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4日⑥
2016年那次秦晋游,从陕西碛口古镇到靖边波浪谷,两地与榆林呈三角形,很想去榆林,无奈时间不够只得放弃。这次到榆林,弥补了遗憾。
下午4点登记住宿后,在街上一家羊肉面馆吃了羊肉面皮和合菜;忽然看见餐馆外的大街上,天空已短暂放晴,看来雨雪天真要结束了。
吃得都快撑住了也没能吃完,惦着肚子前往榆林古城老街。
榆阳中路上有许多放学的学生,穿着紫红色的长长的校服,像长衫似的(可能几年后就合适了)。
经过榆林古城墙南门口不远处的镇远门,就到了正对着的北大街——榆林老街。
笔直的街道古典味十足,钟楼、鼓楼在长街的两头,中间有很多门楼牌楼。
榆林从明代建城以后,由于军事、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多次维修扩建。特别是“三拓榆阳”扩建之后,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榆阳镇形成了“六楼骑街”的南北大街。
榆林老街位于榆林市东面,东依驼山,南凭榆阳河,西临榆溪,北踞红山,全长约1.65公里,是一条集杂货、商品、餐饮、服务、文化、旅游、古建筑为一体的历史老街。
榆林老街的建筑风格同老北京城颇为相似。整条街道大都是明清建筑,南起南门口,北至鼓楼,依次排列着:鼓楼、凯歌楼、钟楼、星明楼、万佛楼、文昌阁等6座明清建筑风格的楼阁。
榆林在历史上号称“小北京”,一条纵贯南北的宏伟轴线被概括为“北台南塔,六楼骑街”,长达6.8公里。古城虽远处塞北,却颇具京城气象。
作家冯骥才曾经说过:“一个城市由于有了几条老街,便会有一种自我的历史之厚重、经验之独有以及一种丰富和深切的乡恋……如果哪个城市还有条老街,那就是一件传家宝!”榆林老街正是如此。
让我们漫步在古城,感受一番老街的“乡恋”吧——
凌霄塔
凌霄塔亦名文笔塔,为榆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榆林城南榆阳桥东侧山峰上,始建于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后可能遭毁,有记载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建造,详细年代待考证。原为榆阳寺中之塔,寺在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被毁,惟塔独存。
(因为在鼓楼处拍摄到了榆林古迹文图介绍,特用在此处)
万佛楼
万佛楼创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楼共有三层,底层为巨砖砌筑的四孔拱洞式结构,呈长方形。楼基长近30米,宽18米,高9米。楼基上建二层木质结构楼阁,分南、北两院:南为孔雀明王殿,北为观音殿,两院东西各有三楹配殿。二层主楼均为斗拱飞檐,四角克举,明廊回护。二楼中原供千余尊佛像,号称万佛。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在此举行庙会,笙鼓盈耳,仕女如云,为榆林仕女四大集会之一。民间习惯于此日吃西葫芦炸豆腐,相沿成俗,成为当地名菜。
星明楼
星明楼,又称新明楼、新名楼,建于明正德年间(约1517年前后)。该楼为纯木结构,总高20米许。楼共分三层,底层为四石基台座与街道相通。每个石基墩上竖巨柱7根,共28根柱子支撑全部楼体。《榆林县志》称:“榆林之楼,著名者五,唯新名楼独秀”。三楼供奉铸于明万历三十四年的真武祖师铜象一尊,外悬“无上高真”匾额,出自叶兰之手。此楼十字歇山冠顶,各层楼阁由柱、木梁衔接,木枋铺设,逐层收缩。四周均为外廊环绕,木栏围护,棂门花窗,楼内设备精雕细刻,堪称上品。
钟楼
钟楼原有牌楼一座,后被焚毁。1921年陕北23县党政军头目及绅士集资,在其旧址上仿西洋款式,建一砖到顶三层楼阁,次年落成。初名长春楼,意欲为军阀井岳秀建立生祠,后慑于社会舆论而止,改名钟楼。楼基砖砌拱洞四通,由底及顶高24米,长20米,宽15米。东侧有大门,门顶筑过桥,可拾阶登楼。四角挺出,水磨砖砌圆柱控制,上下周围拱形门窗排列为南、北楼,通道外各有阳台,东西均有雨棚。楼顶中心建木质重檐八角亭,内悬大钟,民国时为城区报时而设。二楼各门洞额上石刻横匾:“北临雁塞”、“南控乌延”、“芹水流芳”、“驼峰拥翠”。三楼门额刻“蜚英腾茂”、“万流仰镜”,均出自著名书法家李棠等之手。
