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逻辑——事情因何出错,世间有无妙策》
Why things go wrong and what we can do to make them right
这本书的作者是迪特里希·德尔纳,心理学教授,认知行为领域的权威,1986年度德国最高科学奖莱布尼兹奖获得者。
我沿着“思维”主题找到这本书,然后被简介中的“失败的原因是某些特定的思维倾向”所吸引,决定细读此书。
问题的答案不在于疏忽或粗心,而是缘于他所谓的"失败的逻辑":我们思维模式中的某些倾向--诸如一次只做一件事,因果关系,还有线性思维--它们适合于过去的简单世界,对于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复杂世界却有着灾难性影响。——《失败的逻辑》
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些错误的思维倾向,就可以摆脱必然失败的结果,而这也正好前段时间读的《超越智商》的核心观点之一。(《超越智商》分析了大脑心智模型,强调了理性思维和行动比智商更重要,而增强理性思维的方法之一,就是安装更好的心智模型,去除错误的心智模型;书中给出了两种重要的缺失心智模型,罗列了多种常见的错误心智模型。)
细读本书,发现这本书对应了思维主题的一个细分主题:系统思维,即面对复杂系统的思维方法论。复杂系统随处可见,大系统如经济体系;小系统如产品开发等。提到经济系统,就要重提《一课经济学》,本书的核心观点就是复杂系统方法论在经济系统中的具体阐述,“制定经济政策时,不仅要考虑政策的短期影响和对特定人群的影响,还要考虑长远影响和对整体人群的影响”。
还要再次强调“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具体到《失败的逻辑》,就是意识和学习“系统思维”的重要性。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多次提及“锤子人思维倾向“——在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眼中,全世界都是钉子。但我们也从正面看待这句话:(1)手里拿着锤子的人,总要好过一无所有而一筹莫展的人,五十步笑百步未尝不可;(2)如果“锤子”是具有“元属性”的工具,那锤子人立刻就脱胎换骨了,而“思维方式”就是这样值得人人持有的锤子。
引言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第一章 若干事例
本章介绍了三个事例,前两个是计算机模拟测试,分析了受试者在解决模拟的复杂系统问题时暴露出的各种问题;第三个事例是真实世界发生的灾难,即切尔诺贝利事件,从复杂系统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灾难。
第二章 要求
首先介绍了复杂系统的四个一般特征:复杂性,不透明性,内部动态,对系统不完全或不正确的了解。
- 复杂性:系统中的变量多,且互相依赖。
- 不透明性:只了解局部,难以看到整体;我们可能看不见真正要看的东西,而只能看到表象。
- 动态特征:系统是动态的,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都随时间变化,“今天的美酒可能变成明天的毒药”。
- 无知和错误假假定:我们对复杂系统的认识,依赖于很多无知和错误的假定。
然后提出了应对复杂系统的步骤,简要分析了每个步骤中的常见问题,后续几章分别详细介绍。
组织复杂系统的步骤:明确目标————建立模型和收集信息————预测和外推————规划、决策和行动————评估行动和修正。
备注:《系统之美》介绍了复杂系统的三大一般特征:适应性、自组织和层次性;与《失败的逻辑》四个特征比较,可以更好的理解系统的特点。
第三章 确定目标
“A problem well stated is a problem half-solved.”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明确目标就是解决问题第一步。
本章首先介绍了明确目标的重要性,然后介绍了目标常见分类和相应特点,之后针对不同类型的目标给出了“再定义和再确认”的方法。
本章最后强调了几种常见的对待目标的错误方式,一是“修理服务”行动(只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或者非常明显的问题)和”目标退化“现象(用容易解决的临时目标代替原初目标),二是解决互相冲突的分目标时”仅专注于一件事和只追求一个目标,而不是同时追求几个目标“。
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案是:具体的阐明目标,平衡互相矛盾的目标,区分平行目标的优先级。切记不要一接到任务就进入“规划行动和收集信息”状态。
备注:“确定目标”和“明确问题是什么”的关系是什么?本章让我想到了《你的灯亮着吗?: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中的一个观点“问题是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差距”。这句话应该成为我们思考问题的第一原则,遇到问题不要急于行动,欲速则不达。首先询问自己两个问题,“现状是什么?目标是什么?”,之后再考虑“怎么缩短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差距?”,更具体的分析请见《你的灯亮着吗?》,本书通俗易懂但内容深刻,值得作为问题解决领域的第一本入门读物。
