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学的定义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清晰,那时文学作品可不像今天的文学作品这样,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结构形式,那个时代人对文学的审美,完全是受到机械的唯物主义影响,并且带有狭隘的功利主义,那时我们欣赏文学作品,只要越真实就觉得越是好作品,如同看一幅画,画的越像就认为是好画,恨不得和照相机照出来的一样最好。
同时还有一种认识也是错误的,就是抒情作品靠什么打动人?一致认为用直观的感情打动人,越热烈的情感,就越是能打动人,就越觉得这是好作品,同时作品还要具有教化的意义,过去千百年文以载道的意识一直保留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没有人质疑,还有一个概念就是艺术形象与客观对象的统一性,这几点是那个时代对作品进行艺术审美的方式。
这篇文章,我们就跟着作家孙绍振的这方面理论,一起理清文学艺术审美的方式,真正懂得如何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审美,首先就是过去的审美和今天的审美在美学的概念上,两者的真假之辩。
过去我们叫“假美学”假美学就是认为真实的就是美,越逼真就越美,这样我们可以看看当时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表现的真实,虽然看到他们的情感是那么的热烈,在今天看来确实感觉像是假的,其实这种感情是真实的,当时就是真实的情感表达,一点不掺假,这时我们就会有一种疑问,那我们过去和当今很多文学作品都是虚构的,都是抽象的,这种假的意义什么?比如拿出一首诗来比喻,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就运用了比喻,把春风比喻成剪刀。
这种抽象比喻的假象方式完全不符合刚才说的那种假的美学,在客观对象与艺术形象之间没有了统一,打动人的方式也不是直接的抒发情感,也没有什么教化意义,更没有对柳叶做了细致的准确的理性描写,按那种审美方式,这完全不在美的范畴之内。
孙绍振在这里阐述了想象与自由的关系,为什么真正的美学是要抽象,是要想象,因为是为了完成一种思想的自由,这是科学和文学的区别,科学是不掺杂任何情感,全部用客观的数据说话,文学就是通过想象表达情感,而且这种情感是多种多样的,虽然想象是虚假的,但情感是真实的,这就是藏假里的真实。
同时想象超出了客观的约束,情感可以自由的通过想象去表达,在主观上你可以把柳叶当成丝,把风当剪刀,这是任你想象的结果,通过想象隐含自己的情感,在高尔泰美学的概念里,这就叫做“美是自由的象征”。有了这种自由的想象,文学就丰富了,美就多样了,在过去很多作品都有不同的这种对柳叶的比喻,什么“嫩于金色软于丝”或者是什么“万条垂下绿丝绦”等等。
如果没有了这些想象,柳叶柳树的形象就是一个理性的直观的单一形象,那样我们在审视和回忆的时候,就没有差异化、多元化的丰富美感,也就是说没有诗意了!诗意的情感是需要通过想象来完成的,也就是说在文学作品上,我们要力求这种想象具有多元化,如果你现在写下同样的诗句,那就不是美了,就如你今天写一本红楼梦也不会成为伟大的作家一样。
艺术的美就在于情感、联想和语言的精致想象,这是能熏陶人的心灵,情感的自由想象,如同是心灵和身体的自由,这种对心灵的影响本身就是文学的价值,它无需包含功利性,教化作用,本身的自由敞怀就是它存在的理由,如果没有这种情感的自由,艺术也就失去了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