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序文章:《整理以前的天气轨迹》。那一篇文章写到了2014年夏天。
个人代表作《白话气象》的编写
这几年作为气象爱好者,最重要的事毫无疑问是个人代表作《白话气象》全三卷的编写和发布。
2015年至2018年,我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白话气象》的编写、推翻式再版以及再次修订,2018年底的最终成品达到436页20.1万字,完成度远高于之前的预期。这方面详见《白话气象》系列教材介绍与下载以及《白话气象》中的系列序,这里再不赘述。
我很欣慰的是直到今天还有各个领域的人关于《白话气象》向我发来感谢信。兰州大学里的许多人,特别是我的舍友,都开始阅读《白话气象》了。似乎这系列教材已经是比我当初预期还要大人气的作品。
晴雨兰大
从进入兰州大学的第一刻起,我就以“晴雨兰大”的名义为兰大教职工提供定制预报服务,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借助这个相当壮大的平台,我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有奖答题竞赛活动(例如有奖问答赠书活动、工地夜景摄影大赛活动、晴雨兰大自行车大奖赛等等)。通过这个平台我也获得了不少兰大的情报,获得了一些人脉资源,也为我的兰大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直到离校的那一瞬间,晴雨兰大的这个平台也让我相当地舍不得。
下面是我收到的一份感谢。
晴雨兰大网站时期
2015年至2016年,晴雨兰大项目受到物理院(有些莫名其妙)的支持,风风火火地开展。当初还一度有自己的网页和广告,甚至还去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加了某创新大赛。
比起这样十分暴力的广告推广,当时晴雨兰大的实际网页中也仅仅是像下面这样堆砌长长的文字而已。虽然干货非常多,但看起来并不是十分直观。
当时为了提高预报准确率,我也做了大量试错、检讨工作,特别是2016年时花了非常大的功夫对各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了全方位检验,并定下了个人自此爱不释手的几个网站。虽然服务形式上还有待升级,但凭借这样的努力,在当时24小时晴雨预报错误率就已经较气象台下降50%以上;72小时晴雨预报错误率较气象台下降70%以上。72小时平均气温预报误差已经低于榆中气象台0.7℃。
经常会有业内人士对气象爱好者不屑一顾,觉得我们就是看ECMWF等数值预报然后不加修正信口开河。看了我的努力,希望大家至少能对气象爱好者究竟凭什么预报准确度能超过气象台,有一些理解和体会。尽管我是业余人士,但我为气象所做的工作绝不会少于气象台的预报员们。
有偿服务
2016年起,我针对特定用户特定群体,以每小时6元左右的价格提供了一些私下的有偿服务。这种极为低廉的价格其实只是设置一个门槛而已,让真正有需求的人才来找我预报天气。
24小时预报看起来像是这样:
一周预报看起来像是这样:
形式上仍然以文字为主,相对是比较朴素。但是这样的有偿预报,让一位同学安全地夜攀华山,成功看上了壮美的云海日出;让一位同学避开了暴雨,愉快地选择了小长假旅行的目的地;让一位同学下决心在萃英山露营,看到了英仙座流星雨;还让一位同学提早预知冰雹,挽救了家中相当数量的农业收成。这其中创造的价值让我相当有成就感。
天气图表
2017年后,晴雨兰大在积累了充分人气后,逐渐以口碑相传为主,我也可以开始以“创意家”的身份,尝试进行各种我喜欢做的东西。
我受JMA(日本气象厅)的官方网站升级启发,开发了一类新的天气表格,旨在将预报文字表格化,让关心特定种类天气的人,以及关心特定日期天气的人能从二维表的两个维度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表格的说明书是这样的:
第一次尝试效果是这样的:
后来逐渐优化了视觉效果,改变了臃肿的体型和单调的底色,到了秋天变成了这样:
到了2018年,配色进一步优化,并结合了其它一些图表进行讲解。在沙尘暴来临期间,还会对图表形式做一些变化。
环流形势解说图与基于气团属性的天气科普
2018年春季,我继续力图制作更多直观的天气图表,逐渐将天气学中的一些概念用有趣、直观的方式介绍给同学们。