第四章 信息和模型
应对复杂系统的第二步是收集信息和建立模型。
首先强调要从系统的角度去看待目标和现状,忽略了情况的系统性就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系统是由彼此处于因果关系的许多变量所构成的一个网络。——《失败的逻辑》
系统是一组相互作用、相互关联或相互依存的成分构成的整体,系统是各种子系统的集合体。——《用系统来工作》
系统并不仅仅是一些事物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由一组相互连接的要素构成的、能够实现某个目标的整体。——《系统之美》
从系统的角度去“收集信息和建立模型”包括三个方面:
(1)系统中存在哪些变量,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
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分为四大类:正反馈、负反馈、临界变量和指示变量。
(2)知道了“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后,分析“系统的结构”
分析方法是抽象,抽象可以帮助融会贯通,具体而言,就是用类比思维(比喻、模仿)寻找共同点和差异性,从而帮助我们用已有的系统知识去考察未知的系统,实现从部分到整体的理解。
(3)掌握“系统的层次性”,掌握到特定的细致程度
复杂系统具有层次性(《系统之美》),一个大的系统保护很多子系统,一些子系统又可以分解成更多、更小的子系统。层次性可以帮助我们用更少的信息量掌握整体,但是存在一个平衡点,过细致的层次性是一种精力浪费,过于粗糙的层次性则掩盖了系统的重要变量和变量相互关系。
备注:《系统之美》指出,任何系统都包括三个构成要件:要素,连接,功能或目标;而上文所强调的三个方面,其实就是对这三个系统构成要件的分析:要素即变量,连接即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功能或目标可以通过分析系统的层次性确定子系统的功能和目标进而得到系统整体的结果和目标。
在“收集信息和建立模型”中,存在两个常见的误区:
(1)一次解决一个问题
处理复杂系统时,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一次解决一个问题“,没有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去看到问题,而是将复杂系统视为一个个孤立系统的集合体,这样做都无法解决真正的问题,而是“一个问题解决了,只不过产生了更多的问题”,尤其是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看。
这种”一次解决一个问题“的倾向,就像上面所说的“修理服务”行动,我们急于解决问题的倾向促使我们首先解决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和最先进入我们视野的问题。
(2)过度简化,将问题归结为一个“中心变量”上
忽略复杂系统中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是将某一个变量视为中心变量,其他变量都分别与这一中心变量联系。这种过度简化忽略了复杂系统中的反馈回路,没有考虑这样的事实:”我们不是在对待一个星状的互相依赖的网络,而是更近似于一个弹簧床垫的网络“,弹簧之间互相牵动,而不存在一个单一的中心点。
我们的过度简化倾向,源于”不可测量性产生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产生畏惧“,所以维持简单的既有判断,拒绝否认和调整,甚至只收集支持这些假定的信息,就成了我们面对复杂系统的下意识防御方式。
应该怎么做:概括,但不能过度概括
凡事都应该尽可能简化,但不能过度简单。——爱因斯坦
书中举了两个过度简化的例子,其中一个是费马写了一个寻找素数的程序,发现n=0,1,2,3,4都成立,于是费马认为这个程序具有普遍性,实际上n=5时程序就失效了(计算量太大,所以费马没有做),这儿费马就犯了过度简化的错误。
用概括的方式将抽象概念形式化,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活动。概括也类似于归纳思维、分类思维,是一种比演绎思维更容易操作的思维,但是演绎推理是一种严格的逻辑,归纳推理却容易陷入“过度简化”的陷阱。(《金字塔原理》)
避免过度简化倾向的关键是意识到“条件”和“情境”的存在,避免“去条件化抽象”。在复杂系统中,一种措施的有效性几乎总是取决于实施该措施的情境,并不存在可以用来指导我们行动的普遍规则。书中举了两个例子,一是火灾模拟游戏,最佳的策略总是与具体的情况相关联;二是毛奇的战争策略思维,“策略是一套权宜之计....而由权宜手段导出的一般原则,不可能有任何策略上的价值。”
一个人的美酒佳肴就是另一个人的穿肠毒药.
