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网上看到一段对话,是这样的。那天我问奶奶,为什么你们那一代的感情可以持续一辈子,奶奶说,因为我们那个年代,东西坏了只想着修,而你们现在只想着换。这段话值得我们思考一番。
由此想要提出的一个问题便是,破碎的爱情,到底是修还是换?
之前一个朋友失恋,她找到我大吐苦水,他俩刚刚在一起的时候,我觉得他们颇为般配,可现在呐,男朋友总是玩游戏啦,晚上不肯陪她一起散步啦,男友也开始嫌弃她个子矮啦,等等问题喷薄而出,总的来说,两人总是因为鸡毛蒜皮吵个没完没了。谈了三四年的恋爱,突然之间说散就散了。
我“嗯嗯”地认真听她讲,一边小心地窥探此次失恋的真实性,一边做个聆听者,你也知道,女人是世界上最善于隐藏的动物,有时连她们自己都不明白自己的真实心意,况且是在失恋这样的节骨眼上,悲伤和愤怒总会蒙蔽我们的双眼。可是她这次却异常平静,而且有一种终于解脱了的感情在里头,同以往的那些失恋并不相同,这次她可不是在闹小情绪,他们俩的感情确确实实结束了。
我并没打算再劝她什么,因为我那时自以为爱情里一旦出现裂痕,便无可挽救了,就像受了伤结过疤的伤口,不管你有没有感觉,它实实在在就在那里。直到前段时间读到开头所说的那段对话,促使我想起自己的感情故事,我又开始重新思考起这样一件事了。
与此同时,让我想起另一段话,那个时候,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辈子只够爱一个人。这或许就是我们每个人所羡慕的爱情吧,可是事实真如诗中所写吗?
让我们说到那个时代的爱情,爷爷奶奶的爱情世界里是带有“饥饿感”与“使命感”的,那个年代食不果腹,人人活着为了一口饭,这是不争的事实。使命感即是我二十岁便该结婚生娃,而且生了男娃便是最好的,不然便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了。当时的这种观念想来甚是后怕,不可以有自己的婚恋思想,或者说不敢有自我主张,这是极为压抑人性的行为。可是从另一种层面上说,爷爷奶奶那一辈的人确实对一份感情“视死如归”,就算是感情破裂了,吵嘴说离婚,活不下去了的,最终还是重归于好,他们常说,都这么多年了,凑合着过吧。这样一凑合,修修补补便是一辈子。
虽说当初的选择大多不是自己所做,可当真哪个人哪天突然走掉了,对方也是痛苦不已的,就像我的奶奶爷爷,奶奶生前难免每日与爷爷拌嘴几次,还小孩子似地特意在我面前数落爷爷的不是,有时甚至想着如何如何寻死,爷爷就别过头去一脸嫌弃地毫不吱声。最后,奶奶当真走了,哭的最伤心的便是爷爷。之后的日子里,爷爷会每日将奶奶的遗像认真擦拭一遍,奶奶生前整日唠叨的烟酒也少了许多。
就在如此修修补补的大半辈子里,爷爷奶奶好像晚知晚觉了对方的重要性,或者是早已藏在心底,迟迟未能说出口。那份感情于我看来并不华丽美好,甚至不能称为爱情,但哪怕于此,两人相守相依了六十年。由此可见,破碎的爱情同样值得修补一番。
现代人的爱情观念倒是颇有不同,就算是老爸老妈一辈的人,也开始思想独立起来,离婚之类的事件变得越来越多。可是在这里有一个误区不得不提,在爱情里,“修”并不同于“忍”,“凑合着过”并不会打磨爱情的光泽,有些人选择忍耐,把想说的想做的统统放在心底,这并不能长期维护一段爱情,只会让误解和矛盾越来越大,爱情需要用心去维护,是谦让与退步的一种表现,而并非一味隐忍。就像电影里说的,我并不是怕老婆,而是真的尊重老婆,这两点是完全不一样的。
说到这,同样要聊聊“换”,尤其现代的年轻人,明明比谁都要渴望一份刻骨铭心的爱情,身边的恋人却换的比谁都快。真的想想,其实无可厚非,爱情里是“换”还是“修”,都并无明确的标准,倘若真是三观不合,趁早换掉倒也是件爽快可靠的选择,可是首先你要明白的一件事就是,爱情里的谦让退步是必须的,总不能“一言不合就分手”,此类的行为真是极其幼稚的。感情的世界里,即使是感性主导,也同样要做到理性分析,冷静的判断一份感情的成长性,而并非判断其对错是非,“修补替换”即可借此判断。
简宝玉日更挑战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