在科普过程中,我力图请大家关注系统的“属性”,而不拘泥于系统复杂的名字。火系统、水系统这两个名词已经在我的圈子里叫得响当当。我在《气象爱好者十年的现在才有的新想法》中就介绍了这样做的目的。也就是这时,我从天气服务的“偶像包袱”中走了出来,停止发布了各类以准确度与防灾为第一目标的天气服务,真正将天气作为一个可以体验的新世界来对待。
兴许,回归天气最基本的要素。气温、湿度、云、雨。舍弃零散的其它东西,反倒会看到天气的本质。所谓天气上的“打牢基本功”,大概就是打牢感受这些要素的能力,而不是提炼出天气图中琐碎要素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某些大气专业本科生书写毕业论文的能力。
这方面来说,除了《白话气象》,我这学期在校内给同学做的一些环流形势示意图,刻意地舍掉了相当多专业名词,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这反倒主要不是说是为了让同学能够看得懂,而是我在探索——对于天气世界来说,到底能不能抛去什么假相当位温,什么大气运动方程,什么具体的槽是什么形态,具体的比湿和CAPE指标是多少等等这样的话题?天气的世界来说,究竟能不能以一种更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究竟能不能还原成最基本的一些要素的组合?因为对于我来说,这应该才是“美”。
这方面的尝试,我从2014年的“天气卡牌”上就开始在做,现在依然在做。我基本已经找到了并选定了那才是作为“爱好者”而不是专业人员正确的方向。这些环流形势示意图中,我寻找了各种配色方案。例如“水精灵”的配色,就是我最尝试了十多分钟找到的一个我心目中最符合水精灵的颜色。
所配的文字说明大致是这样的。这是本文成稿前三个月内写的一些文字,大家也可以借这些文字感受一下我近期的科普风格。
我校有强降温降雨天气(5/6)
未来两天,受超高能天气系统爆发影响,我校有强降温降水天气。
超高能天气系统在北方以强冷空气形式体现,在南方以超强水系统的形式呈现。我校正好夹在正中,拥有最佳位置观看北方将帅与南方军师的正面交锋。
目前我校在水系统控制下。但今天夜里,寒潮带来的冷系统就会与水系统展开交战,带来大雨并可能伴有雷电。按甘肃气象台的话,这是今年甘肃地区的第一场“透雨”,对生产生活各领域都有明显利好。
本轮交战将以水系统获胜而告终,因此我校7日再次处在湿润阴翳环境中。但7日夜里,冷系统帅主力部队倾巢而下,集中打击我校。水系统一溃千里。
冷系统如果攻入我校时间较早的话,5月8日早晨,榆中校区内有20%的可能性出现雨夹雪天气。兰州到榆中的部分高速路段就会出现降雪和道路结冰天气,请十分注意交通安全。另外,榆中校区附近的各山脉都可能(40%概率)将出现明显降雪,有机会观赏到雪景。
今天深夜至明天白天有水旋风系统影响我校(6/25)
受大型水系统和大型冰系统气流剧烈碰撞影响,有一水旋风将于今天深夜至明天凌晨在甘肃东南部生成。
水旋风的发展情况、持续时间与路径非常复杂,不仅受高原大型水系统的影响、地形影响,远程还受到目前在北疆上空快速东移的水系冰系统的远程影响。这一冰系统目前处于青年期,正快速爆发,其中又有大量随机因素影响其未来生长情况。因此明天的降水持续时间具有很大不确定性。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受水旋风影响,明天凌晨到上午我校有大雨,伴随风力较大的旋转风。明天后期天气存在两种可能。如果水系冰系统发展情况较好,提前介入赶跑水旋风,我校天气将会较早转好——目前看来可能性较大。另一种是冰系统发展情况较差,水旋风在甘肃回旋少动,则我校全天天气较差。
水旋风属于小型、强烈的系统,与台风一样,目前天气预报水平还无法准确预报。不论如何,请全天带好伞、避免在积水区走动,并且时刻关注晴雨兰大的最新消息。
明天有水系统,但本学期再看不到水系统存在的迹象(7/2)
目前水系统位于柴达木盆地,在云图上已经可以清晰看到。
受水系统影响,今天傍晚起东南风开始加大,湿度明显升高。明天气温被抑制在77℉左右,较今天下降13℉;全天有降水概率,其中下午到夜里降水概率较大。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最近的预报给人一种火系统水系统交替影响,水系统略占上风的错觉,但此轮水系统过后,将有专业名为南亚高压的“青藏高原暖炉”的建立。
