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对于精力不足的理解以为是太过全情投入导致的后果,后来看书时说道全情投入是确保最优表现的最佳精力状态。
原则1:全情投入包括四个精力源:体能,情感,思维,意志。
体能很好理解是身体的基础状态。
情感指的是情绪状态,比如稳定而平静,冷静而客观。
思维指的是思考的方式及角度。
意志就是做事情的信念和决心、耐力。
原则2:因为使用过度和使用不足都会削弱精力,必须不时更新精力以平衡消耗
这个原则对应的是上次读书笔记中说到的恢复力和精力三角形,如何在一天中保持能量守恒有输出有输入。
比方说你在早晨来临时有一桶满满的水,当你做事的时候每次都要拿一部分出来用,到了中午时就剩下一半了甚至更少。
这时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把里面的水继续拿出来用,还要开始给木桶加水,使它慢慢恢复到早晨饱满的状态。
为什么很多人从早到晚都能高效做事,甚至在加班后仍然状态良好?
那是因为他们不会等到水桶里没有水了在开始往里倒,就像手机不会等到完全没电在充电,在剩余80%的时候可以蓄电,在剩余50%的时候同样可以。
若是等到完全没电再开始蓄电,需要的时间会更长,相对来说让它保持一直有电是最佳选择。
原则3:为了提高能力,我们必须突破自己的惯常极限,模仿运动员进行系统训练。
运动员的训练是不断打破原有的能力极限,比如跑步的速度,而对于上班族而言可以是提高做事的效率,比如以前一件事情需要半小时才能做完,现在缩短成25分钟做完,逐步缩减为更多的事情腾出时间。
有的人一小时能写四千字,有的人一小时只能写两千字甚至更少,这一部分原因是能力的差距,更重要的是经过刻意练习后造句、构思等能力的提升。
作家张萌每天四点起床,还有村上春竖每天早起跑步后开始写作,他们之所以能早起,刚开始时都经历过痛苦地过程,是逐步从六点提前到五点,最后提前到四点然后养成习惯。
如果一个人刚开始就想从六点半起床变成四点起床,他也许能坚持短暂的几天,但很难坚持长久,因为跨度太大了,身体无法一时间适应你的突袭,身体拥有适应能力但不是橡皮泥,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每次突破一点才能到达最后的目标,但成长的路上没有尽头。
原则4:积极地精力仪式习惯,及细致具体的精力管理方法,是全情投入、保持高效表现的诀窍。
仪式习惯指的是定义明确、具有高度计划性的行为。 比方说,我们养成复盘的习惯,目的是反思一天当中哪一部分做的不够好,从做事的角度和情绪、处理方式去分析怎么做是最优方案,而高度计划性指的是你打算在什么时候做这件事,如果没有规定的时间和仪式感,你很有可能要思考才想起要做复盘。
如果总是要思考后才能行动,坚持下去的耗能会很大,也很难坚持住,如果不需要刻意的思考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们需要做选择的时间就在减少,间接来说是降低心神消耗的。
还有上次读书笔记曾经提到的恢复力选择,如果你知道在能量不足时做什么能最快恢复,那你可以将做这件事养成一个积极地习惯,在多个习惯重叠坚持下去的时候就是在管理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