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的概念在国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非常火,现代生活实在过于快速与繁琐,所以极简向的东西——无论是艺术形式还是生活方式——都极受推崇,虽然看起来也没有多少人真能做得到。由于这个概念太火,豆瓣有很多相关小组,其他平台上也有很多帖子介绍概念和实用案例的,我就找来了原作读一下,还是感触颇多的。
《断舍离》属于典型的「文字写得狗屁不通,但道理讲得非常清楚」的书,也就是所谓的干货多吧。其实整本书前两章写得还是条理清楚,道理通透的,建议只看前两章也就够了。我重新整理下了主干内容,精简之后如下。
「断舍离」是什么?
一言以蔽之,断舍离就是—— 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 换句话说,就是—— 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儿,也整理内心中的破烂几,让人生变得开心的方法。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通过不断重复断和舍,最后会到达这样的状态: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断舍离」和普通的整理收纳术的不同
断舍离与一般的整理收纳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断舍离并非绝对要以把房间弄干净为目的,而是要通过收拾的过程了解并喜欢上真实的自己,实现自我肯定感。总而言之,断舍离并不强求非得把房间收拾得规规矩矩一尘不染,或者即便如此,也会获得额外的好处。 其次,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考虑的是「我自己还需不需要它。扔了很可惜,还是留下来吧」这种想法,就是拿物品当主角。一般的整理收纳术总是将着眼点放在如何保管物品上,而断舍离则是以不断地循环代谢为前提,让居住空间永远保持着变动流转的状态。
断舍离和单纯的扫除、收拾不一样,并不是以「很可惜啊」、「还能用吗」、「不能用了吗」为考虑的重点,而是要自问「这个东西适合自己吗」。换句话说,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这是一种以「物品和自己的关系」为核心,取舍选择物品的技术。你要做到的思考方式并不是「这东西还能使,所以要留下来」,而是“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11。主语永远都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现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就必须放手,只选择必要的物品。通过这个过程,你可以从看得见的世界走向看不见的世界,最终实现对自己的深刻、彻底的了解,并接纳最真实的自己。如此一来,不仅是居住环境,就连整个人的心灵都能轻松舒畅了。
「断舍离」中的减少物品=只要能彻底地收拾,就根本不需要整理、收纳了。先把收纳东西的家具都扔了吧,因为如果能真的只留下必要的物品,那么分类、收纳物品之类的技巧也就没什么大的用处了。而且,所有的收纳工具和收纳物品都是为了往里面塞满东西而存在的,所以只要有那些东西在,就等于是纵容自己无休止地增加东西。断舍离首先就非常质疑这一点。
筛选物品的两个维度
在筛选必要物品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两个维度,一个是我与物品的关系这条关系轴,另一个是当下这条时间轴。换句话说,收拾就是要我们扪心自问某件物品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确实有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
回想平时的生活,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是在漫不经心地收拾,从来没考虑过“当下的我”与物品真正的关系吧?如此一来,倘若关系轴或时间轴是错位的,那么即便是收拾了,也没办法区分出生活必需品和没用的破烂儿。别人送给自己的东西,虽然用不着,但也丢不掉;某样东西,总觉着迟早有一天能派上用场,但那一天直到今天还是没到来;明明知道这个东西毫无用处,但就是一直放在那不想扔,诸如此类的东西,就是关系轴或时间轴错位的产物,即在考虑如何处理这些东西时,我们把轴线错位在了物品与他人、不确定的未来和已经成为过去的过去上。
总体来说,在施行断舍离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大部分事情就是基于关系轴和时问轴的收拾工作。从行动上讲,就是扔掉——舍。如果只是把用不上的东西放进垃圾袋再扔进储藏室的话,那不叫收拾,那不过是把东西改变一下形态换个地方存放而已,是移动。而断舍离要做的,是把用不着的东西扔出家门,彻底切断它们与自己的关系。如此彻底地“舍”了以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结果就是——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才会留在你自己的空间里。
时间是由不断持续发展着的若干个当下组成的,所以这些“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也是在时时更新着。所谓时时更新,就是说我们要不断进行更换。如此一来,只要认真地收拾下去,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在把东西搬回家之前认真思考一番,考虑东西现在对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用,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思考的过程中,你逐渐会认清,原来在你的生活里竟然充斥着那么多没用的东西,与此同时,你就会只关注那些生活的必需品,懂得拒绝那些非必需品了。 一旦形成了这种三思而后行的习惯,你就真正实现了“断”的状态。而断舍离的含义就是,在“断”与“舍”的交替里,脱离对物品的执念,达到轻松自在(离)的状态。
物品会投射拥有者的自我形象
打个比方说,有人送给你一套名牌杯子,你把它原封不动地装在盒子里,放在橱柜的最里面。而你当下在用的,只是买甜甜圈时的赠品——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杯子。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它啊」,你会回答「太可惜了,这种好东西舍不得用啊」。换句话说,在你的潜意识里,你认为「自己配不上这么好的杯子,我没达到那个水准呢」。你的真实想法,就可以通过物品反映出来。
一个人所使用的物品,能够反映出自我形象。认识到了自我形象,反过来就会开始想要把现在用的东西替换掉了。“这样啊,其实我也可以用它的。”像这样认可自己。一旦开始使用那只杯子,自己就会和那件东西逐渐相称,看东西的视角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允许自己使用高级的东西,这种机制一旦运转起来,看待自己的方式就从过去的减分法变成了加分法。了解自己,放下过去的自己,就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这些都不是有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地实现的。
说到底,这些东西到底值得我花那么多工夫、时间、金钱和劳力去收拾吗?
