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在长平爆发大战,史称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围歼战之一,赵国45万军民惨遭杀害,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力阻挡秦国兼并六国的脚步。
对于赵国在长平之战的惨败,许多人把原因归结为赵国临阵换将,用所谓“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廉颇。
我认为这不科学,因为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惨败,实际上是多方面综合原因导致的。撇开秦国因素不谈,仅从赵国本身分析,至少就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重大决策失误。
1、提前与秦国决战
我们都知道,长平之战的导火索是上党之争。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当时还是属于韩国的上党,上党守将冯亭为了不让秦国图谋得逞,便想把上党转手给赵国。
在要不要接受上党的问题上,赵国高层也很犹豫,当赵孝成王把这个问题抛出来后,立刻在朝堂上引起争议。
平阳君赵豹主张不能接受上党。他认为,冯亭不将上党交给秦国,是想嫁祸给赵国。接受上党带来的灾祸,要比得到上党的好处大的多。
以平原君赵胜为首的一派人则认为,发动百万大军作战,经年累月地攻打,也未必能攻下一座城池。如今不废一兵一卒就能得到上党,这是大利,不能失去这个机会,所以应该接受。
平阳君与平原君的争议,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接受,赵国可以得到上党,但也会马上引火烧身,提前与秦国爆发决战;不接受,赵国虽然可以暂时避免与秦国提前决战,但如果上党一旦被秦国控制,那么赵国西南门户洞开,随时面临着秦军的威胁。
从后人的角度去评判赵国该不该接受上党,未免有马后炮之嫌,但我还是想说,当时赵国如果不接受上党,更符合赵国的利益。因为在那个时候,赵国事实上还不具有与秦国提前决战的实力。或者说,那个时候赵国还没准备好与秦国进行决战。
如果赵国不匆忙决定接受上党,那么赵国与秦国的决战是完全有可能被推迟的。如此一来,赵国进可攻退可守,选择将更加灵活,既可以选择出兵帮助冯亭守上党削弱秦国,也可以学习当初齐国孙膑在马陵之战前的做法。(马陵之战前,魏国围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孙膑建议齐王先答应救援,但迟迟不发兵,既给韩国抵抗的信心和希望,又让魏、韩两国斗得死去活来,等到魏、韩两国斗得两败俱伤消耗差不多时,齐国才出兵救援)
2、选错了与秦国决战的地点
客观来看,无论赵国接不接受上党,赵国与秦国的决战都无法避免,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时候决战?在哪里决战?
从赵孝成王决定接受上党的那一刻起,事实上也就意味着赵国准备提前与秦国决战。这样,决战的时间已定,剩下的就是在哪里决战的问题。而就在此时,赵国的决策出现了致命的错误,最终导致赵国满盘皆输。
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赵受之(上党),因封冯亭为华阳君。四十六年(前261),秦攻韩缑氏、蔺,拔之。 四十七年(前260),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
照理,赵国既然决定接受上党,就应该把上党视为本国领土,派兵进驻上党,把秦军拒在国门之外。但我们发现,赵国在接受上党之后,并没有派军队进驻上党协助冯亭守城,只是封了冯亭一个华阳君的虚名,然后就把上党当炮灰,任由秦军攻打。秦军是在攻下上党之后,这才进一步攻入赵国境内,最终爆发长平之战。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赵国一开始并没有派能征善战、经验丰富的廉颇为将,而是在公元前260年的四月,王龁开始攻打赵国之后,才任命廉颇为将。
那么,在秦军攻打上党时,赵国军队在哪里?在干什么?
他们驻扎在长平,在接应来自上党的难民!这不能不说是赵国在决策上的一个重大失误!
假如赵国一开始就派廉颇为将,进驻上党帮助冯亭据城而守,那么以廉颇善于打防守战的本事,秦国恐怕就没那么容易拿下上党了。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赵国能够选择在上党决战,前方军队便没有后顾之忧,这样也就避免了导致长平之战失败的两大问题——粮草补给问题以及被分割围困逐一歼灭的问题。
退一步说,即便秦军最终能拿下上党,估计也要脱层皮,损兵折将,耗费巨大,有没有能力接着发动战平之中还得另说。
3、攻守失据,坐视赵括被围困
长平之战爆发后,前方指挥大将廉颇的战术是防守,而以赵孝成王为主的后方则希望赵军出击。
正因为赵国君臣在是攻还是守上的思想不统一,这才给了秦国实施反间计以可乘之机,廉颇被撤换,赵括前去背黑锅。
赵括来到前线,赵国君臣攻守失据的问题表面上得以解决,但实质上并没有真正解决。因为孤军深入,历来是兵家大忌,赵国既然准备进攻秦军,那么后方的补给线必然要有所保障。但从史料来看,当赵括领军出击时,赵国并没有为赵括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秦军只用了不到3万人马就轻易地把赵括的补给线切断了。
在秦军围困赵括军时,秦昭襄王亲自前往前线坐镇,给全国百姓加爵一级,征调国内所有15岁以上的人员前往支持白起的军队,这种情况下,我们看不到赵国君臣有任何行动。
因此,赵国士兵断绝口粮四十六天,军内士兵们暗中残杀以人肉充饥。赵括无奈之下,只能选择突围。结果未能成功,赵括战死,四十五万赵国军民全部被秦国坑杀。
读史至此,我们不禁要问:在赵括军被秦军围困的这46天里,赵国的君臣都干什么去了?
当时,李牧大军就驻兵在代郡一带,且拥有大量的骑兵。如果赵国君臣能够果断决策,征调李牧大军前往长平支援,长平之中的结果可能也会不一样。
但赵国君臣既没有给与赵括以足够的支持,也未调军增援,而是坐视赵括大军覆灭。
4、未能联合其他诸侯国,试图以一己之力对抗秦国
长平之战爆发时,赵国试图以一己之力对抗秦国,没有向周围国家请求支援(除了向齐国请求粮食支援,被齐国拒绝),也是决策上的重大失误。
据史料记载,赵国一直到长平之战后,秦军围困赵国都城邯郸时,平原君赵胜这才向其他国家请求支援,历史上的“毛遂自荐”和信陵君“窃符救赵”都是发生在长平之战后。
从信陵君“窃符救赵”以及来后在信陵君联合下的五国攻秦来看,当时赵国如果能够在长平之战爆发时,就向其他国家请求支援,联合其他诸侯国,应该也是能够搬来救兵的。但遗憾的是,赵国君臣竟然没有这样做,他们唯一在做的事情就是坐视赵括军被秦军整整围困四十六天,最后被歼灭。
可见,赵国在长平之战的惨败,不仅仅是因为赵括纸上谈兵,也不仅仅是因为临阵换将的问题,而是赵国君臣在面对一场大战时,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未能作出正确决策等多方面的综合原因造成的。
所以,作出一个重大决策,的确必须综合考虑,慎之又慎,失之毫厘谬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