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部电影跟我想象的不一样,《火锅英雄》从片名到导演再到故事结构,从各个方面都有点疯狂喜剧的感觉,但实际观影效果呢,却并非如此。平心而论有些失望,但这个失望不是源于电影本身,而是这个最初的理想预期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池造成的感觉。而从电影本身的角度考虑,又伴随着处处惊喜,心里在想,原来这个故事可以这样拍。也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实则为华语电影类型片市场找到了一个可以尝试的方向。
为什么会在未看片之前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当然是有原因的?首先在于导演杨庆。曾经一部处女作《夜店》给人很惊艳的效果,同样也是小空间多线索的群戏,结构与当时风靡的《疯狂的石头》类似。随后杨庆转为幕后,策划并编剧了票房12亿的《泰囧》,也算是疯狂喜剧的奠基人之一。直到如今这部作品《火锅英雄》,理应沿袭着同类作品的方向和风格。
其次就是电影的故事结构,初看该片的结构,与《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很像,三位死党的失意者设定,阴差阳错的地下钱库机会,本地黑帮、还有三名蒙面劫匪,故事发展到中段时期,围绕着一袋钱与劫匪、黑帮之间交错复杂的关系,很符合疯狂喜剧的特点。当年宁浩带着自己的作品正是凭借这些如《两杆大烟枪》般的设定,开启内地疯狂喜剧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火锅英雄》的故事结构与《两杆大烟枪》、《银行大劫案》这些英国黑色喜剧电影很像,连环套般的结构,小人物逆袭的设定,加上陈坤、白百何等大牌明星的加盟,时下正当内地同类疯狂模式喜剧走下坡路的时候,因此一开始总会觉得这部《火锅英雄》会扭转如今国内的同类作品的颓势。
可惜我想错了,《火锅英雄》根本没有这样。不是电影拍得不好,而是根本没有朝着这个方向拍。
从类型片的角度,该片算是什么类型呢?其实有些纠结,电影的风格耐人寻味,可以称之为“反类型”,概括说的话,电影在黑色喜剧的模式下,其中包含了青春片的元素,又有动作片的硬朗,整体线索也有励志类作品的内涵。这样一来,《火锅英雄》就呈现出一种杂烩的趋势,给人的感觉就是,打算体现疯狂喜剧黑色幽默的特色,又巴望着青春、动作等火热类型片的元素,这样一个混合体。又有观众说了,这不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嘛,那方面都想照顾到,但哪方面都没到火候。其实也不是这样,该片在类型片元素比例上调控得当,充分发挥了电影剧本和结构的优势,在此之上将电影质感和节奏贯彻始终,最终得到的效果就是“跟想象中的不一样”,但得到了“意料之外的惊喜”。
首先,电影的角色设定非常有趣,三个失败者,用俗话来说就是屌丝,曾经的沙坪坝草蜢,如今的火锅店负债累累的屌丝。陈坤、秦昊、喻恩泰的设置分别代表了三位失败者的形象,一个是空有雄心被现实击败的失败者,一个是外强中干处处装模作样的家伙,另一个则是天生胆小懦弱的类型,而白百何的角色更偏于功能性,代表了以陈坤为首的三人组曾经意气风发的时代,也代表了他们走向“失意阵线联盟”的一个开始。
角色之间的纠葛,将故事引入了情怀的方向,这是令人始料未及的。电影在这条线索上采用青春片的质感,但绝非同期市场上那些狗血的设定,只是一个浅尝辄止的方向性,草蜢的《失恋阵线联盟》与小伙伴们的情义和情窦,淡淡的几笔勾勒出友情岁月与情怀所向,并且按照故事节奏将这段设定与现实世界巧妙的联系起来,陈坤挖到钱库,偶遇在金融机构上班的白百何,当年情怀与现实动力的结合,推进了故事的发展。
其次,《火锅英雄》所做的牺牲,就是疯狂喜剧的模式感大大降低,这也是前文所说的几种类型片杂糅之后对“佐料”的调配,黑色成分变少,但不是没有。因为电影的故事非常出色,点缀几笔令观众代入感很强,从而能比较顺畅的进入故事当中。意外事件中的连环意外,失败者的“不可掉头”之路。这段内容拍得有点像英国电影《银行大劫案》与奥利弗•斯通的《U-turn》的结合体,前者的天降横财牵扯出的意外事件,节奏循序渐进,到后者“一步错步步错”走向深渊,故事节奏陡然加快,《火锅英雄》融合了二者的特点,随着剧情的推进,将连环事件引导失意者们走向深渊,成为故事发展的第二个动力。
前期做足了铺垫,秦昊、喻恩泰在之前的行动力量,乃至陈坤后期的搏命,点题“火锅英雄”,几位失败者,如今失意阵线联盟,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沙坪坝草蜢”时代,情怀的伏笔与故事发展中情感渲染的累计,到结尾暴走一刻得到了宣泄。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火锅英雄》这部电影,并没有按照我们想象的那样去拍,而是“穷则思变”,打算寻求类型片的一条新的方向。这样的结果就是最初可能会伴随着一些不适应,但不要忘了,电影剧本非常精彩,建立在这个坚实结构基础上的故事,令《火锅英雄》有了朝着新方向发展的可能。终究而言,尽管有些瑕疵,但电影整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感,在本来故事出彩的情况下,原本在剧本中显得相对平淡的环节(如情怀与动作),竟然是惊喜之处,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让我去想起了去年的《冲锋车》,一个动作片拍成了黑色幽默电影,《火锅英雄》这个原本疯狂喜剧的模式,同样可以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