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艳艳,子规啼哭哭,山花浪漫红,鲜血千千万万,若要盼得归,岭上映山红。中国的杜鹃,就如啼血的子规、英勇的红军,那般悲壮。杜鹃花,已然融入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它成为了历史的点缀品,在漫山遍野中开出了胜利的火花!
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这个优美而离奇的故事,源于古时蜀国国王杜宇,很爱他的百姓,禅位后隐居修道,死了以后化为子规鸟(又名子鹃),人们便把它称为杜鹃鸟。每当春季,杜鹃鸟就飞来唤醒老百姓“块块布谷!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鲜血洒在地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
杜鹃花,又名山石榴、映山红,花冠独特、鲜红,不仅被广大中国人民所喜爱,也被世界各国所惦记并通过最优杂交,达成了大自然未完成的作品。神奇的杜鹃就这样先后经过英国、荷兰、比利时、新西兰等地不断的扩大着其家族,并培育出了美丽出众的杜鹃。难以想象,这过程的艰难以及欧洲人民对其的痴狂和宠爱,最后,逐渐将这种疯狂的培育延伸到美国、日本,造成了园艺师们的争相研究,原来的亲本已经模糊不清了。它们杂交结果的完全不可预料性,使杂交工作者们的工作像是一种摇轮盘的赌博,它们奇奇怪怪的样子却分外美丽,有硕大的花朵,时常有杂色或多色。
杜鹃花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书中将“羊踯躅”列为有毒植物,杜鹃花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到唐代,出现了观赏的杜鹃花,此时杜鹃花就已移栽入庭园栽培;宋代时期有了不错的发展;明代,对杜鹃花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如志凉《水昌二芳记》,1563年《大理府志》、1587年李时珍《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等刻本中都有不同程度关于杜鹃花的品种、习性、分布、应用、育种、盆栽等记载;清代时期,已经有了杜鹃花的盆景造型,正因为杜鹃花在园林上的价值,早在19世纪末,西方多国就多次派人前往中国云南,采走了大量的杜鹃花标本和种苗。其中英国的傅利斯曾先后七八次,发现采走了309种杜鹃新种,引入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夸耀于世的几百种杜鹃多来自云南。而陈列在大英博物馆的大树杜鹃则是云南的骄傲,中国国宝。
中国的杜鹃,不仅仅只是纯粹的“花瓶”,西方采走的古老亲本在他们眼里也许只是一片瑰丽的植物,但在我们眼中,是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腊月盼春风的凛凛红军,是大义凛然不畏生死的铁甲勇士,满山遍野的杜鹃花,是由千千万万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历史使然,为这单薄的杜鹃赋予了无与伦比的美丽,带给了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
最可爱的科普君,君君为你播报,喜欢就给我一个小心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