A person's food is another man's poison.
惨淡的思想:考虑得越多,越难以行动
这儿提到了“收集信息和建立模型”步骤中的一个陷阱:拥有的信息量和不确定性之间,可能存在一个正反馈作用。我们收集的信息越多,越发现自己的无知,感受到越强的不确定性,进而越难以行动。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有时故意拒绝接受信息。
所以,在收集信息和行动之间,存在一个平衡(balance):既要避免基于极少信息而采取草率行动,又要避免收集过多信息而妨碍了行动;而这种平衡点的位置,取决于决策的时间压力。
第五章 时间序列
本章的核心是,我们如何预测未来?
我们对时间的敏感性明显不如空间(这也是回顾和反思的意义所在),这种不敏感导致我们处理时间序列问题时的明显的错误,比如(1)将随时间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事情视为彼此独立的事件,(2)预测未来时采用简单地从当前时刻外推,而这种外推过程又存在过度关注显著特征的问题和采用线性和“单调的”方式外推的问题。
本章以”睡眠莲子、稻米粒和艾滋病“为例,强调了我们对复利、幂和指数增长(非线性增长)的严重低估,我们缺乏处理非线性时间结构的直觉。(我们常用稻米粒的故事,强调理财的重要性;常用“马太效应”或“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来说明人与人之间因为“增长方式”不同而差异越来越大的现状)
作者随后以德国艾滋病为例,具体分析了理想指数增长模型在现实复杂系统中的具体情况,阐述了资源限制导致增长速度必然减速的现象,介绍了领先和暂态效应的特点;所以大众和专家直觉认为的“艾滋病的蔓延在联邦德国减缓下来”和“政府等努力促成了艾滋病蔓延的减速”是一种错误,是对时间序列认识不足的表现。
从时间序列的角度看,专家和外行的区别在于,专家可以有意识的去选择更多的数学模型来拟合当前的观察结果,而外行则是下意识的直接选择线性模型。
振荡、逆转
时间序列中,除了单调变化(不论是线性还是指数变化),还存在振荡式和逆转式变化的情况。就像我们处理指数式增长时存在明显的直觉错误,面对振荡式和逆转式变化情况,我们也容易犯系统性的错误。
文章分别用“使用调节器和温度计调节贮藏室中的温度”和“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动情况”来分别介绍这两种时间序列。
处理振荡式复杂系统时,关键是意识到系统的响应大都不是即刻响应而是延迟响应,过度频繁的干预只会加大系统的波动而看不清干预的真正效果;其次是避免局部经验过度推广,否则我们只是不断的在“简单条件和初始经验”上添加越来越多的“特殊条件”来逃避对系统的真正理解(和过度自信思维偏误有点联系)。
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中,一个看似良好缓冲的系统,方向“突然”转变,让人大吃一惊。但是从更长的时间角度看,“大灾难”似乎突然袭来,但是实际上祸根早已种下。原因依然是我们对时间敏感度太低,容易线性思维,目光短浅所致,
繁荣之中孕育着衰退。——《基地》系列三部曲
备注1:从“延迟响应”联想到生活中的“延迟判断”,最初进入脑海的想法和脱口而出的语言都需要被延迟,确定是不是我们的真正观点;
备注2:我的理解是,逆转现象和振荡现象是不同时间尺度下观察的相似结果,逆转现象可以是振荡现象中的一次小振荡,也可以是多次振荡现象累积后的一次大振荡;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经济中的短周期和长周期,短周期是不断的小幅振荡,而一次大幅度的逆转和经济衰退(微观上看)则是长周期中的一个振荡过程;一个经典的经济周期简化模型是[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Ray Dalio - 腾讯视频],从这个视频,可以清晰的理解经济长周期和短周期,而我们处于一个时间点上,很难知道自己在走在上坡还是下坡路上。
