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将文章读完,晓彤笑着说:“我的家乡可是很古老的哦!玩的地方很多很多的。有黄公山、有三公山、有连城山、还有龙城山、柳峰山、八茅山、浮山、岱鳌山等等许多的名山,还有菜籽湖、白荡湖等许多湖泊可玩哦。”
晓彤说完了,也将在手机百度上找到的一篇欧阳松风写枞阳连城山的文章给大家看。
天然笑着说:“晓彤姐姐!你也读一下给大家听听呗!”
晓彤望着手机,轻轻地读了起来:欧阳松风的,《龙王岭,枞阳的世外桃园》。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枞阳城之西,官桥有岱冲,湖水山形,湖光山色,田园村庄,婉转而美。岱冲湖山水相依,青峰黛色,绿水碧波,浅水一叶若微山,飘然湖中,一堤连向水岸,宛若纤纤秋叶飞落。水岸环湖微澜,岸边紫云英灿若云霞,山影、水波、花香、蝶舞、鱼游、蜂鸣,风景绝佳之境也。
最美人间四月天,携三五好友,间或一二红颜,徜徉于湖光山色、游乐于花香风景之中。看远山如黛、近水涟漪、绿草茵茵、红花灿灿、古柳垂枝、菜花黄绿,湖波之中,鱼游浅底;水岸之上,鸟飞白云。其情其景,诗情画意,不胜美丽。
微风轻拂,碧水蓝天,岱冲湖岸,连城诸山摇曳,峰峦层层,松竹掩映,偶尔岩石其间,灰瓦泥墙,屋角沧桑。忽然那映在岱冲湖水中的群山,轻轻叙说着,连城山,古时候叫龙山,在龙山之西,有一座古寺庙,曾经叫龙门禅寺,南唐骑省徐铉贬谪舒州,在枞阳连城踏马不前,后居龙门禅寺,写下了《龙门禅寺碑记》。
有一种想登连城山的感觉。“枞阳县官埠桥镇西南山势突兀,延绵十余里,崇岭重重,高峰耸立,峰上巨石叠如城池,数峰相连,连山如城,因名连城山。连城山最高处莲花峰高三百一十九米,又称龙王尖,峰顶金牛宕,雨后瀑布,朝阳射之,若霞绮然。”
择日从连城湖上龙王尖,G347路横湖山之间,小路近山脚,山路林荫,松竹枫柏间或左右,春笋偶发脚下,野花时开身旁。浅沟、陡坡、平冈、巨石、峭岩;峰回、路曲、轻风、骄阳。绿草青青,杂树丛丛,山岭上下,小径延伸,大约翻过两三座山岭,路旁有松树四五棵,形状若迎客,枝杆交错,松枝劲节。
树下稍憩,回眸群山远水,连城湖烟波浩渺,枞阳城若在画中。长江白链,长河柔波,绕着一叶绿洲,山水楼宇,街景花树,车来人往,宛若水墨烟云。我不禁发自内心的感叹!“我的家乡好美啊!”欧阳修说:“环滁皆山也,”我的枞阳城,“环城皆山水也!”
沿着山岭崖边,古道苍苔,偶尔石阶踏痕,终上峰间岭上,山峰左右有巨石天然成崖,石间洞穿其中。峰左巨石绕径,山路穿林而下,林间豁然开朗,崖前山谷,群峰环抱,谷中山冈平坡,丛丛蔟蔟茶树,三三两两妇女釆摘着茶叶的嫩芽。
原路回转,峰岭之右,垒石成墙,高冈之上,两片巨石插天,天穹之下,一石横担,我想这应该就是连城山顶,龙王之尖了吧?那古老的传说犹在记忆浮现,很远很远的古时侯,夏桀国灭,商汤放桀于南巢,隔着悠悠长江,夏桀遥望江南故土,思念妹喜,遂登连城山上,想于龙王尖上眺望远方。
其时恰逢龙王尖上横担巨石有两位仙人下棋,夏桀穿过巨石龙门,从上码槽上得石门上的横担巨石,两位神仙不为所动,一心下棋,下了三天三夜。夏桀站在石旁观棋,棋上变化,尘世风云,其间夏桀怕神仙饿了,又怕神仙渴了,便取出金杯玉盏,锅碗餐具,烧好饭菜,斟满琼浆。两位神仙相视点头,端起琼浆一饮而尽,大笑三声飘然而去。
