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红木家具要坚守的价值标准:“三分料,七分工”》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同一款式的红木家具看似一样,其实在工艺制作上却有诸多讲究。红木家具历来有“三分料,七分工”的说法,意思是说红木家具制作工艺水平,是衡量红木家具价值的重要尺子。为何这样说?
首先,红木行业属于手工业(经过二十几年的红木工业化发展,现在可以称之为“后工业化进程”,即是手工借助机械,以达到更加完美的呈现)。真正的好红木,对手工艺人的依赖程度是相当高的。红木家具的价值评估,不仅仅体现在用料的名贵,更多的应该表现在其工艺传承和艺术性上。其所包含的特色的文化内涵正是红木家具受到国人追捧和国际上诸多认可的根本原因。(而红木的工艺传承又分诸多流派,比如京作、苏作、广作之分,当然,近年来又有东作(东阳)、仙作(仙游)的称谓,不过是营销的噱头居多。)
引用故宫文物家具修复专家关毅,对红木“唯材质论”的批评:他评判红木家具优劣的标准是造型、工艺、材质三个直接因素,前两者占红木家具价格的70%,材料则占30%.同种材质的家具价格不同,差就差在工艺。这是目前在较高层面上提出的红木家具“三七分”的观点。
由于长期以来木材商的片面宣传,一些家具企业和消费者认为红木家具使用的材料越名贵越高档,就越有价值,就越有升值空间,而忽视了红木家具结构的合理性、榫卯的精密程度、雕刻的功夫等内涵,这显然是一个认识误区。
再是,红木家具由榫卯结构制作而成。红木家具制作工艺的核心就是榫卯结构,尽管用的材料是红木,但没有榫卯结构的红木家具不能称为红木家具。(市面上有一种红木,为了制作的速成,直接用胶水粘合,对红木家具而言,是一大灾难。)
榫卯为榫头卯眼的简称,是一种传统木工中接合两个或多个构件的方式。其中构件中的凸出部分称为榫(榫头,也称作笋头),凹入部分则称为卯(卯眼,也称作卯口、榫眼等)。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榫卯,是中国古典家具之魂,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凝结着中国几千年传统家具文化的精粹。
红木家具的榫卯工艺是世界家具之最,工匠师们能精妙地设计出既互避互让,又相辅相成的榫子,仅凭榫卯就可以使构件之间做到联结合理、扣合严密、天衣无缝。通过榫卯相连,不用一颗钉子便可将家具组装起来。榫卯结构的家具,经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依然牢固紧密,而且可以在不损伤家具的前提下拆装、修复。
中国的榫卯结构的起源比汉字发源还早,据《中国古代家具鉴定实例》考证,中国的榫卯结构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原始先民们居住的木结构房子里便已出现,甚至早于汉字历史。
榫卯结构是顶级工艺的化身。发展至今,红木家具榫卯结构的基本形制就有近百种,且派生种类极多,常见的有格角榫、托角榫、粽角榫、燕尾榫、夹头榫、抱肩榫、龙风榫、楔钉榫、插肩榫、围栏榫、套榫、挂榫、半榫与札榫等。
总的来说,手工制作就是一个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过程。这正是红木家具“三分料,七分工”的所在。18世纪英国的家具设计大师托马斯•奇彭代尔在其《家具指南》中描述,在世界范围内,以“式”相称的家具类型仅有三类,即中式家具、哥特式家具和洛可可式家具,其中又以中式家具居首。
(红木公开课第一节,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