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寒衣节,读了一组古诗,都与寒衣有关。而寒衣,又都与离情与思念相关。无限的情意,都在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寒衣中。
郡斋卧疾绝句
【唐】韦应物
香炉宿火灭,兰灯宵影微。
秋斋独卧病,谁与覆寒衣。
香炉里慢慢燃了一夜的火灭了,灯影里,夜的身影渐渐稀薄,天快亮了。阴冷的深秋,寂寞孤独的诗人独自卧病在官舍,辗转反侧,几乎一夜未眠。生病身体不舒服,情绪上也难免陷入低落状态,这时候,比平常更想念家人亲人,心绪不宁,乱糟糟的东想西想,就是诗人不寐的原因了。末句,孤独的病人直抒胸臆,我病了,还冷,谁能来给我加盖一件寒衣呢?谋宦在外,身边没有亲人的照顾,一个人打拼的心酸,平时可以遮掩,装作视而不见,但是一场疾病,就让一切都现了原形。平常积蓄的情感,此刻喷薄而出,却不是呐喊的方式,只是轻轻的自言自语的一问,已经让读者满腹同情禁不住为诗人发出一声叹息了。
塞下曲
【唐】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诗人生活在中唐,盛唐的荣耀已成为让人心痛的传说。诗人以秦事带本朝事,以二十字的精悍篇幅诉说了对战争的痛恨、对戍边战士捐躯的同情。
一场夜战,战士折损过半,那样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长眠在了桑乾河北,永远都回不到故乡了。染血的长夜过去,黎明到来,战士们的家书随着朝阳一起到来了,家书里大概写着差不多的话,寒衣寄来了,你要穿暖和些,自己在外,注意照顾好自己,保护自己,平平安安地回来。如果,如果,收到这些久违的家书与寒衣,收信人一定特别特别的欢喜。他们迫不及待地读信,试寒衣,又马上写回信……然而,这些,都不会再发生了,在前一个夜晚,都结束在桑乾河北了。他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寒衣到了,他们的家人也不会知道他们永远都没有穿上这件寒衣,她们还热切地期盼着……
诗的末两句与“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同调,但是比之春闺梦更凄寒彻骨。
造成悲剧的原因不是战士不勇猛,而是主将的失误无能,在界河北边战斗,应该是进攻策略,无把握而进攻,终至战败,诗人含而不露地批评了主将的无能。这与高适作《燕歌行》同样大胆,也可见诗人内心的悲愤之情。
初 冬
【宋】刘克庄
晴窗蚤觉爱朝曦,竹外秋声渐作威。
命仆安排新暖阁,呼童熨帖旧寒衣。
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
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
刘克庄这首诗却充满融融暖意。秋冬交替,寒意渐渐上来,诗人吩咐仆童,找出去年的旧寒衣熨烫一番,马上就该穿了。虽然寒意渐浓,但是早晨起来,看看外面的秋光,还是很惬意啊。新酒刚熟可以小酌一杯,鲜美无比的秋蟹正肥到好处,配了新摘的鲜橙子一起吃,木芙蓉和菊花在院子里盛放,这样赏心悦目的情景要长长久久地看下去呀,这样舒心畅意的日子要多一些啊。如此闲雅恬淡的生活,千百年来,始终让人羡慕不已。这位老先生寿八十三,一生大半时间被贬斥出守外郡,为了坚持己见,屡屡触犯权贵,违抗皇命,一次次被贬出京城,也没改志向和脾气。想来,如《初冬》里的平静消停的日子,在刘老先生这里也并不多,但是他一定是心胸开阔,善于调整自己的人,随遇而安,及时寻找自己的“小确幸”,能活到高寿,也有品德的涵养和性格原因吧。
一件寒衣,无数的诗词里提到,每一首,都藏了一段让后人感慨不已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