夏桀仿佛领悟了什么,对着江南拜了三拜,将那锅碗瓢盆和金杯玉盏留在了巨石上,又将随身的金银玉器封在了山间的一尊石瓮缸里,盖好石瓮缸盖,他将和妹喜分别时留下的那把铁剪插入了一块岩石之中。还记得临时分别的时候,商汤军队围来,妹喜夺一把裁缝的剪刀准备殉情,夏桀匆忙夺过剪刀,不及放下,便被大臣和手下拉走,过了长江,流落巢水。“
夏桀流南巢,三年而亡。”横亘巢水的山峰便被世代的人们称为了龙山,那龙山之巅便叫做龙王岭。假若你想去龙王岭,一定要去龙王尖上看一看那龙门,还有那龙门巨石上的仙人棋枰和锅碗瓢盆,金杯玉盏,再去寻找那石瓮缸,揭开缸盖,也许还会找到金银玉器哟!不过那一把裁缝剪被龙王尖上的石匠无意间钻开巨石拿走了。
龙王尖上,绕过石垒高墙,在峰顶之北,山路绕石而下,层层垒石之间,两边巨石如关,未进关口,眼中四野环峰低处,栋栋古屋檐角屋瓦忽然之间涌现。进入关口,视角豁然开朗,土屋、石屋、泥墙、灰瓦、石砌高台、竹树掩映、木门、木窗、古色古香;墙角屋檐、毗邻相连,坡上坡下,茶叶其间。
绕过一间又一间古屋,穿过一丛又一丛花树,一座不大不小的古山村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在竹园边的一栋土屋的木门楣上,钉着的标牌写着:“岱冲村5号”,放眼山下,穿过竹园松林,山脚下仿佛是那美丽的岱冲湖正在阳光下嫣然而笑呢。村里相遇三两个村民,问过皆是张姓人家,有一户方姓曾在村中学校教书,喜欢这里的美丽,便留在了这里。
时间流溯,在公元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日本侵略中国,枞阳连城岱岭的张姓人家,族中许多户举家躲进龙王岭,在山北岭下夯土筑屋,开垦种地,渐渐形成了一座村庄。村庄最多的时候有近百户人家,他们在山上种植茶叶,芝麻,玉米和粮食。靠近山岭一栋土房的屋前,山岩层叠里一泓细泉便是他们生活和饮用的泉水。
在山上的一户人家,我们遇到了回来采茶的姐妹两,姐姐叫张青,我们好奇地问着山上的饮用水怎么取得时,姐姐张青开心地带我们来到那处泉水边,她端着一盆青菜,蹲在泉水流出后坡下人工开出的浅石槽边洗着青菜。张青指着泉水之源说:“我们的饮用水就在这里,渴了就可以喝这里的泉水。”洗完青菜,张青用塑料瓢将石槽里带菜叶的水舀出,不一会儿,那石槽里便又积满了清澈的泉水。
原来,这一座山村的名字叫龙山村,山上曾经有一座小学校叫龙山小学。随着岁月的变迁,曾经的近百户人家的山村只剩下了几十户人家了,而这几十户人家也基本上在城里买了房子。每一年的清明前后,他们会回来这里,釆摘着他们的先人留下的房前屋后和茶园的茶叶,那是他们的精神寄托,枞阳人引以为荣的龙王尖茶。
在龙王岭的东边,一座不大的山岭上,有一间石屋,石屋不大,以连城山上的麻石彻成,这里就是龙王尖上的龙王庙。传说张姓的家人在龙王岭建起家园以后,有一个叫张大本的老人在山上开垦着荒地,撒了芝麻,他看见山顶芝麻地的中间有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便想将石头移走。
张大本用尽力气将芝麻地中间的石头移了出来,收割芝麻的时候,那块石头不知怎么地又回到了芝麻地的中间。第二年种芝麻的时候,张大本又将石头移出了芝麻地。第三年种芝麻的时候,那块石头又回到了芝麻地的中间。
这次张大本没有移动那芝麻地中间的石头,他对着石头拜了三拜,祈求道:“石头啊石头!你既然如此灵验,若我今年在这不足三分地的地方种的芝麻,你能让我收割的时候能打出三合芝麻,我便在此地给你盖一座庙。”
芝麻收割的时候,平常从来打不了多少芝麻的山岭芝麻地,不多不少,整整打了三大笆箩,刚好三合!张大本知道这芝麻地中间的石头真的有灵,便在这芝麻地中间建了一座庙,将那块石头供奉起来。因连城山过去叫龙山,是龙王之山,便将这庙叫做龙王庙。
