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西北小城,而我们西北人,是最爱吃面的。
到现在为止,我走过了国内的一些城市,也品尝了这些城市许多的面食,所以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吃面的故事。
我的故乡,陕西,有一种面,是非常官方的。就如同一个国家的母语,英语或汉语。来这里,就必须要吃一碗臊子面。
臊子面的臊子,就是一种炒制的肉丁。而臊子面的特点是“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细长的面条,厚薄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老幼皆宜。在以前,臊子面做的好不好,是考验一个新媳妇合不合格的标准。
做臊子面主要分两部分,一是做面,二是调汤。和好的面不软不硬,然后在案板上擀成薄如纸的面皮,叠好,切成细条状的面条。这擀面是最考验功夫的。
第二,调汤之前要准备好配菜。肉臊子一般是之前就已经做好的。选用上等的五花肉,切丁,先用肥肉炸出油,然后再放入剩余的肉,在锅里炒制,加入八角,桂皮,花椒等调料,小火熬制大约一个小时,最后放入辣椒面就完成了。这时,肉里的水已经被充分榨干,这样非常容易保存,一般常温下保存一个月是没问题的。
配菜主要有切成小菱形的蛋饼,切成丝的木耳,黄花菜。土豆,胡萝卜,蒜苗做成的素臊子菜,还有,葱花姜末等。先在炒锅里炒香葱姜,然后倒入烧开的热水,调入盐,醋,酱油,放入上面的配菜和肉臊子,就做好了。
最后在盛好面的碗里加入调好的汤,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臊子面就做好了。
在我的故乡陕西关中地区,臊子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婚丧、逢年过节、孩子满月、老人过寿、迎接亲朋等重要场合都离不开。在一些农村地区,新年第一天的早晨基本上都是臊子面。吃饭前,先端一碗汤去门前撒一些以祭奠先人和土地爷、仓神、灶神等,然后家人才开始享用。有的也在故去的亲人遗像前放上一碗臊子面以示怀念。这也就是我说的臊子面很官方的原因。
小时候去姥姥家,刚进门没一会儿,姥姥就会端来一碗臊子面让我吃。姥姥的手艺,是全家最好的。过年过节时大家都在姥姥家,她做的哨子面自然成了大家争先恐后抢夺的食物。第一锅臊子面总是被哥哥姐姐们抢先端走,而我们这些小孩,只能眼巴巴的看着第二锅,第三锅有没有我们的份儿。姥姥也总安慰我们说,别着急,不跟他们争,面好了,姥姥给你多舀点臊子。
我妈妈做的哨子面,虽说没了奶奶的风采,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妈妈没有时间自己做面,就买一些手工面条回来煮,汤里虽然少了许多红油,但她总会窝一个荷包蛋在里面。口感又更不一样了。
长大之后,我又去了很多其他的地方,也吃到了那些地方不同的面。
第一次吃到除了家乡面条风味之外的面条,就是兰州拉面。有兰州的朋友告诉我,在他们兰州,不叫兰州拉面,就叫牛肉面。兰州的牛肉面,讲究的是“一青二白三红”,细细的面条,让人敬佩的是拉面师傅精湛的拉面技艺。
大学时,我去山东和河南,吃到了山东潍坊的和乐,还有河南的烩面。
第一次见到和乐面的时候,就想到了家乡的饸饹面,这是一种在制作工艺上,非常相似的面食。都用一种特制的工具直接压制出粗细均匀的棍状面条。
而河南的烩面也像极了家乡的扯面。把提前醒制好的面条,擀薄,抻拉成长条,下入锅中煮熟,放入不同的配菜,就完成了。
工作后到过苏州,苏州的阳春面,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在苏州有一家连锁店,叫做绿杨馄饨,这里除了馄饨,还有很多的面食。我最爱吃的,一个是大排面,另外一个是榨菜肉丝面。
后来,还吃到过炸酱面,热干面和重庆的豌杂面。
总结一下吃过的这些面,面,主要最考究的是制面的技艺,而他们最大的区别在于汤头和配料的调制。
而我,还是最喜欢吃妈妈教我做的面,淡淡的汤头,再窝个鸡蛋,吃的舒心。现在我会做这样的面给自己的家人吃。我的孩子,我也会教他做这样的面,等他长大,做给自己和他喜欢的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