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如何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纳兰容若的词经典无数,那脱俗公子只随笔一句,便是那千百年来“人生若只如初见”的难解之憾。
想写写读《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的所思所感,但思来想去却是再想不出什么比“人生若只如初见”更好的标题。这词的首句就已经是对这情感最好的诠释与总结,任何其他语言去修饰它都显得有些多余和不搭了。
这一句,诉出了世间多少的遗憾,道出了多少故事的结局。
难有只看其字便仿佛能通晓其中蜿蜒曲折和情感波澜的句子,这“人生若只如初见”就算得上一句。经典却不生僻,白话到人人能懂毋需翻译,只念出口就仿佛被这句词当中深藏的忧伤情感萦绕周身。
纳兰的词,绝在非仅一人有感而发,而是应得了众生心绪万缕。
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唐元稹《古诗决绝词三首》等。
纳兰容若这首词是借唐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以一个女子的口吻,书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词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
“秋风悲画扇”即是悲叹自己遭弃的命运,“骊山”之语暗指原来浓情蜜意的时光,“夜雨霖铃”写像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样的亲密爱人也最终肠断马嵬坡,“比翼连枝”出自《长恨歌》诗句,写曾经的爱情誓言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而这闺怨的背后,似乎有这更深层的痛处,“闺怨”只是一种假托。故有人认为此篇别有隐情,词人以古时爱情典故为引,说明对朋友相处之道亦应始终如一,生死不渝的渴望 。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容若的这句名词,极尽婉转伤感之韵味,短短一句胜过万语千言,人生种种不可言说的复杂滋味都仿佛因为这一句而涌上心头,叫人感慨万千。
这便是无人能及的容若,总能一句点入你的心间,哪怕跨越千年。放在任何一个时代的人身上,都没有任何障碍的掀起一阵情感的共鸣。
初见,爱恨情仇的开始。刚登场的意气风发,初相遇的情不自禁,都只开了个头。
大好河山似锦前程,要怎样去指点散场?偶然遇见或刻意安排,将有怎样一段波澜不惊或刻骨铭心?未知的前方是若隐若现的风景,充满期待和不期而遇的惊喜。
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的惊鸿一瞥定格念念不忘的美丽画面,一切都将保持最初的好奇和新鲜状态。
那些踌躇满志的初生牛犊总是那么朝气蓬勃,那些羞涩的欲言又止有许多神秘的可能,一切都像清晨的露珠般晶莹剔透,像朝阳般明亮灿烂。
果真如此,又怎么会悲画扇呢?但流光容易把人散,又岂止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谁能抵挡光阴的利剑?
年华易逝。
姹紫嫣红只付与了断壁残垣,刻骨铭心只归了云淡风轻,相看两不厌产生了审美疲劳,卿卿我我变成了相顾无言。
春风十里后来却是冷月无声,雄姿英发后来只能遥想当年,仙葩美玉后来成了水月镜花。
初见时人面桃花的惊艳,来年却是物是人非的落寞。长生殿里的信誓旦旦,变成了马嵬坡前的“江山情重美人轻”。
初见时回眸一笑的百媚,已变成此恨绵绵的哀怨,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隔了江山。
朱丽叶与罗密欧一见倾心,却偏偏他是仇家之子,惊问“要是不相识,何必相逢!”他们之间,隔了生死。
《罗马假日》里公主和记者浪漫邂逅相恋,最终却不得不回归各自的世界,再见时只能恪守身份默默无言,他们之间,隔了世俗。
《半生缘》里,曼祯和世钧十八年后重逢,都知道再也回不到从前,他们之间,隔离流年。
起句非常新奇,本来两情相悦,恨不能朝朝暮暮,然而如若知道迟早分离,倒不如保持“初见”时那份若即若离的美好。
然后描绘变心的人往往指责满怀痴心却无端被弃的一方首先变心,失恋女子的爱恨情仇可见一斑。
最后引七夕长生殿谴责薄情郎虽然当日也订下海誓山盟,如今却背信弃义。
人生若只如初见,忧伤的美丽只能定格在回忆中。也许哪天转身而去,留下一个落寞远去的背影。完美的弧线,还会诉说着对昨日的依恋。
也许,在我们认识的人中,有过误会,有过得失,你就会想起初见时的美丽。倒也是人不失不念的劣根性作怪,总让我们看不到当时的美好,只会隔着遗憾的薄纱望着那已经被美化过无数次的回忆,才说得起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这句话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巨大的遗憾,如果一切安好,又怎需一个“若”字的追溯?如果尽如人意,又怎需一个“如”字的企盼?过去的已然消散如烟,记忆只在一人脑中重复演绎着波涛汹涌并愈演愈烈,却在另一人那是极了浮云朝露中的百代过客。
不得不说遗憾是极致的美丽,韶华如驶,水流花谢,待晃过神来一切早已翻天覆地,宋·柳永《看花回》词中亦有:“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
或者,露往霜来,某天在某个特定的地方,故地重游,突然发现多年未见的那个人,一下子就回到了初见的情景,初相遇,那是怎样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感情?而经历种种还能如初见又是何其幸运。
文/点儿横撇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