青藏高原暖炉系统是巨大的,在天气系统分类里面用非常帅的名称“行星尺度”形容它的大小。顾名思义,它的大小已经可以用地球的大小来衡量。从公告的配图中也可以看到,在全球高空天气图中,青藏高原暖炉也清晰可见。可以想见这一王牌系统一旦建立,根本没有水系统可以存活的空间,我校在漫长时间内将受火系统影响,气温逐日升高。
因此,明天的水系统不排除是本学期最后一个明显影响我校的水系统。想要玩耍、逛校园的同学,务必抓住明天的最后一天机会。当然,一旦火系统开始控制,也不要轻易绝望,后面的环流形势还会随时调整。
退化水系冷系统明天中午后开始影响我校(7/7)
目前我校继续受火系统控制,今天最高气温93℉。
明天上午继续受火系统控制,最高气温90℉,但下午起受退化的水系冷系统影响,我校高空云量增加,并且有可能受其影响出现阵雨。由于其本质是冷系统,所以明天全天空气将较为干燥。
退化的水系冷系统的理解:系统名应该从后往前读。 首先它是一个冷系统,将北方的干燥空气带来。如果发生在冬天,这个系统毫无疑问将带来一轮冷空气过程。其次它带有水属性,因为夏天水量充沛,在冷系统与其它系统的气流交汇处会带来一定的云系。 最后它退化了,因为在夏天冷系统吹来的北风也是相当暖的风,所以你感觉不到它的冷属性。
西风老妖进军中亚,我校未来天气很不稳定(7/8)
我们之前提到过青藏高原暖炉造成了近期持续炎热天气。然而,天气中不稳定的元素正在介入:西风带上大型重量级高压“西风老妖”来到了中亚地区。一山不容二虎,随西风老妖的介入,现在上空的气流是严重不相容的,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环流调整。气流不顺畅、不平滑、不相容也会让随机性的气流碰撞增多,使得未来几天天气非常复杂。
受青藏暖炉和西风老妖引导的系统的若干小规模交火影响,我校明天全天有阵雨的概率,不排除部分时段较为明显。受云系影响,我校最高气温明显下降至75~80℉左右。
明天凌晨,受上述复杂环流形势影响,我校云量不是十分有把握,因此不建议起床观看。为一定要起床观看的同学介绍彗星的参数:
彗星从地平线升起的时间:3:57
高度角超过5°的时间:4:33
民用晨光始(超过此时间天基本大亮,观测无望):5:19
方位角:49°左右
预计亮度:2.6
至2020年,通过五年的天气服务,我对榆中天气的分析以及面向晴雨兰大圈子内的人的科普已经可以说是炉火纯青,如工匠(職人)一般熟练。上个月我就发了微博感慨到:
一生中可能是第一件做得最职人范的事情就是把榆中校区的天气预报做得炉火纯青。就算是专业的预报员大概也不会在同一个位置积累1500小时以上的独立全能的预报经验。
搭建参与型的预报平台
这是我今年的一个全新的尝试。
这一尝试基于我的一个思考:天气的欣赏、甚至天气的预报都应该是门槛很低的领域。既然天气可以由大家一起欣赏,天气也应该有机会大家一起预报。《白话气象》虽然也是以这个目的来编写的,但实际的门槛应该更低才对。
我一直在想,天气这东西不应该有一个权威,不应该是我的一言堂,不应该由我掌控着唯一的话语权——那样就和气象台一样了。于是,放下天气服务的偶像包袱的我灵机一动,做了一个之前可能没有人做过的尝试——让大家来一起预报天气,让每一个人的观察都能成为提高预报准确度的重要参考。
这方面介绍有专文讲述,详见《用“口口相传”精确到分钟地预报强对流》。
其它服务
利用人气,我顺带提供了生活上的一些其它服务。校内的应急情报(如地震、停水停电情报),新楼实时建设状况等,到最后均由晴雨兰大来发信。像下面这张就是我使用台风苏迪罗时的拟电视包装做的一张停水状态示意图。
之前的文章简要介绍了一些我在晴雨兰大所做的实事,如《关于部分学院大四继续留在榆中校区的咨询信》、《兰州大学图书馆自习空间探访》、《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交通指南(2018年12月31日更新)》、《2018年兰大基建与制度改进总结》、《带“特典”的感谢信》、《再一次被政府的工作效率感动》、《为什么我开始推荐报考兰州大学?(11月15日更新)》、《关于要求兰州大学停止跑操的提议》等,事实上均是以晴雨兰大名义发表。
天气文化
在《部分气象台和大气专业学生对爱好者主动找茬典型案例(截至2018年2月)》与《是时候回到纯粹的梦境了》两篇文章里,我非常明确地阐述了为什么作为专业、职业,我已经断念气象这条路。尤其是在2015至2017年这三年遭受了官方多方为难之后,我开始着重转向天气文化领域。在《白话气象》中,我也有意想让大家不要提供预报而无意中抢了官方的话语权,因为这可能导致诸多麻烦,最终让你心情烦躁而想要退坑。应当去关注天气本身带来的美。
