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我们喜欢把同一物种的前辈们搞的事叫做历史,而把先前的物种搞的事称为古生物与文化。
北京山顶洞人是我们的亲戚哇!
读完《祖先》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自己知道是这么狭隘与稀少。
中学时的生物书上讲:我们人类的祖先是一种大约生活在1200万年前的猿猴,它们由于地壳运动不得不从树上爬下来,溜溜达达地走向新的领域,逐渐演化成现在的“人科”,这群挂在树上的猿叫做森林古猿。但是在古猿之前,它们又是从哪来的呢?
我们可以从动物的分类的来说一下,我们人类的所属的群体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人科人亚科人属,分布区域除格陵兰岛中部、南极、雨林、沙漠的全球大部分陆地地区的一种动物。而森林古猿是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灵长目简鼻亚目,也就是说我们都是脊索动物。
最早的脊索动物出现在4.75亿年前,对于最早出现的脊索动物我们现在把他们分在了盾皮鱼纲。再后来有些鱼在水里补不到食转而爬上了陆地,就形成了爬行类动物,他们一面爬一面进化,终于在2.05亿年前,逐渐形成了恒温哺乳类爬行动物。不过这时还是恐龙制霸地球的时代,这些哺乳类爬行动物只能在一旁苟且地躲着。
在6500万前的白垩纪,地球又迎来了新一轮的生态改变,物种淘汰机制重新开启,个儿大的恐龙吃不到食、照不到太阳、吸不到氧气就无法保持血液的热量,而在一旁躲着的小不点们凭借着自身的个儿小、耗能少、易吃饱等优势成功地存活下来。在接下来的时期地球不断地在冰期和间冰期(冰期和冰期的间隔期间)之间挣扎,大个儿的动物受不了,小个儿的动物也受不了,于是就慢慢演化出不大不小的中等体型的灵长类动物。在最后一次冰期之前有一段很长时间的间冰期,森林古猿就是在这时玩耍造作,逐步走向了演化之路的。
现在我们知道自己是从哪来的了,我们之后的折腾之路很容易查到专业且全面的文献,我这个史学渣渣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祖先》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它全方位地简介了我们从开始形成人形之后的一系列动作,包括“分子人类学”的迁徙路径追源、各个文化之间的冲突的发展、城邦之间的征战与交流等等。
说实话这本书确实很令人开拓眼界,观点也很新颖,唯一不足的就是从知乎问答上搬下来我会带着先前的片段式设定。虽然作者和编辑已经把章与章之间的衔接做的很好,但是我就是接不上,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先前平台的先入为主思维定式与情节(这是我自己编的名词)”,如果我在知乎上看到这个帖子,那一定是不一样的体验。
不管怎么说这本书确实是值得一读的历史类科普书籍,作者从全球视角入手,抛开了种族主义和地域情节,客观又全面地讲解了人类的进化历程和有了人类文明之后的历史进程,还原了许多真实的历史事件与情节,让我们知道真实的历史其实并不一定像某些主流学派所包装、宣扬、崇尚的那样光鲜神圣。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一派祥和,杀机与机遇充斥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人类在做自己种族的事情,发觉的不够明显而已。地球在不断地升级物种,我们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就像是当年盛极一时的三叶虫和恐龙,就像是未来的人工智能。或许我们就是未来某一物种的祖先,也有可能被未来更高级的物种嗤之以鼻,演化之路从来都不是我们所能控制和左右的。我只求在这个不怎么动荡的世界安身立命,完成大自然交给我的主线任务,顺带做点支线任务,然后满级消号。
所以,历史早已过去,演化之路是历史的历史。我们在向过去学习和借鉴的同时,也要兼顾现在与未来,毕竟地球只有一个,我们也只能活一次,既然物种的任务无法拒绝,多实现点人生目标也是极好的。
大力么么哒
小草莓种下
(づ。◕‿‿◕。)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