2021年,榆林市大夏嘉平陵研究会在野外意外发现 5 座疑似陶唐时期的石城遗址,榆林市考古专家通过对两座古城发掘后推断,梅家畔村石城遗址距今4100年至4800年左右。钟楼旁的仿古建筑大概是研究会的会址。
“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门坊。
榆林老街上有很多建于明清时代的衙署、庙宇、府邸、店铺、以及京式四合院等。榆林城内的四合院大多建于明清两代,时间久远、古韵悠长。据史书记载,从明清时榆林城区尚有四合院千余座,由于各种原因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城内仅存四合院七百余座,其中具备基本规模的不足百余座,而保存比较完整的则不足十座。
老街的中段有一处不太起眼的小巷,要不是有老两口仰头细细观望,我差点错过了。
小巷叫吕二师巷,明代万历初期成巷。巷内曾住吕氏兄弟二人,知识渊博,孝敬父母,友善邻里,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人称吕二师,巷以人名。
牌匾上的题字,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据史料记载,明中季以前,现在的吕二师巷称为梨儿市巷。明万历年间,榆阳吕氏先祖吕学诗携家眷来榆林做官,居住此巷。清雍正二年(1722)年,榆林吕氏三世祖吕杰公参加北京武科举会试,荣中武榜眼,也就是第二名。后官任御前二等侍卫、参将、宣化镇总兵。乾隆中期年老致仕回到了老家榆林,在吕二师下巷大修府邸,共有院四、房百余间,占地十多亩,在当时,吕二师下巷全为吕氏家族占有,后在光绪年间,吕氏族人将原吕氏客院吕二师下巷五号院卖予张姓,也就是新闻界的报界宗师张季鸾的父亲张楚林。当时,张家两兄弟,张楚林和张翘林联袂同中进士及第,誉满全陕西。由于他们同中进士,所以人们就将梨儿市巷改为吕二师巷,意则吕家之巷又出了张家两个进士。
从1938年起,《大公报》特派记者杨令德借住巷里张宅8年,他曾两度出任《陕北日报》总编,因事曾两次给远在延安的主席写信,主席两次亲笔书就回信,通过邮路寄达杨令德。主席在信封上的邮寄地址为榆林吕二师下巷,后人们便将其作为主席题字,制成匾,也就是今巷口门楼上的,现在上面所写就是主席当年在信封上所写。
凯歌楼
位于榆林老街中部,俗称中楼或大楼,是榆林境内独存的一座三层古建筑。
凯歌楼位于榆林榆阳古城城中心,为三拓榆阳城中城的南门,原名怀德门。建于明宏治五年。正德十三年(1518年)明武宗幸游榆林,曾驻跸此楼,改名为太乙神宫。正德十六年(1521年),巡抚姚镆改为凯歌楼。此楼为榆林诸楼之冠。楼台高八公尺,台下有由南到北的劵洞。楼上建有二层木质大楼,四角各有钟鼓楼各一。
明隆庆元年(1567年)参将高天吉驻守神木,抵御外敌侵略,凯旋归来。相传旧时边塞战争结束时,往往在此举行祝捷、献俘、庆功等活动,故有“凯歌”之名传世。
鼓楼
建于明成化九年,台基为陕北窑洞特色,楼高三层,二层悬挂一面大鼓,遇准点辰候,击鼓传时。匾额为‘’北临雁塞‘’。
街道既是游览处,也很生活化,除了少数游人,更多的还是当地市民和穿梭的学生。
榆林老街上遍布着不少老店铺:当铺、粮店、澡堂、饭馆、理发店、古旧书店等。
领队喜欢淘书,且带走了不少好书。
很多人骑着电瓶车在鼓楼前驻立,本人还傻傻地以为是"摩的"揽生意,却原来是接孩子放学的家长。
回转与古街并行的,是一条很宽阔很繁华的大街,现代而气派。难怪这样呢,因为榆林是个地级市。
世纪广场。
长城南路新乐门。
今天差不多又步行了近24ooo步,疲惫不堪,入住后竟失手打碎了一只烟缸(看未要陪钱了)。
早息。
(文字资料来自景点介绍及百度百科)
(下篇:《2023·春末,秦川晋水·文学之旅(20)文笔塔下拜白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