产生共鸣的感觉。
3.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如此断句也可以解释。
在你不断读书学习了之后,你会产生一种精神上的富足感。你会觉得,你的朋友变多了,而这些朋友不仅指你在现实生活中能遇见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样也是指你能遇见更多精神上的朋友。就像是感觉以前离你很远,但是他现在终于来了,这种感觉。
古代的圣贤,其他国家的学者作家,都是你远方的朋友,等你到达这个境界,他们才终于来到你的身边,成为你的朋友。你不仅可以理解他们的思想理念,有共鸣感,同时也有被认同肯定的感觉。
这确实是很一种奇妙又惊喜的感觉。
钱穆先生的《论语新释》中的解释是,“孟子曰:‘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慕我者自远方来,教学相长,我道日广,故可乐也。”
这个只能算是一个偏一点的解释。因为在当时的社会,孔子确实是想将自己的理念推广流传,以实现他的传道理想,所以当他面对越来越多从远方慕名而来的求学者,内心是感到非常欣慰和快乐的。但是这个解释作为这段的解释还是不太完整。只能当一个扩充。
三、人不知则不愠,不亦君子乎?
知:读zhi时,是知道,学识的意思。通“智”时,是指智慧。
愠:心燥不冷静,心含怒气,生气。
按字面解释是,当别人表现得无知,言语没有道理,行为举止笨拙时,内心没有生气,这难道不是君子的行为吗?
其实到这里也就是到达了第三个阶段,第一的启蒙阶段就不说了,第二个阶段,当你有一定的成果的时候,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有了自己的道理原则。你遇见学识道理上不如你的人,智慧不如你的人,心中会自然生出一股傲气。而这时,也许在别人表现出无知时,你会在他面前展现学识,当别人言语没有道理时,你会强行跟他讲述你所知道的道理,当别人行为举止笨拙时,你会心生厌恶。
而当你到达了孔子说的这第三个阶段,你将不再对别人的无知无理而感到生气与愤怒,而是能够设身处地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所以并不会对他们的言语和行为感到意外和不合理,也不会强行地想要去改变他人。
而这个阶段,你这一路所学习和读到的知识才真正地融入你的内心,成为你自己真正的道。你才能真正能理解人与人的不同,你的内心会是谦逊与包容的。这个时候你就是一个君子了。
所以《论语》的第一篇,是劝学。作为一位老师一位学者一位前辈,当你翻开《论语》的第一章,就像是孔子在笑呵呵地对你说,你来了啊,我要告诉你读书的路上有多么地精彩,在不断前进的每个阶段你会有什么变化和收获。准备好开启这段奇妙的旅行了嘛,准备好收获属于你的成长惊喜了吗?
钱穆《孔子新释》:“本章乃叙述一理想学者之毕生经历,实亦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学而时习,乃初学事,孔子十五志学以后当之。有朋远来,则中年成学后事,孔子三十而立后当之。苟非学邃行尊,达于最高境界,不宜轻言人不我知,孔子五十知命后当之。学者惟当牢守学而时习之一境,斯可有远方朋来之乐。最后一境,本非学者所望。学求深造日进,至于人不能知,乃属无可奈何。圣人深造之已极,自知弥深。自信弥笃,乃曰:“知我者其天乎”,然非浅学所当骤企也。”
钱穆先生对于这段的注释挺好的,他觉得这是一个学者的经历与自述,但是这三个阶段的最后一个阶段我并不认为是不可企及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最后一个阶段所到达的是君子的境界,而孔子的理念是人人如龙,人人皆可以成为君子,如接下来的第二段,他认为孝悌是成为君子的基础。那么想要达到君子的境界,我觉得孔子给了我们两条路,一条是当时说给读书人听的,也就是这段话,通过读书来不断地优化自身,建立自身的道德体系,二是通过做人,在内孝,出外悌。所以,这个君子的境界并非无法企及,也不仅是指当自己不为人所理解时内心没有怒气。
在此引用钱穆先生的结尾作为结束:
学者读《论语》,当知反求诸己之义。如读此章,若不切实学而时习,宁知不亦悦乎之真义?孔子之学,皆由真修实践来。无此真修实践,即无由明其义蕴。本章学字,乃兼所学之事与为学之功言。孔门论学,范围虽广,然必兼心地修养与人格完成之两义。学者诚能如此章所言,自始即可有逢源之妙,而终身率循,亦不能尽所蕴之深。此圣人之言所以为上下一致,终始一辙也。
孔子距今已逾两千五百年,今之为学,自不能尽同于孔子之时。然即在今日,仍有时习,仍有朋来,仍有人不能知之一境。
学者内心,仍亦有悦、有乐、有愠、不愠之辨。即再逾两千五百年,亦当如是。故知孔子之所启示,乃属一种通义,不受时限,通于古今,而义无不然,故为可贵。读者不可不知。这个只能算是一个偏一点的解释。因为在当时的社会,孔子确实是想将自己的理念推广流传,以实现他的传道理想,所以当他面对越来越多从远方慕名而来的求学者,内心是感到非常欣慰和快乐的。但是这个解释作为这段的解释还是不太完整。只能当一个扩充。
孔子距今已逾两千五百年,今之为学,自不能尽同于孔子之时。然即在今日,仍有时习,仍有朋来,仍有人不能知之一境。
学者内心,仍亦有悦、有乐、有愠、不愠之辨。即再逾两千五百年,亦当如是。故知孔子之所启示,乃属一种通义,不受时限,通于古今,而义无不然,故为可贵。读者不可不知。这个只能算是一个偏一点的解释。因为在当时的社会,孔子确实是想将自己的理念推广流传,以实现他的传道理想,所以当他面对越来越多从远方慕名而来的求学者,内心是感到非常欣慰和快乐的。但是这个解释作为这段的解释还是不太完整。只能当一个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