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906个字,18张图片,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也许你真是哭的太累, 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 …… 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 …… 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 ——闻一多《葬歌》
进入四月之后,清明节就成了人们最盼望的日子:
学生党盼着能够放假、上班族盼着可以休息;
商家盼着促销搞活动、旅行社盼着出行小高峰。
部分商家的广告 过度消费了清明节
不知不觉,清明变成了和其他节假日一般无二的消费日,商业价值和娱乐价值远高于其文化价值。人们对于它的认知停留在“假日”,却忘了这个“节日”背后的意义。
01
悼念先人、感念死者。清明是一场向过往而拜的仪式
我国有23个传统节日,流传至今为人所熟知的有10个:春节、元旦、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还有腊八。
其中,为生者团聚而设立的节日有5个,而悼念死去亲人的却只有清明1个。
悼念先人、感念死者
在这种设立的初心之下,清明就成了祭拜离去的亲人的日子。所以即使全国各地的清明风俗不尽相同,但是祭奠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人们立于细雨之下,朝坟墓跪拜,拜的是自己对亲人的思念;朝天地作揖,掬的是自己对过往的怀念。
清明节的跪拜仪式
小的时候不懂事,跟着家里人去扫墓的时候总是懵懂,看着长辈烧纸、跪拜、作揖;仿佛在看一场高深莫测的傩戏,不懂这些动作背后所代表的含义。
后来大一点才明白:人死不能复生,死者在生者的人世间是没有位置的。
锣鼓喧天的春节他们不能欣赏;阖家享用的元宵他们无法分羹;
中秋婆娑的玉盘他们无法遥望;重阳准备的茱萸也没有他们那一份。
逝去的人能享受的只有香火
只有清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生者才可以站在一年之初的末尾,向着过往跪拜,感念死者,行一场缓解生者悲痛的仪式。
02
表露情绪,倾吐悲伤。清明是一场盛大的狂悲
如果我们参加过葬礼,特别是带有哭丧环节的葬礼,就能有所体会:在葬礼上哭的最凶的是平时言语很少的人,泪流的最多的是平时脸色很“臭”的人。
葬礼上痛哭的亲人
这种反差,并不是为了配合葬礼的氛围而去作秀表演,而是因为这些人平时习惯于压抑情绪,没有机会去发泄自己内心的悲伤。
而这种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社会一直推崇的儒家文化脱不开干系。
在2500年的儒家文化浸染下,中国人习惯去追求仕途、表达志向,但是却规避去表达内心的情感。一句“克己复礼是为仁”,便断掉了多少想要倾诉的念想。
克己复礼是为仁
对待亲情,儒家文化强调“父为子纲”。父母实为孩子的“统治者”,他们高高在上,不需要和孩子亲昵,也没必要听孩子倾诉情感。
对待友情,儒家文化强调“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之间可以一起抒发抱负、追求功名;但是没必要表露不快、牵扯太多私事。
对待爱情,儒家文化强调“男女有别”,婚前禁止接触,婚后“夫为妻纲”,强调对丈夫要顺从,就又形成了不可有效沟通的阶级差。
三纲五常
不可否认,儒家文化擅长教人治理,不管是治家还是治国都有它的可取之处。
但是教会我们治理的同时,也把我们变成了“泥娃娃”:找不到发泄情绪的方式的对象和方式,情绪无法表达在脸上,只能闷在心里。
于是,成长就成了压抑情感的过程:我们穿上大人的衣服,模仿大人的克制。
然后我们就真的长大了,变成了茫茫人海中千篇一律的“无脸男”。
没有任何情绪的无脸男
所以压抑惯了的人们,只有在清明这种节日才有由头哭一场:
只有在这种时刻哭,才不会有人劝他把思念之情“忍一忍”;
只有在这种时刻哭,才能把夜不能寐的悲伤光明正大的“品一品”。
人们平常习惯压抑情感 哭也不会出声
于是乎,清明成了一场盛大的“狂悲”,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场珍贵的心灵Spa。
03
觉醒教育,由死观生。谈论“死”是为了珍视“生”
除了成年人发泄情感之外,清明节也是孩子们少有的接触到死亡教育的机会。
因为只有在清明节,孩子才有机会跟着家长去墓地,才能认识到,那些之前陪伴过自己亲人们离开了这个世界,埋在这四四方方的土里。
懵懂的孩子在了解死亡
