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眼中的悲剧,并不一定是受害者心中的悲剧。
我们有时候太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丈量他人的世界,并且还妄加评论。
今天,一位非常有爱心的大学同学发了一个朋友圈:生活真的应该被我们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都应该被温柔对待。
当时我很感动,因为现在很少有人能够把别人的不幸或者痛苦拿来感同身受。特别是我们这个年纪,这个标榜自由个性为主的青春时代。
其实,这个奶奶我在学校已经见过很多次,春夏秋冬,她穿梭在校园里。我不知道她的家在哪里,只是见她驼背推着满满的一车“珍宝”消失在我的视线之外。
很多次,都想上去帮她。
终于,前天的晚饭过后我和同学一起去图书馆。在路上又碰到了她。
依旧穿的是我们去年的军训服,依旧驼背推着满满的一车。
突然,她停下了。车上东西掉下了。
她把车子放好,缓慢的把掉下的蛇皮袋捡起来,左瞧瞧右看看,想着怎么把东西放到已经超载的车上。
我和同学离她越来越近,内心也跟着挣扎起来。
“奶奶,需要我们帮您吗?”我和同学终于还是决定上前帮忙。
“不用了,谢谢你们!”奶奶看了我们一眼,用不太清楚的语句回应了我们。
像这样的老奶奶在学校能够看到很多次,也许相比一些儿女成群,尽享天伦的老人,他们是可悲的,在垂暮之年还要为最基本的生活奔波,还挣扎在温饱的边缘。
但,这只是我们的自以为是。很多时候我们以一种同情的心态去看待所谓的不幸者。我们以以一种世俗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
老奶奶回答时虽有些吐字不清,但骨子里的自强自尊是清晰可见。她拒绝我和同学的帮助,只是不想让人觉得自己很可怜可悲,不想让我们以同情的姿态去对待她。她只是想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取应得的回报。
有时候,我们以一个既得利益者的身份去同情去关怀他人,标榜善良和对伦理的遵守。其实,没有想过他人到底需不需要或者需要的是什么。
由于地理环境,家族背景,知识储备,个人性格等一系列因素,会造成人与人的不同。对社会资源的掌握程度的差异,才形成地位和阶层。走的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未来堪忧,有的人从来就衣食无忧,前途似锦。
伦理和人内心的恻隐之心让人们在看到比自己不幸运的人时,同情占据了上风。而往往忘记尊重比同情更重要。
在某一周末,我和同学碰了面。以前很多次遇见,但都没有机会说上一句话。
“你怎么几乎都是一个人,感觉你好孤单。你在大学还没有交到朋友吗?”
“我也觉得我很孤单,有的时候我也想成群结队。但我从来没觉得我的生活不好。”
“为什么?”
“首先,大学里很多同学的想法不一样,如果能够遇到想法和志趣相同的人并成为朋友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但是如果只是为了摆脱形单影只的状态而去取悦或者附和,终究会患得患失,这样我宁愿把精力拿去充实自己。其实每个人内心还是害怕孤独的,但是如果孤独真的来了,我们也只有接受。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可怕,有的时候是我们自己把孤独这件事本身想象得过于恐怖。你也觉得我看起来很孤单吗?”
“嗯,很多人都是结伴而行,而你一直独来独往。你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你吗?”
“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你有你自己喜欢做的事即使他人看起来我们是多么的与世界格格不入,但我们在我们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沉醉,拥有自己的空间,这没有什么不好。如果自己都不能和自己安静的相处,要去依靠外界的热闹来驱赶身旁的寂静,这个才是应该同情的吧!”
我从大学一开始就害怕自己一个人做事,干什么事都得拉上一个人。我害怕别人觉得自己形单影只,害怕别人说我孤独。
我曾经很同情我的那位同学,在别人都沉醉在呼朋引伴的欢乐之中,但是他却形影相吊。但从不知道他内心的丰富与安静,他精神的富有和快乐。当知道他所取得的成就时,才觉得可怜的是自己。
现在,我成了我的那位同学,曾经悄悄流泪难过,很多事情都是自己一个人去做,孤孤单单,但我没有觉得很孤独,因为我也有我的一片天。
尊重比同情更重要,因为,旁观者眼中的不幸和悲剧,不一定是承受者的不幸和悲剧。同情未必不好,但他人不一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