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肯定都有过这种感受:每当自己想要变得更好,但是发现总是达不到自身期望,无力改变现状的时候,就会陷入一种强烈的自责和焦虑情绪中。比如“我想减肥、我总是熬夜,我又没有学英语”等等,三五年过去,同一个自己,还是同一个愿望。
在我们“想做”和实际“做到”之间,好像总是存在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而造成这条鸿沟的原因,在很多人看来,都是由于自己缺乏动力或者意志力薄弱。
《福格行为模型》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可以被拆解成动机、能力和提示这三个要素,也就是 “我想做”,“我能做”和“现在就去做”。福格认为,如果某个行为,我们始终做不到,那一定是这三个要素没有同时发生作用。
首先是动机,也就是“人们想做某件事的欲望”。福格认为,动机很重要,任何尝试改变别人的人,都只能帮助他们做他们自己想做的事。
强烈的动机,很适合你去做那种一次就能完成的事,比如踩着点冲到机场赶飞机,或者是在危急时刻救人。但是遗憾的是,对于那些有助于我们变得更好的长期行为,比如健身、戒烟或者坚持阅读,动机能发挥的作用就十分有限,而且它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完全不可靠。说白了,一遇到事,动机就容易掉链子。
好,如果动机不行,那我们依靠能力呢?能力当然是做出任何行为所必需的。但是关于能力要素,福格提醒我们,有一个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就在于,人们一般喜欢高估自己的能力。总觉得这件事,如果我来做,“要么能做到最好,要么干脆不做”。实际上,这种观念是非常不利于我们真正做出改变的。
福格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和经验发现,实际上,有5个因素组成了一条能力链条,而你能不能做到某件事,取决于其中最薄弱的那个环节,难就难在这。它们分别是时间、资金、体力、脑力和日程。我们可以用这条能力链条来拆解一下7分钟的健身操。
首先,时间,每个人肯定都有7分钟的时间,这至少比每天用30分钟来健身容易得多;其次是资金,基本上可以说约等于0,因为这个行为在家里就可以完成,不需要你去健身房,也不需要花钱;再之后是脑力,健身操动作也不复杂,练来练去可能就是那几个动作;然后再是日程,跳一个7分钟的健身操应该也不需要你调整一天的日程安排。
那最后就只剩体力了,薄弱点可能就在这。对很多人来说,7分钟的运动量不算什么,但是有很多App都会在训练过程中让你快速加大运动量,运动难度一下子上升,7分钟结束可能会让你觉得上气不接下气,而且对于这种高强度运动来说,每一分钟的时间都会给人感觉特别漫长,也没有愉悦感。所以单单这一个体力因素,可能就会阻碍你养成每天跳7分钟健身操的习惯。
好,我们刚刚说完了动机和能力,显然这些都不够,那还差最后一个要素,提示。提示有什么用呢?提示就是在对我们说:现在就去。
提示是行为发生的决定性因素。你既有动机也有能力,但是如果缺少提示,你可能就会忘了这件事,行为自然也就不会发生。
福格强调,提示和前两个要素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动机和能力是持续存在的,虽然有强有弱,但是最起码可能一直都有,但是提示不一样,它是非此即彼的。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提示出现,你要么注意到它,要么忽略它。如果你没有注意到提示,或者提示没有在合适的时候出现,那行为就不会发生。所以如何设计出一个“对”的提示至关重要,让它在恰当的时机出现,恰好能引起你的注意,你就会立刻行动。
真正让行为发生改变,并不取决于人的意志力高低或者自身的品质好坏,而取决于是否有科学的方法。
如何通过行为设计,来帮助自己培养好习惯?
创造习惯的关键并不在于刻意重复,而在于保持积极情绪。
关键就在于积极的情绪,瞬间刺激大脑产生多巴胺,多巴胺帮助我们记住了那些可以产生良好感受的行为。这样大脑就会把那个行为和积极情绪做一个因果关系的连线,进而产生对未来的期望。
所以,在福格看来,行为设计的本质,就是情绪设计。只有把一个积极的情绪扎根到新的行为中,这个新行为才能变成一个好习惯。
福格在书中引入了一个词“决策”来和“习惯”做个对比。决策通常是我们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所以不是完全自动化的,你会动用大脑的理性系统做分析。习惯不同,习惯指的是你不假思索后就会做出的行为,大脑是不思考的,它是自动化的。今天,我做出这个行为感到开心,下次就还愿意做,长期以往就能下意识地养成习惯。
商业逻辑需要把握人性,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样如此。老子在《道德经》里有句话叫: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个行为只要足够简单,足够容易,你就能从这个行为开始,一步步做成几乎任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