平时问“XX去哪里了”的时候,孩子得到的总是一个“你长大了就知道了”的模棱两可的答案。死亡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他们听说过很多次,却没有哪一次可以探清它的真面目。
这是因为,我们国家一直没有正面对待过死亡教育。
死是所有生命的终点站
死亡教育是一种向人们传递死亡相关知识、培养与提升死亡事件应对及处理能力,以此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生死价值观念。它与性教育一样重要,是帮助人们理解生命的重要内容。
从上世纪中叶开始,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了死亡教育。很多国家通过设立课程等方式来推动死亡教育的建立,目前已经形成了较成熟和系统的教育模式。
死亡教育需要被重视
其中,美国在所有的高等院校、6000多所中小学都设立了死亡教育相关课程;英国通过开展“死亡觉醒”的思想运动来在思想教育和医学教育中加入死亡教育的内容……这些措施帮助了这些国家的人民建立了健康的生死观。
而我们国家的死亡教育,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很少有学校将死亡教育正式纳入课程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更是缺少统一的死亡教育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韩国学生通过模拟入葬来学习死亡教育
一份面向我国10后小学生的采访显示,90%的小孩子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死亡教育。家长几乎不会跟他们谈论死亡,死亡在他们看来是晦气的事情。
少有的谈论也是围绕着“你不好好学习,没有出息,将来我们死了你怎么活?”的恐吓,于是小孩子越来越畏惧“死亡”,家长也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聊“死亡”。
孩子对死亡教育没有概念
本应该是基础的普及教育但却被大众避如蛇蝎、难以开展。死亡教育发展缓慢的背后,是我们中华民族压抑且扭曲的生死观。
04
练习告别,向死而生。死亡不应该讳莫如深
我们的民族文化一直忌讳谈死。
4不吉利,4楼要被叫成5A;死不能说死,要叫“走”;筷子直插在米饭上要挨打;不小心说了“死”字要打嘴;……种种忌讳都表明了中国人对死亡的回避与畏惧。
死亡是自然过程,不是不吉利的东西
不谈生死,所以我们也不会练习告别。
纪录片《人间世》第二季的最后一集记录了一位范爷爷的生活。他今年已经76岁了,在ICU里面住了4年。因为重伤加脑梗,他必须依靠各种助力仪器生存:
吃不了饭,靠营养液为生;不能说话,顶多有些眨眼、抬手指头的微弱动作;无法离开病房半步,家人每天也只有1个小时的探望时间。他不是植物人,但是他的生命却被永远定格在了仪器里。
也有人问过范爷爷的女儿:你觉得你爸爸想这样活着吗?
女儿垂下眼帘:我不敢问,我也不想问。起码这样我心里好受一点。
不敢直面亲人的离开
是啊,因为死亡这个话题太过沉重,我们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所以我们一次又一次的避开不聊。
因为这个话题太过沉重,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告别,所以哪怕与死神直面我们都还想拖一拖。
可是死神不会等我们准备好了再降临
可是生老病死的自然轮回不会因为我们不谈就停下;死亡也不是逃避下去就可以举重若轻的事情。
死生皆常事,终有一天,我们需要与之交手。而在那个时刻,只有不回避死亡、练习过告别的人才能挥动手中的剑与之对抗。
所以清明节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它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来谈论死亡,来练习告别,来学习如何面对生命的离开,来弄明白我们究竟“要往哪里去”。
05
求新护生,感念死者。清明的意义并不只是假日
只有借机将堆砌的思念发泄出来,才能缓解悲痛,告慰死者。这是清明节“感念死者”的含义;
只有尝试将压抑的情感倾诉出来,才能“无伤则刚”,好好生活。这是清明“求新”的含义;
只有勇敢的去练习告别,才能感悟生命,看淡生死。这是清明节“护生”的含义。
心中无悲,对死无惧,是谓清明。
清明的意义十分深远
清明是假日,也是节日。浅薄的从来不是它,是忽略了它背后的意义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