「断舍离」的阶段
最初阶段:要彻底地筛选物品。要用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判断标准来看待物品,所以在“舍”的开始,人势必会觉得迷茫。已经下决心要把不用的东西丢进垃圾袋拿出去扔了,但要扔出去之前又心生怜悯一一“要不还是别扔了,说不定什么时候会用到呢。”这就是正视迷茫的开始。因为迷茫,所以总是不能把东西干脆利落地扔掉,身边的东西仍然还是很多,很杂乱。但即便如此,也得想方设法与这种觉得可惜的想法作斗争,反复坚持实施舍离。这样,判断物品是否必需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慢慢地,人就不会再以可惜为借口,把用不着的东西留在身边了。
中级阶段:果断下判断与下狠心的阶段。此时,人就能用“把这个东西送给用得上它的人吧”、“这东西就算留下来也没有任何人会用它”的形式做出明确的选择。这是中级阶段,到了这个阶段以后,判断的速度就会加快,甚至就连下决断本身都会让人觉得是前所未有的痛快。不达到这个阶段,谈收纳术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在这个阶段以前,我们总会为了冗余的物品而心烦不已,换句话说,自己是物品的奴隶。只有物品减少到了自己可以把握的量,也就是物品全都在自己的支配下了,才能把你自已变成物品的主人,才能达成先有自己,后有物品的状态。
最终阶段:确保每样物品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自己能确实用到它,并且和它成为好朋友。和自己喜欢的东西生活在一起。在买东西的时候会反复思量,让物品物尽其用,并且确保它能把它的功效发挥到极致,一直到用完。让身边的物品保持优胜劣汰的自然循环,既留下适度的量,又确保留下的都是精挑细选过的,那么就会将物品的丢弃程度降到最低。以往总是到处塞东西,把东西堆了又堆,接下来必然就是扔了再扔,这真的让人伤透脑筋。不过等到了这个全新的阶段,你身边留下的都是精心筛选留下的、造量的物品,性能又高,又美观,这样一来,你的居住空间里放着的,都是自己最重要的东西了。这就是不收拾的收拾法的最终形态。换句话说,这其实是一个连收纳物都不需要的空间,是连收纳术都没有用武之地的世界。这个世界,都可以抛掉「住所」的称谓,改叫「自在空间」了。这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最为舒适自在的空间。
「七、五、一」原则
在断舍离里,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满七成。之所以要留出三成空间,是因为这会让人有把它收拾整齐的欲望和心情,空出来的那三成空间就能成为物品出入的通道。这也算是一种环境影响论,因为留出了出入通道,所以人们就会想要把它们收拾整齐。
接下来碗柜、餐具架之类的看得见的收纳空间,放东西的限量是五成。只放五成,这其实是很少的,因为东西太多的话实在是影响美观。超级便宜的量贩店里,商品都是见缝插针似的一样挨着一样挤在一起放着的,可在高级精品店里,货架上只会零零散散地放非常少量的东西,这样才显得很漂亮,显得很有品位。哪怕同样是GUCCI的包,放在前一种地方和后一种地方,给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再接下来,一些装饰性的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了,这种收纳空间只能放一成。
重复进行彻底的七、五、一成收纳之后,你就会切实地感受到自己的品位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因为只留下经过精挑细选的物品了,所以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不过要注意的是,这种提升是建立在“总量限制原则”的基础上的。假设说根据总量限制原则,你只能留下五件特别喜欢的东西,那么你首先就得实施「断」,只允许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进到家里。如果你入手了新欢,就得放弃之前排名在最后的东西,就像这样不断地循环。如此循环往复,自然就只剩下排名靠前的东西了,而且自己断舍离的层次也会随之提高。这样做下去,你的目标就会越来越清晰,不会再搞不清重点。这样一来,也就能够培养出「永远都只用最好的五件东西的最棒的我」了。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印象里的「断舍离」还局限在「术」的范围里,而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显然已经发展到了「道」的层次。比如她说:
不管是食物还是其他东西,都只买最当季的。就像我反复强调的一样,断舍离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当下。所谓当季,不管是食物还是别的,在当下都拥有着极强的能量。放了很长时间的食物想必不会有什么能量吧?当然,这里所指的并不是营养上的概念,而是“气”的概念。对于时尚物品也是一样。虽然没必要追求最潮的,但是能穿上流行的东西,也能荫发出“周身裹着充沛的能量”的好心情。这种情况每个人都应该有过感受,能够穿着当季最流行的衣服,会让人觉得很幸福。
再比如:
碍事的东西堵在家里,造成潜意识的堵塞,因而每拿掉一样东西,潜意识的堵塞物也就被清走了一个。这在一开始或许只不过是敲开一个细微的小洞,可就在这样的过程里,你会觉得不仅是看不见的世界,就连看得见的世界也跑来支援自己了。这种“更加看不见的世界”,你也可以叫它神的领域,或是叫它未知的伟大,或是叫它集体无意识,怎么叫都可以,因为我们一直都在接受着它的支援。
所以在山下的概念里,「断舍离」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自我提升的修行。
抛开日本人对「物」的崇拜,我读后感觉「断舍离」最重要的是强调了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的重要性。我个人总结是:
- 「断舍离」是让你真正丢弃那些当下无用的东西,真正地割断和他们的联系,而不是仅仅收拾起来。
- 「断舍离」讲究「空间」与「自由」,空间指物理层面,自由指心理层面,都不要被事和物塞满,要留有自我存在的余地。
- 「断舍离」提倡「物」的新城代谢,根据当下的需要补充新鲜物品,但要保持总量不变,有加就有减。
- 「断舍离」最终目标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离)。让你可以完全掌握自己的生活空间,所有物品都处在active并与你自身相称的状态,你能游刃有余地处理自己的生活,从而获得舒畅平和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