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美国女儿的宿舍是两人间,室友是个中国人,还没有到,于是带着想象、憧憬和期盼独自过了几天,也许是陌生环境有些害怕,甚至有些期待室友的到来。
这个室友是个上海女孩,因为同一年出生,很快就熟悉起来,一个学期下来两人成了好朋友,一起去小镇买生活用品,一起去街边的冰激凌店品尝甜食,一起谈些女生之间的小秘密,女儿是憧憬着发展一段友谊的,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令女儿心灵遭受了创伤,痛苦了一段时间,这个女生喜好搬弄是非,在中国学生中拉帮结派,吃吃喝喝。而女儿生性随和、善良、善解人意。但确属慢热性格,不喜欢不熟悉的大帮人在一起吃喝。虽然在国内从小学到大学不缺乏好朋友,闺蜜,但是在那种圈子下有些不适应,于是这个女生借题发挥。搅和的好多女生误解女儿。终于因为一次吃火锅矛盾爆发了。本来对于牛羊肉过敏的女儿被吆喝吃火锅。碍于不想被认为不合群还是欣然答应了大家一起吃。席间女儿说准备一双公筷,先涮些菜,后涮牛羊肉。第一个反对的就是她室友。并且声嘶力竭的训斥女儿,令小姑娘委屈至极。远隔重洋与我哭诉,她知道我过敏怎么这样对待我,如果换做我,我会替别人考虑的。后来发生更加变本加厉的事情,逼得女儿竟然想露宿街头都不想回那个宿舍看到她的室友。从不缺少朋友的女儿第一次对友情,与人为善,甚至是自己产生了怀疑。一度很消沉,很质疑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到底是不是一个令人生厌的人。我想这是小姑娘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离开家人独自面对一切必须要经历的人生的第一课。总要经历才能成长。
第二学年,基于之前的经历,加上想尽快突破语言关,女儿选择的是外国人,没想到是一个非洲女孩。这个室友就更加无法适应了,她不经允许随便穿女儿的衣服,半夜不睡觉用手机从来不用耳机导致女儿经常睡着睡着就被吵醒,女儿礼貌的提醒她戴耳机,但无济于事。甚至还偷女儿的零花钱被女儿发现,小姑娘并没有表现很生气,很友好的问她存零花钱的小盒子怎么会在她那。她竟然说以为女儿不要了拿来看看。里面没钱。而女儿清楚的记得里面是她存着的硬币满满一盒已被这个室友花光。我尽力劝说愤怒的女儿,试图息事宁人。在我的意识中黑人还是蛮野蛮的,还是别招惹她们。女儿说尽管她作恶多端,我还是礼貌待她,最不能容忍的是经常带男友来宿舍。女儿在一而再再二三的忍让下,终于爆发了,再要随便拿东西带人进宿舍就会报警。被她搅和的女儿失眠好久。遇到的这两个奇葩室友另女儿哀莫大于心死,不再期望遇到的室友能成为好朋友,只求能相安无事就好。
出门在外的诸多不容易并没有打垮小姑娘,经过几次打击我很担心,经常开导。但是女儿的一句话令我很安慰。“放心吧妈妈,再大的问题,再多的不愉快,我都会睡一觉就好了。每天都是新的一天,也许明天我会遇到好的事情”。其实我们大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