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大抵有谁都读不懂的乐趣吧。不然,又怎么会有那么高雅的艺术,阳春白雪的文学?对数学,我始终保持着对它的敬畏。即使在数学能够考到差一分满分的情况下,我仍觉得自己一定是走大运。从小特别佩服数学好的同学,所以自己也努力学数学,终究,还是被心里的恐惧占了上风,我站在数学的珠穆朗玛峰下徘徊。一直到现在,我仍旧属于那种给自己定下计划学数学,却宁愿背一天英语单词的人,但今天的学习,又一次刷新了我浅薄的认知。
几天前我就发现了自己的这个现象,如果只带一本数学书去学习,硬着头皮也能看得下去,并且学完特别有成就感,但只要我有其他选择,就不会去触碰和数学有关的东西。今天偶然拿到一本翻译过来的国外教授的数学教材。竟然用文科的思维来理解数学。谁不是被逼着才能成为数学家?把数学感性化描述成一个世界,函数就是它的语言,物理学只是它盒子中的数据,第一次竟然觉得数学是如此的有用和有趣。
想起今天上午老师的课,东西方文化心理的差异,让我们东方人更喜欢从感性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事物,而拒绝去探求为什么,而西方人则一直执着于无数个为什么和枯燥但理性化的数字可视化结果推演中。我继承了东方的感性理念,对为什么并没有多少兴趣,甚至始终害怕,潜意识里拒绝追求为什么,我想也是理性和逻辑欠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数学的等价问题和函数,以感性的角度理解出来就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的阶段便会突然明白以前打死也想不通的问题。整理完第一章,等价问题抽象出来就是世界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看似毫无关系的问题还原到本质,便突然受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启发。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成长让自己不断进步。思维的升级迭代知识的内化,我想,自己只是勇敢跨出了第一步,需要做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