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只有经过生产实践,创造价值之后,才能给人带来成就的愉悦感,孔子强调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
实践出真知,这是从古至今颠扑不破的真理。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王宝强饰演一个神枪手,神枪手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颗颗子弹喂出来的。当年使用胶片照相机时,优秀的摄影师都是一卷卷胶卷喂出来的,老司机都是一箱箱汽油喂出来的,那么企业家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次次商业失败的教训,一次次成功的案例锻造出来的。我在杭州参加一个企业家座谈会时,一位商学院教授说,作为学者,我们没有资格教育企业家,我们的商学院也绝不是培养企业家的地方,我们培养的是企业家精神。
我是一个读书人,缺乏商业实践和管理经验,因此我无法给企业家和管理者讲一人一事的具体管理手段,我能讲的是管理思路,让管理者掌握了理论之后,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和提升理论。
先实践,还是先理论,似乎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怪论,其实不然,有人没有理论知识,但非常善于从实践中总结梳理经验教训,依然可以形成一套自我风格的理论体系。有人善于逻辑思维,学习前沿理论之后,具体指导实践行为,一样获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所以,学习没有一定之规,万事都充满了变数,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变量中寻找到恒定不变的那个叫做“规律”的东西,掌握了规律,从本源开始做起,一切枝末细节便会迎刃而解。
孔子所说“修己安人”,对于管理者而言是两层含义,第一是自我管理,第二是管理他人。而我们常规认知的管理仅限于管理他人,从出发点来说,就偏离了管理的实质。
管理者如何修己呢?孔子绘制了一张路线图:
第一,学习。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人没有生下来就无所不知的,都是后天学习得到的知识和智慧。不学习,就不知,就无知。可以说,学习是一切的根本和基础。
第二,自省,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检讨。“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见贤人便想着如何与他一样,看见不贤的人便反省自己是否也具有同样的毛病。做到这一点,可谓做到了自省的极致了。通过一日三省,可以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和错误,从而可以进行及时更正。
第三,克己,就是克制自己的主观意志,管理者只有克制主观意志,才能在管理过程中不带任何个人偏见和利益,做到公平公正。
第四,改过。有错必改,知错能改是孔子所赞赏的。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改正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是无法提升的。是人都是会犯错误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在于犯下错误之后所采取的方法,有些人知错就改,有些人却明知错误也不思悔改。孔子教育弟子“过则勿惮改”,他担忧的也是有错而不能改正,“不善不能改,是吾所忧也。”一旦有人指出他的缺点,他会认为这是一件幸运的事,“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真可谓闻过则喜。
第五,标准。标准就是礼义仁智信,一切都有尺度,有规矩,有标准,严格按照标准来做人做事,就能够像孔子一样“从心所欲不逾矩”。
做到这五点,一个管理者就近乎圣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