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张恨水此人,现代人大概不太熟悉,但此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不可忽视的。
作为言情小说的开山鼻祖之一,在民国时期受追捧的程度可能要比琼瑶之辈还要高出一大截,可惜生不逢时,后半生备受冷落。不过所幸的是电视剧是个好东西,比我们年长一些的一定看过《金粉世家》的电视剧,不过对于十几年前的电视画质我是毫无兴趣的,倒是原著我疏读过,比起同时期的同类作品,张恨水先生的文笔没的说,比起张爱玲女性化视角的过分细腻,张恨水的文字其实看起来更加舒服,但是如果横向和先生的其他作品一对比,高下立见,作为他的中早期的作品,代表张恨水先生是完全不够资格的,因为很明显,这是红楼梦的拙劣模仿。
我先谈谈自己对红楼梦的一些感受,《红楼梦》在古典小说的地位自然是毫无争议的古典小说第一把交椅,这在“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文坛而言,还真是一个特别的事情。
粗读起来晦涩难懂,可是一旦深入其皮毛一点,就立刻可以发现它的精彩:意象、文笔、剧情都是极其精妙的,而且常常带着点睛之笔,寥寥数语就可以把中国人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勾勒出来,那种精彩当然只有曹雪芹这支笔可以做出来的。而这种精彩现在也是能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后四十回虽然高鹗续红楼各方面考证的精妙,但是依然无法冒牌曹雪芹神韵。
言归正传,张恨水或许在《金粉世家》还是想要做一个高鹗,因为纵观全书,《红楼梦》的影子太多。
红楼梦以荣国府的兴衰为主线,金粉则以金家的兴衰为主线。贾宝玉有个做老祖宗的老妈子,金燕西有个做总理的爹。贾府一帮不成器的儿子孙子,金宅子里七个也都是这种货色。贾宝玉身边围着一堆女的(当然也有男的),金燕西从小说设定上就是不缺妹子。大观园里有个海棠诗社、桃花诗社,金燕西为了追冷清秋也搞了个。林黛玉诗才荣国府第一,冷清秋也精通诗词格律。贾府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金宅意外失火烧了。贾宝玉心灰意冷出家,金燕西心灰意冷出走........从各种细节上来看,这就是红楼梦的另一个版本,但是这个版本改的实在是有些拙劣。
《红楼梦》的剧情非常庞杂,支线主线浑然一体,也正因为如此他在剧情脉络上非常难读(内容上也难读,但是这是意象和以点带面同时描写的结果),但到了《金粉世家》,或许是因为它在定位上没有打算写一本扬名立万的的名著,而是一本通俗小说,所以内容把人物的关系删繁化简。
变成了前半部分金七少爷追民女(网文体:霸道总裁爱上我),中间金家失势,突然间凋零,金燕西为求自保重新追求白秀珠(网文体:我的大哥是陈世美),最后金粉世家被火烧了,冷清秋失踪(八成烧死了),金燕西心灰意冷出走(网文体:废柴男友出走记),那么这样一来,虽然剧情上依然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但是该交代的东西缺少了不少。比如关系,家族里的关系,家族外的关系,清楚却不明朗。
再比如伏笔,虽然小说整体的结构很严谨,结构也很可靠,但是伏笔确实有些乱,乱在哪里呢,一方面又是《红楼梦》的影子,贾宝玉最后和薛宝钗在一块其实就是官配,没有小三不小三的,要说有反而是我们林妹妹,为什么?薛宝钗有一把金锁,宝玉有一块玉,暗示很明显了,金配玉,玉配金。到了《金粉》,金成了我们的七少爷,玉呢?周秀珠,所以毫无疑问官配是周秀珠,那么按理说即使不是真爱名分上要给的(比如宝钗姑娘),但是名分给了冷清秋。当然这种写法也是情理之中,因为毫无疑问冷清秋就是综合了林黛玉的特点(诗才和心灵的碰撞),又被刻画成了薛宝钗(薛宝钗喜欢冷香丸暗示了性格的冷,冷清秋名字就是冷),那如果周秀珠的伏笔是个误会,那么另一个伏笔:冷清秋的珍珠链子就是另一个证据,珍珠啊,谁是珍珠?周秀珠,冷清秋不可能是珍珠,她是冰,所以大火一烧灰飞烟灭,冰也对应水,也就是宝玉所喜欢的“水一样的女子”,金燕西也是这么认为,认为她漂亮朴素能持家就是这意思,他没宝玉有文化只能这么说。所以这么一看,其实很可能作者张恨水先生是要撮合撮合这两个上流社会的人一块的,但是最后处于某些考虑没这么干。
为什么没这么干呢?我想这就是《金粉》比红楼而言好的地方,王安石曰“古人文章立意第一”,《红楼梦》再怎么典雅,再怎么诗情画意,终究是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般的梦幻,犹如一个泡泡,一个幻影,一戳击破。
曹雪芹家道中落,他的大观园其实是自己当年生活过的大观园的复刻,张岱的《陶庵梦忆》也是,只不过比起张岱,曹雪芹更加风花雪月,更加有才,所以一本古典小说的颠覆来了,而另一本只能成为教科书中反映明朝社会环境的教科书.......《金粉世家》或许有着红楼的影子,却终究不是《红楼》,他把上流社会人群的生活状态写了出来,也透过冷清秋的眼,把当时的社会关系揭开了一角,把爱情、婚姻、金钱三个关系带入了思考,拐弯抹角讽刺了一把北洋时期政局混乱、黑暗的状态。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实那是一个知识分子蓬蓬勃发的时代,新学旧学,唐诗宋词泰戈尔徐志摩,科学杂志.......无数文坛大师在那个时期开始被启蒙,其实张恨水先生也是培养于那个年代,所以还是有一点眷恋的。
所以这本《金粉世家》,一来我觉得不够代表张恨水先生的资格,二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红楼梦的拙劣模仿,但是第三,作为一本言情小说却又带着一种启发民智的立意当然是一本好的小说,更何况大师随性之笔也绝对比那些三教九流之辈的著作好看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