龙王岭归来,手中的茶杯里还有在山上,用山泉水沏的茶叶,喝一口清芬的茶,唇齿留香,那美丽的龙王岭,那枞阳的世外桃源,仿佛一切,都在那天的岱冲湖的风景里,冥冥之中,湖光山色里荡漾着桃花源的轻风微香,指引着去桃花源的方向。
晓彤读完,大家又是一阵唏嘘,感叹着枞阳的历史文化的深厚。郑扬说道:“我们在枞阳老街玩完了就先去连城山上玩吧!我这手机导航上连城山离县城不远的。”
“耶!好的!OK!”大家高兴地点着头。
荷叶田田离枞阳老街不远,从G347路转向银塘东路,经过枞阳中学、经过旗山公园、经过莲花湖公园,汽车在财富广场前不远转向凤凰山路,从凤凰街过去,郑扬将汽车停在了凤凰山路的路边,顺着手机的导航,大家步行着玩了枞阳小学,玩了惜阴亭、洗墨池。
从百步梯下来,大家便没有继续坐车了,沿着凤凰山路玩了庙巷里,看了庙巷里的古井和倪家大屋,从通天里出来,在老政府的右边巷口进去,玩了射蛟台古跡。
从射蛟台古遗址沿着山坡从达观山南直接下到枞阳老上码头的后街,看了水府庙,又从水府庙前的小巷向前通过臭塘口看了老街的臭塘。
在老街的上码头,玩了后街、中街、河街,然后沿着蛟台里古巷,经过明朝的杨子升古井,从后街经过舒家祠堂回到了凤凰山路。
大家等在老街的十字路口,郑扬一个人去将车子开了过来,几过人坐在车上,晓彤指点着车子沿着大街经过北山楼、北山、龟山、白鹤峰、枞阳大闸。从枞阳长河对岸的大堤上,沿着枞阳长河经梅林闸,经飞鹅头,沿着枞阳向花山的长河大桥转了一圈。
连城山的第一站是小缸窑的天峰寺。枞阳连城的天峰寺应该在唐末的时候建寺的,那时候寺庙的名字叫龙门禅寺。
天峰寺座落的山便是古七县之水汇流的水口,俗称龙门,青狮白象在峡谷两边相峙,汹涌澎湃的菜籽湖水汇向此处,一座硕大的石牌坊立在水岸,石牌坊的楣额上横写着几个大字“四水汇同”。
传说在南唐的时候,枞阳还是属南唐的江南国,南唐徐铉贬谪枞阳连城,便是在龙门禅寺里住了三年,写了著名的《龙门寺碑记》。
车到天峰寺,晓彤对着天然说道:“刚才我在百度上看见有一篇欧阳松风写天峰寺的文章,你找找看!”
“好呢!”天然点了点头,在手机百度上寻找了起来。
不一会儿,天然喊了一声:“找到了!欧阳松风写天峰寺的文章,《天峰寺,鲤鱼跃龙门》。”
大家沿着山路慢慢地走着,天然拿着手机慢慢地读着:
“古寺神工石凿梯,天峰深处白云低。烟波浩瀚天涯水,车马铃箫一局棋。万类欣荣舒画轴,三阳开泰入诗题。佛即是心心是佛,松风山月证菩提。”
——许志熹《天峰寺》
新公路从枞阳县城一路可以至小缸窑转向义小路。枞阳的义津经雨坛到小缸窑。路口右转通宜城,左转到枞阳。那住昔的晴天灰尘蔽日,雨时脚淌黄泥的景象已是昨日云烟。环路两旁,连城湖,岱冲湖,连城山,杨家山,兔儿山,鲤鱼岭,山清水秀,春光明媚。天峰寺座落在杨家山上,古时候叫麻山。杨家山的天峰寺千年梵音,木鱼声声悠远,岱冲湖如世外仙源,春来杨柳绿,三月菜花黄,四月紫云英花海,那如云霞的岱冲湖岸引来多少慕名的向往和诗词文章。
浅夏的傍晚,当夕阳的余辉拂过我住房的阳台,远山进入红云的初梦。炊烟起时,眺望城西的山岭,宜城的花山,与花山相依的黄连山,隔连城湖相望的连城山尽在暮色里沉醉着。站在阳台上我静静地眺望,待夕阳西下,转身书案,捧一本书静静地读着。书的名字是《话说天峰寺》,枞阳县县志办的陈松郭编著。