平衡:如何面对一个简单的系统
一个简单的系统:库埃拉的骷髅天蛾,帮助棉花传授花粉以提高棉花产量,但是同时在无花果上打洞降低无花果产量。
在这个模拟试验中,实验参与者释放特定数量的骷髅天蛾的天敌黄蜂以保持系统的平衡:棉花与无花果都要兼得。
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参与者处理相当简单的随时间变化系统的能力极差。
应该怎么做?答案其实很简单:(1)意识到系统的内部是动态的(复杂系统的一个典型特征),(2)记录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这是过去的经验,(3)基于对动态性的认识和系统的已有数据,努力预测将来会发生什么。
第六章 规划
规划的本质是思考单独行动和系列行动的潜在后果,进而分析这些行动是否帮助我们达到预期目标。
规划一系列的行动,类似于构建一个和多个长链(长链交叉形成增强和反馈回路),而每个长链中包括多个链条,每个链条又分为三个元素:条件、行动、结果。
可以将规划简单分为正向规划和反向规划,按照“问题是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的定义,正向规划是从现状先前推进,而反向规划则是从预期目标向后推进;如果将两种规划方式结合起来,利用阶段性目标,更容易找到从现状到目标的路线。
缩小问题扇面和扩展问题扇面
制定计划和规划路线很困难,因为我们难以完全枚举所有可能问题扇面。所以实际规划中,需要通过简化(缩小聚集,缩小问题扇面)来探索路线,有三种“缩小问题扇面”方法:“爬山法”、寻找“中间目标”、基于过去的成功经验。而具体运用依然需要看实际条件。
“爬山法”:选择当下最直接缩短现状和目标距离的行动;问题是可能爬到次高峰而非最高峰上。
寻找“中间目标”:利用中间目标,使用反向规划,从而分而治之。
基于过去的成功经验:“方法主义“,因为过去有效,所以故技重施。
除了需要“缩小问题扇面”,还需要“扩展问题扇面”,以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三种扩展问题扇面的方法:自由实验法、剔除法(排除法、反向思维)、类推思维。
自由实验法:想象,think out of the box,避免默认假设和定式思维的束缚
剔除法:剔除不成功的策略、不成功行动的特征,除此之外都值得尝试,避免成为特定思维方式的俘虏(特定思维方式是一种无意识的剔除策略),书中举了“蜡烛难题”这个经典心理学实验,看似简单的行动也带有很多意识不到的默认假设判断。
类推思维:最重要的方法,“比较、模仿、类比”,从看似无关的事情中获得启迪。
规划过程是综合运用“缩小问题扇面”和“扩展问题扇面”的过程,有的时候需要缩小问题扇面,仔细搜索问题扇面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法;如果搜索不到可能方法,就需要扩展问题扇面;智慧在于”灵活运用“——知道何时缩小,何时扩展。
规划的尺度
像收集信息一样,在规划时,我们也面对一个尺度的问题。规划的窍门是要掌握一个适当的详细程度。
既要避免过分细致的规划,又要避免粗糙的规划。
不安全感和试图逃避复杂情况的不确定性的心理倾向,容易导致过细规划的行动。
侏儒症:去条件规划和“方法主义”——不考虑条件的行动
一个规划单元,是由条件元素、行动元素和结果元素组成。
规划中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也是计划常常失败的原因,是忽略条件元素,即行动的必需条件。
这种去条件规划或去条件行动,类似于大脑的“程序化响应机制“,也有节省认知资源的优点;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容易看不到新的可能性,意识不到适用条件就不能灵活运用经验,容易生搬硬套,即陷入“方法主义”的误区。
“方法主义”效应:不假思索地运用我们曾学到的一种行动的顺序;不是针对特殊条件,提出相应行动。书中以克劳塞维茨的战争理论为依据做了进一步解释。
