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7月份的计划并记录了昨天的时间,时间已经定格在2016年的下半年,其实现在自己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年规划,到月总结、周计划、日计划、统计、总结这样一个严密的时间管理链环。我自己也相信,有规划,有检视的生活才不至于让我们偏离了自己最初的方向。
变化一:读书和写作,成就了不一样的自己
6月份是自己比较高产的月份,总共读了11本书(2016年上半年共读了52本书),写了5篇文章(2016年上半年共写了21篇文章)。其实,这半年我最大的变化就是重新捡起了写作这件事,读书从来没有间断过,但是没有一个详细的规划,我去年的目标是100本,倒是顺利完成了。今年大致还是这个目标,半年完成了一半。
以往只是注重输入,输出较少,但是重新开始写作之后,才发现输出是对输入最好的一个衡量。很多人觉得自己读多少多少本书很牛,但是我自己觉得更牛的是你如果能够把这些书变成自己的东西,变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你得到的东西远比你看的那几本书多的多。
昨天在分答上向@秋叶大叔提问一个问题:你是如何建立自己个人品牌的,对此你能否给出三点简单实用的建议?对于大学生和初入职场的小白,他们该如何建立个人品牌?(目前这个问题被偷听了39次)大叔给出了非常中肯的三点建议:第一,你必须给自己找一个领域标签。大叔分享了他从项目管理到PPT的过程;第二,想办法在这个领域里打造一款爆款产品;第三,你要不断围绕着这个产品做运营。大叔说,即使你是小白,你也得这么干。其实,迁移到读书和写作这块,道理也是一样的,或许这两项兴趣爱好以后就变成了我们的标签。
我之前的读书都是随心所欲,兴致而至,但是这半年做了读书计划之后(包含主题阅读),自己的读书更加系统,也更加有条理。其实读书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每隔一段时间看看你之前读过的书和写过的文章,真的会发现自己会有很明显的成长,不仅看待问题的视野逐渐打开,你的气质、谈吐、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会发生改变。
写作对我来说也一样,现在基本上能够做到每周一篇书评,有的时候会另外写一些东西。它给我打来的好处就是,通过不断记录自己的想法,不仅对自己的过去进行了总结,也训练了自己的思维逻辑。我之前写文章就像记流水账,但是我现在在下笔之前就会考虑:我这篇文章要给谁看?我该以一种怎样的结构来呈现这篇文章?如果我是这篇文章的读者,我希望能够从这篇文章里得到什么?就是这样不断倒问自己,让我更加了解自己,也加深了对很多事情的理解。
变化二:工作,我站在了另一条起跑线上
其实,现在的这份实习工作已经快要接近尾声,里面有很多值得总结与思考的地方。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犯错误的时候同事给予的理解并给出了中肯的建议,第一次做数据分析时候加班到晚上十点的情景,第一次去几千人的活动现场去帮忙时忙碌的场景。其实,整个工作下来,我学到了两点重要的东西:第一个就是结果导向。@萧秋水老师曾经说过:老板在意的是结果,而不只是过程,如果好的过程能够导向好的结果,那么过程是有价值的,如果过程中显得非常努力,而结果不如人意,那么这个过程的意义有限。进入职场之后,如果还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在做一件事情,但是没有任何效果,因此自己不应该受到指责与惩罚,那就说明自己还是在用学生思维在做事情。但是,职场里,我们已经不是学生,老板也不是老师,工作,让我们站在了另一条起跑线上,而我们超越大多数人的方法就是以结果导向的思维去做事情。
第二个就是用数字说话。公司不是用来工作的地方,而是用来做出成绩的地方。我个人是做市场工作的,这个工作本身就需要和数字打交道。另外,我自己也观察到,在公司里,态度不端正但又实实在在的业绩能拿得出手的人,和本身勤勉耿直却做不出业绩的人,前者的评价会高很多。所以,我自己平时在工作中就会刻意养成用数字思考工作的习惯,比如,当我处理某项任务的时候,我就做好记录“我今天用了45分钟做完了这件事,比昨天缩短了5分钟”,这不仅慢慢提高了我自己的工作效率,也让我对时间更加在意,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另一种工作思维方式。
我想,等我工作结束之后我肯定会对这份工作做一个更加详细的总结。
变化三:技能学习,知识体系的重新构建
我最先开始学习的技能是PPT,3月份的时候开始了Excel的学习,最近在思考PS的学习。这半年多来的技能学习不仅重新构建了我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让我获得了更多的机会。而且我大部分的技能学习都是通过网上在线付费课程或者自己购买来进行的,换句话来说,这种学习是有成本的。但是为知识付费的好处之一就是你得到东西要比你预期的好。最近,分答和值乎的火爆也说明尊重知识,为知识付费正逐渐成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对于技能的学习我一直强调两点比较重要,我这半年也不断对这两点进行实践。第一个就是,我们要抱着“功利”的承认学习观来进行技能学习,即一定要想着通过技能学些给自己带来的价值增值,比如获得更多的资源、机会、人脉、品牌、自信等,这样的学习观念会让你更有成就感;第二,就是任何技能的学习都必须经过系统刻意的训练。系统学习就是要做深度和广度的学习。刻意就是对技能不断训练,而且是疲倦,坚持不懈的训练。
毛姆曾在《月亮和六便士》里说过:“每天做两件自己讨厌的事对灵魂是有好处的。”也许现在的技能学习对我们来说是痛苦的,但是现在我们只有不断给自己增加负荷,我们才能够不断成长,待在舒适区里就永远不会有知识体系的建构。
变化四:记录,就是为了忘记
这句话是日本的小山升说的。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也很有道理。我是年初的时候开始做记录的,现在用有道笔记基本上形成了读书计划、技能学习、运动、电影娱乐、归纳总结、学习计划、工作计划、时间记录等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是记笔记和照着笔记所写的行动,两者并不完全相同。
小山升说社会人士是为了忘记才做笔记的。意思就是说,别人交给我们的任务或工作,如果我们能够当场解决,那就没有必要记下来,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无法“立马”、“当场”解决,比如预定工作临时改期,或者犯了拖延症的毛病,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做完的事,这时我们才需要做笔记。做了笔记,可以暂时把这件事忘记,这样才能集中精力于眼前要事。
当然,对于我来说,仅仅是为了忘记还是不够的,但是这个理念却非常重要。就像《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所说,我们一定要多去做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做笔记,不仅让自己做事更加有条理,自己时间管理、知识体系的构建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变化五:运动和娱乐让自己更加懂得平衡
6月份看了2部电影(2016年上半年共看了15部电影),这个月跑步较少(2016年上半年共跑了50公里),其实这是自己做的最不好的地方,是最需要反思的地方。之所以要反思就是因为正是这些不可缺少的娱乐和运动与自己的工作形成了一个合理的平衡,毕竟人不是机器,也需要适时的调整,而工作之外,选择这些投入效果不明显,但是长期投入对自己的健康、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带来改变的事情我想我还是会坚持下去的。
很多关于工作和平衡的事情其实都是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如果某段实践工作占的比重大了,那就要考虑是不是要让自己放松一下从而更好的出发;如果自己的娱乐所占的比重较大,那就要考虑这样做是否合适,是不是应该减少自己娱乐的时间来加强学习。
只有懂得平衡才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两者之间游刃有余。
写完这篇总结之后还有一篇书评要完成,忙碌虽然是生活的一种常态,但是停下来总结检视也必不可少。这个世界很热闹,但我们的每一秒只有一次。2016年下半年,继续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