“道光七年《桐城县志》山川篇记述,‘柴林之左过峡西,行起花山,县南百里一名黄连山,怪石苍崖,奇峰峭壁,林箐深蔚。与连城山相对,舒桐怀潜四邑之水俱会于山麓,以趋枞阳而入江焉。(菜子湖下有峡山,山之南为连城山)连城山连山如城,层岭数重,危峰耸叠,最高者曰莲花峰,峰顶有金牛宕,雨后瀑布朝阳射之若霞,绮然。’”《舆地纪胜》官吏下:“南唐徐骑省,注云,桐城南百里地名连城,四面不壁,居湖中,古木参天。有徐常待庙,居人谓即骑省也。骑省字鼎臣,名铉,在南唐以直贬在舒三年,其作龙门寺记。有叙云:‘予倾岁谪居此地,思过三载。今山下有徐及二张公合祠,西南为连城湖,湖西道旁有大石,上镌字曰四水汇同此山关。’”
枞川长河静静地流淌,也许,在那汉武的皇船旌旗华盖,龙舟飞舸的浪涛拍打河岸的时候。也许那汉皇武帝离船登岸,沿着柳荫的小路走进古老原著民的街巷,再沿着那纯朴民风的街巷走进后街,沿着那达观山脚的塘埂转上达观山时,那长河里的蛟便兴风作浪了。那蛟应该是给汉皇武帝的一个下马威吧?管你大汉的天下,老子便是一条不听话的蛟,老子便要岸上的人民来一次惊慌和家园被毁。而汉皇武帝也是狂妄的骄横,老子是天之子,怕你小小的蛟虫。所以便左踏青龙,右踩白虎,弯弓搭箭,给了枞阳一个千古的美名。
我不经意地从书中走回现实,又从现实融进书里。我知道那蛟不是龙,它还没有升阶成龙的机会便在狂妄里便碰上了一个更狂妄的刘彻。蛟死了。我却觉得达观山之南,枞江之北的故乡不应是元封五年置县的名字。她的名字应该更远古,更富有传说。岁月的幽远,古宗子国,古苗的原著民是怎样的在这片热土上繁延生息。相信他们和她门不会是哑吧吧?不会连结绳记事都不会的吧?“山之南为阳,水之北为阳。”山之南为阳是因为太阳的光环照在了山之南。水之北为阳是因为有太阳的光茫照在了水之北。枞阳就在达观山之南,枞水之北。她理应称为枞水之阳的枞阳。只不过汉武皇帝经过枞阳时踏上了枞阳的热土,又留下了射蛟台的传说。还有那千年传说的《枞阳之歌》,那时枞阳便是置县之始。我想说,会否延用了过去的地名呢?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连城山连山如城的岁月里,在天峰寺后有一座小山叫鲤鱼岭,也叫鲤鱼山。远远望去似一条活蹦乱跳的鲤鱼。因鲤鱼跳跃山涧,那落下的鱼鳞便成了鱼鳞石,那鱼卯变化成了鱼卯石。在远古,那年的天峰寺静静地座落在麻山上。东南是连城湖,门前远眺是花山正和麻山对峙。麻山的西边是菜子湖。水环山绕,山水相依。汛期时桐怀舒潜众县之水都直涌麻山,聚汇枞阳河水而出,浩浩荡荡,绕小城东流经过白鹤峰入江。其时,虾蟹万千也顺流而归江海,年复一年江海不堪拥挤和生存。海龙王上奏朝庭请求玉帝帮忙解决鱼满为患。玉帝看了“凡间山里万千河山”后下旨一道,玉帝在麻山和花山之间设一道门坎,其高三千六佰丈,名曰龙门口。从那以后便有了鲤鱼跃龙门的故事了。那蛟是一定不能跃过龙门的。
小时候下雨过后,叮咚的山泉一路欢歌流下小溪。在农村你会看见许许多多的鱼儿向着流水的地方往高处跳跃,村里的老人说这叫鱼上水,也是跃龙门的一种现象吧!龙门禅寺便坐落在龙门口的麻山上。登山的石阶青苔苍苍,山径的森林在疏密的叶间阳光温柔地泻洒着,风吹过时舞影婆娑。“天峰寺在枞阳之西连城湖小缸窑村的杨家山,古称麻山。自唐建寺以来古称龙门禅院,后因兵毁,有宋代游僧清远禅师重建。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南唐散骑常待徐铉因直言被贬枞阳连城,就住在麻山的龙门禅寺里。徐铉(916--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待,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山寺庄严,坐东朝西南,门前两旁双狮雄踞,宜城迎江寺方丈皖峰大师亲题天峰寺,中进大雄宝殿赵朴初的墨迹如新。