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措辞分析他的规划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他是否陷入去条件规划的境地。优秀问题解决者喜欢那些考虑环境和例外的措辞,强调重点但不忽略次要问题的措辞,以及那些提出可能性的措辞。相反,低劣问题解决者食用不容许其他可能性和环境条件的“绝对”概念。
吃一堑未必长一智:“弹道行动”——不考虑结果的行动
从规划单元的条件、行动、结果出发,上一部分介绍的是“不考虑条件的行动”,这一部分则是“不考虑结果的行动”。
正常情况下,我们应该根据行动的结果来纠正不正确的行动和错误的假设,从而调整行动的路线,修正对系统的理解。尤其是面对一个不是完全理解的系统,应该抓住机会对系统进行更多的了解。但事实上,人们总在想办法避免直面行动的负面结果。
避免面对自己行动的负面结果的第一种办法是“弹道行为”,即“发射后就不管”,一切顺其自然。这种弹道行为的好处是解除了我吗所有的责任,维持我们对自身能力的幻想和信任(行动永远都是对的)。
避免面对自己行动的负面结果的第二种办法是“外部归因”,即将负面结果的原因都归结为环境和别人等,就像《错不在我》这本书所讲的那样,“当错误发生时,我们总会下意识地将错误推卸到他人身上,或找一些客观原因,完全不认为这是自己的错。这样的心理你我都有,无论你是总统还是普通人。”
另外两个办法是“转变目标”和“免除边界条件限制”。
第七章 那么我们现在怎么办
第七章分析了我们为什么会出错,深层次原因来自于大脑结构和思维方式,这就是认知科学的范围。
一是大脑认知资源稀缺,有意识思维缓慢;二是过度自信思维倾向,这是一种典型的思维偏误,对应前面章节提到的“修理服务”行动;三是大脑记忆系统的“工作记忆容量”不足,导致我们不能一次性处理很多信息,用复杂系统的术语讲,则是“存量大,流量小”;四是缺乏反向思维能力,即证伪方法论,我们不考虑不存在的问题,我们是当前的俘虏,不考虑还没有发生的副作用和长期结果,这就类似于《一课经济学》反复强调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虽然有以上四个深层次原因,但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能力依然是可以习得的,也就是系统思维能力。
思维是一种技能,也是可以习得的。——《比知识还多》。
这种系统思维的习得,主要是培养言语智能和运用智能两方面。既要懂理论,又要能灵活运用,两个方面互相促进。说得头头是道的未必真能灵活运用,将相关的方法论引用到千变万化的复制系统中;而不懂理论,则难以将实践所学融会贯通。
言语智能:了解复杂系统的知识,比如“系统“”正反馈“”负反馈“和”临界变量“的概念等。
运用智能:个人所具有的运用他们的智能和技能的能力,重要的是”灵活应用“,即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去思考,去行动。
不存在普遍适用的规则,专家和外行的区别就在于,专家能在恰当的时候应用恰当的规则。
反省自己的思维过程,反省自己的经验,能使我们成为更好的问题解决者。在复杂的情况下,需要基于复杂系统的认识,才能进行更深入的反省,而这些认识,就是本书以上章节所介绍的内容,从而帮助我们从系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2016.7一个月读完,2016.8.13写完本读书笔记,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本文链接,谢谢
https://www.douban.com/people/oyster1984/
https://www.yukunwu.wordpress.com
wu.laplac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