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选录诗词已经是常态,但至今也没有强调“赋”。一则是因为赋的娱乐功能强于教化功能,既不言志,也不抒情,更多地是文学侍从对于帝王的褒扬与称颂;二则是因为赋的创作需要作者超出现实的束缚,拥抱想象的气质,乃至引入神魔精灵等非自然力量,固然不是唯物主义者的喜好,三则是文字的音韵与意义极其复杂且怪僻,在真实的生活中没有“用武之地”,边缘化的结局也是意料之中。
如果要问现代人最大的偏好,互联网所构筑的虚拟世界屡屡被提及。不过,文学即使穿上网络的马甲,也只是少数人的心头之好。我们不难发现:网络文学的兴起,让我们越来越忽略从古典文学中汲取养份。
文学爱好者只知道诗与赋尽管很多时候相提并论,但它们毕竟不是一类体裁——赋是大中见小,诗是小中见大;赋是实中见虚,诗是虚中见实。赋以结构为美,诗以意境为妙。
阅读当代中国首屈一指的辞赋研究大家许结新作《香草美人》,首先是被其书名所吸引,其实是被其内涵所震撼。客观地说,许结并没有唤起我花费时间去诵读记忆几篇标志性的赋,只是让我知道赋作为一类文学体裁,与繁华的经济社会环境是不可分割的,还有一些吃饱饭、远离饥寒的文学从业者相关。
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可以忘记赋的存在,却不能在自由的创作过程忽略赋的影响。毕竟创作(不是抄袭)一是要有才情,二则要有遣词造句的能力。你可以红口白牙地宣传自己的主张,但落入白纸黑纸的包围中,你就不得不讲识记包括赋在内的文学体裁并熟练地使用之,换句话说“会须能作赋,方为大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