在天气文化的推广上,我做了非常非常多的努力。
今日天气榜
天气文化的推广,从2014年至2015年的高三期间在福州一中的教室后黑板制作的“今日天气榜”开始。
“今日天气榜”力图充分利用黑板的可擦写特性实时提供丰富而直观的天气信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从1.0到5.0版我对它的视觉效果做了非常大的提升。
天气黑板报道具上的亮点是库洛牌和天气卡牌。天气卡牌用彩色卡纸非常直观地展示了灾害性天气的警示级别,而库洛牌则为整个黑板增添了灵动的活力,使得天气系统变得好像精灵一样。顺带一提,当时的设计是当灾害性天气警示级别达到橙色或红色时,库洛牌将会升级为小樱牌。每一天我都要带全套(天气有关的)库洛牌和小樱牌,以便随时更新。
彩色卡纸背面也没有闲着,我在”预警标志“的背后对应正面的标志开发了一套天气系统桌游,当时下课时也召集了一批同学来玩,我负责在旁边解说。规则是这样的:首先一人抽十二张卡,每人一回合出一个天气系统放到场上。根据天气学知识,有一些天气系统能让对方的系统强制离场,例如对方场上有副热带高压,你出了下面的“极地女王”(也就是极涡,一张红色卡牌),对方副热带高压(一张橙色卡牌)就必须离场。另一些天气系统能对对方系统的强度造成影响,例如“冷空气”(一张蓝色卡牌)就能让“热带风暴”(一张黄色卡牌)的强度下降50%,当系统强度下降了100%的时候也必须离场。离场后的天气系统不能再上场。多张卡牌允许且某些时候不得不同时在场上,且自身同时在场的卡牌也会受到相互影响。谁的十二张卡牌先离场,谁将被判负。这个规则非常复杂,但是玩起来也相当有意思。
凭借在设计上花费了非常多心思的天气黑板报,当年也收到了相当多暖心的贺年卡。这些贺年卡前几天还从柜子里找到,一直在珍藏着。
气象散文
在五年间,我也写了不少气象散文。虽然一开始都是对气象台的愤世嫉俗,到后面逐渐找到了气象爱好者应处的位置后,就渐渐能够写出天气的魅力。这其中的代表作是《追冰记》。
近一段时间我也在积极地积累天气有关的词汇,争取能在福州也写出自己的文风。
天气照片
关注天气的美,自然少不了天气与地景巧妙结合形成的风光旖旎的天气照片。2017年至2018年,我借助MeteoBlue平台上传了大量榆中校区的天气照片,一直传到了该网站关停了该功能。
在我记录天气照片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天气美的感知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注意力也从与气象台的争论应酬以及天气服务的“偶像包袱”上转移到了真正的天气舞台——天空上,身体与心情都随着关注点的转移而得到好转。
并且,在坚持记录的过程中,我也无意中记录下兰大风光的黄金时光。现在回过头来看,2018年正是旧工地基本完工,新工地尚未开建,校园空旷敞亮,花田姹紫嫣红的榆中校区风光的巅峰时期。随着榆中校区大兴土木,下面的景色2019年后都已不复存在。
气象知识的进一步学习
虽然今年是气象爱好者的第十二年,我对气象的学习也没有停止。我有庞大的OneNote笔记本来整理我学到的气象知识。
在《白话气象》中我也说过我对云内的世界不太熟悉,因此书中与云物理过程相关的内容都十分简略地带过了。2017年之后,我采购了日本云物理专家的几本书,例如云分类图鉴(《雲のカタログ》)、《雲を愛する技術》等,今年找到了时间开始阅读,终于开始对云中的世界有了系统性的了解。受益于此,今年我对天气的欣赏力,以及短时云量的预报水平又有了一些质的飞跃。
有关书籍现在也还在继续阅读,争取能在《白话气象》下一次修订时,将学到的有关内容与大家一起分享。
总结
虽然在微博和台风论坛上,我在气象方面的活跃度看似是在断崖式下降的。但可以看到,我在其它平台上所做的工作是一点没少。
人们常说,爱好者一旦进入行内,就容易变成自己所讨厌的样子。而我至今仍然保持着对天气纯粹的热情,并通过天气加强着与身边的人的羁绊与联系。气象爱好正在以非职业的方式成了我生活中良性、有益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在或许可以自豪地说,在气象方面,我直到今天是渐渐找到了感觉,逐渐成为了自己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