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5.14
王益民校长的主题讲座是《从课标到课堂,虽远犹近》。
一、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集团性发生的痼疾
学科目标单一化,应试化;学科内容窄化为教材的单篇阅读,目标重复缺失或散乱;学生学习属于低阶学习,不是深度学习;学习方法多是默写背诵;学科评价是唯分数;学习效果少慢差费。
余文森教授在《论义教课标教育学意义》中这样说:新课标的修订是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旗帜鲜明地把课程从学科立场转向教育立场,以人的发展特别是核心素养的形成为宗旨,重建课标的方方面面。这是课程观的根本变革。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的特点
新课标的主要变化有五点: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此时增强了指导性,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
1.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2.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呈现的是语文学习的六大三层任务群:基础型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型的思辨型阅读与表达、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拓展型的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
3.学业质量
学业质量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对任务群具体表现进行整体的评价。
4.课程实施
语文课程的实施是以以六大任务群为载体,实行大单元教学。
5.语文+互联网
语文加互联网主要包括:拓展学习的空间,个性化学习个性化指导,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网络伦理等。
6.项目式跨学科
实践性、综合性需要在项目式的学习中去集中的体现。
7.作业设计
以日常作业设计提升评价的科学性。
三、把握“四大”关键词,大单元整体教学例说
新课标需要把握四大关键词是: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大情境。
王益民校长以统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告诉我们如何落实新课标精神,抓好“四大”,上好语文课。
接下来,王校长又以七下第四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为例,让我们明晰了课程具体的实施过程,以及每一步设计背后渗透的新课标理念,记笔记的过程中,不禁感叹老师设计的智慧,更是感受到语文教师肩上的责任。这样的课上下来,是师生的共进,实实在在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挑战,有难度,有深度,有高度。
1.大单元
大单元的课程内容,不仅仅是七下第四单元的4篇课文,还有课外的拓展文章。
2.大概念
大概念主要是从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来提炼。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修身正己”,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角度都呈现出中华民族的美德;语文要素是重视阅读方法,关注课文内容的表达方式,净化学生的心灵。所以,大概念聚焦修身正己和略读方法两个方面。
大单元教学要体现情境性、综合性、实践性。
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六点提醒:
一是加强课标学习,区别群文教学、主题教学、单元教学;
二是做起来,在实践中完善,早行一步,领先一代;
三是大单元教学,需要补一下深度学习的课;
四是多一点文言文单篇教学及定篇教学,夯实基础是必要的;
五是语文的基本规律没有变,比如背诵、多读多写;
六是对标大概念,定点任务群,统编单篇文,单元来呈现,课段去表达。
最后王益民校长推荐了三位教育专家(郑国民、吴欣歆、余文森)对新课标的权威解读。
课程标准的研制和修订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引擎和支点,没有这个引擎,改革引发不出来;缺乏这个支点,改革就无从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