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共读《打造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这个模块,心情是复杂的,时而恍然大悟,时而又陷入困境,只能说自己功力还不够。
首先,这是第一次知道小组活动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小组讨论、小组对话、小组合作,之前的认识以为小组活动就等同于小组合作或小组讨论,而实际上我们更多时候课堂上进行的小组活动是小组对话。回想自己过去开展的课堂小组活动方法,几乎都是采用TPS法或者四聚头法(方法名称也是第一次知道),可是又不能算是,因为大部分时候我忽视了个别思考的重要性,而直接跳到学生讨论环节,造成的后果就是讨论拘泥于形式,学生热情不高,讨论的深度不够,甚至是无效的讨论。陈蕾老师提出“传统小道具”——便条纸,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方法,能够保证学生真的有在思考,同时才会有后面组内讨论的进一步思考完善,学生经历了同化—失衡—调适,实际上就是深度学习的开始。比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我就可以引导学生写下我们学过的有关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再向小组同学说明自己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很好回顾自己记住的化学方程式,在听取小组同学陈述时,及时补充自己遗忘的内容,无形当中就加深了记忆,比在平时小测不过关课后再去重测效果应该要好的多。再比如,对于学生薄弱的微观粒子部分的内容,以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为例,学生对微观粒子的印象是非常模糊甚至空白,如果我能在新课前增加一个环节,“请大家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纸上写下或者画出你心目中分子的样子”,然后再小组分享展示,我想学生一定会印象深刻的。此外,“拼图法”极大地激发我的兴趣,原来我们的小组活动还可以这样展开,陈蕾老师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课“让友谊之树常青”解锁“拼图法”,让我更加简洁明了地理解拼图法的实施过程,当然要真正领悟拼图法的精髓,只有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实践和反思。
其次,在共读TBL团队合作学习法时,又进一步丰富了我对小组活动的认识,特别是“异质分组”,这个是平时小组活动中没有去落实的,造成了很多情况下是“同质分组”的状况,因此,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就不能真正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收获进步,甚至游离课堂之外。回想自己的学生分组实验课堂,有时候会有一两组学生在后面无所事事,或者自己捣腾实验仪器,而我却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对学生发火,责怪学生扰乱课堂秩序。其实,这个就是同质分组带来的后果,这些都是班上学习能力靠后的学生,不好的习惯互相传染,容易走神分心,再加上本身学习能力比较落后,需要有人帮忙带动,而我没有给他们提供这样的环境和条件。即便有些组很好地完成了实验,但也会发现了个别学生被排除在团队之外,无所事事,实际上这是结构差的“异质分组”。我想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分组实验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与每组成员结构是有很大关系。可见,想要达到“以生为本”的课堂,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需要改变的地方太多,更需要坚持不懈一点一滴去落实。
最后,为了让我们的小组活动更加有趣,《游戏式小组合作学习》一文介绍如何从小组合作形式上创造沉浸感,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得到“最佳体验”。福州十八中化学老师吴若兰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取》一节游戏化合作学习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借助双十一购物节的契机,模拟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的购物环节,带领学生进入化学商城,商城里有配方馆、药品馆、仪器馆以及操作指南馆。配方馆内售各种制取二氧化碳的配方,药品馆内售各种药品,价格公道,还包邮!仪器馆内售各种仪器,规格齐全,组装方便。为了解决部分学生无从下手的问题,吴老师提供操作指南馆,可以抢先看“操作指南”,操作指南馆内售制取气体的思路与方法。同时,吴老师还设置了用户体验馆,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对比选择合适药品仪器,并在体验馆内验证他们的选择。最后操作指南馆中的仪器选择依据再次售罄,于是商城为顾客送出一波“红包”——“密令红包”,答对问题得红包,通过“抢红包”环节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以及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密度等性质,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类比、迁移!本节课之前我校李珊老师融合反馈系统也开展了一次二氧化碳的制取,在技术支持下,学生的思维被可视化,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小组活动真实有效。我想如果把这两位老师的课结合各自的优点,即能把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又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我们的小组活动就能更加走心了。
还记得之前陈蕾老师留给我们的一个问题:我们的课堂能给学生留下什么?或者我们想让学生从我们的课堂上获得什么?我可以肯定的是我现在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它将激励我去改变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