站在寺门前远望龙山如黛,花山碧翠,黄连山树木崖壁峻秀。连城湖波,渔舟点点,波光鳞鳞。绕过寺后,一片翠竹幽径婉转通向山上。寺右之上不远高崖巨石挺拔,天柱石如上天峰,大印石庄严威武,令牌石肃穆敬仰,青蛙石如真似幻。各种巍峨峻峭,巧夺天工。“陋石铭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天峰寺所在的山并不高,但山上的这一块巨石如笋直指天心,仿佛是佛祖如来的一柄长剑,庄严地插在红尘的仙山,在杀伐里沉静着深奥的禅意。我想,天峰寺的寺名是否是这天峰之石的寓意呢?不管是天峰菴还是天峰寺,远望巨石插云霄,禅心静入天峰。
那一年,徐铉贬谪连城,故友舒州知州陈洪寿与徐铉二人踏马而来,正是冬寒飞雪时候,在连城山边的一块巨石坡前,徐铉的马儿突然四蹄踏石长嘶,抓起僵绳时马儿前蹄高扬踞足不前。两人坐在马上,望着前方连城湖水滔滔,汪洋一片。远山松涛阵阵,狼声低吼。天上雪花飘落,寒风侵冷人心。徐铉叹道:“陈兄,此马踏石不前,应是让我在此下马了。”陈知州望着汪洋似的湖水和天上的雪花,听着山中的松涛狼嚎,笑道:“真是雪拥连城马不前啊。”想当年,韩湘子成仙,韩愈谏迎佛骨谪贬,也正是雪拥蓝关的时候。二人如是下马来到麻山龙门禅寺,方丈迎二人入寺,知是陈知州和徐尚书,便高兴地捧茶备斋。席间陈知州便将徐铉按顿与禅师为伴住在龙门禅寺。徐铉送陈洪寿知州出山门下山到马踏石不前的石坡边,挥手送别,高声吟道:“一腔直言九重天,朝奏夕贬陌路间。欲为南国兴邦事,宁洒热血玉阶前。云横白鹤家何在?雪拥连城马不前。陈兄远送殷殷意,惜别依依云水边。”
知州走后,徐铉在龙门禅寺留住,编写他的文集,探研和搜集当地的风土人情,访遍连城诸山,和当地的乡间百姓相互交往,深得连城百姓敬爱。当时枞阳古镇上的一个姓张的秀才慕徐铉之名,便携美酒和厚礼登龙门禅寺访徐铉,求写龙门禅寺碑记。徐铉慨然应允,泼墨挥毫而就,一篇《龙门寺记》字字珠玑,句句凝霞。张秀才万般高兴,携书回城,古枞阳的乡绅富贾纷纷绢银将《龙门寺记》刻碑送往龙门禅寺恭立以供游人欣赏。后因岁月风雨和游人拓碑者众,碑刻的字迹被磨掉了,仅剩一方磨光的无字《龙门寺记》碑,徐铉的《龙门寺记》手稿也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当思绪回到现实,合上《话说天峰寺》,天峰寺的印象还是模糊的。虽重建天峰寺碑叙有望潜天柱峰而得名天峰寺,那只是近年的碑刻。想历史上的龙门禅寺,那唐时的寺院又叫什么名字呢?宋初清远禅师重建寺时应该延用的古名,叫龙门禅寺。因为徐铉谪贬连城时山寺正在,而《龙门寺记》应该是事实。历史的炊烟袅袅,也挡不住太阳的东升西落。从宋初的龙门禅寺到明崇祯七年(1643)的天峰菴。岁月沧海桑田,到顺治十一年(1654)智湘大师重兴山寺,再到乾隆年间张廷玉次子,进士张若澄题写‘天峰寺’,又是百年烟雨。而从天峰寺望潜天柱山,我想应是两千多年枞阳置县以来,那汉武拜岳,望潜之天柱山,至浔阳浮江,至枞阳射蛟的影响罢了。多少次经过天峰寺,多少次登上天峰寺,留连于寺后的天柱石,望那一柱擎天的雄伟。心中默诵枞阳镇夏翼丞和清光绪年间举人柏松如为天峰寺写的对联:“天在上头,心地空灵神自在;峰来对面,仙云缥缈佛如来。”“天际白云,有卷有舒迎古佛;峰前碧水,无波无痕渡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