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日出差在外,一天晚上10点多了,一个许久不联系的朋友突然打来电话,当时在跟同事讨论工作,没有接,只回了个信息,第二天早上8点他又打了过来。
他是一个性格偏平缓的人,而且常年从事培训行业,很擅长倾听,但一接电话,他就直奔主题,感觉他憋很久,有很强的倾诉欲。这一聊就聊了一个半小时。
他打电话主要是被自己内心的纠结所困扰,这种困扰来自于一段未结束的关系。
在几个月前,他在一次培训过程中结识了一位同龄的企业家,两人出身背景类似,又互相认同彼此的奋斗史和成就,故很容易就敞开心扉,惺惺相惜,相见恨晚。这个朋友邀请他去公司做顾问,并非常热情且毫无保留地把一切袒露无疑。但是在交谈工作过程中,我这个朋友出于好心和急切想帮忙,在提意见时候没有顾及企业家的脸面,这个企业家也屡次表现出对我这个朋友的不尊重,矛盾就这么开始产生了。其实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但是折射出了两个人天差地别的价值观。一个认为干企业需要兢兢业业,具有实干精神,一个则想通过巴结政府拿到更多资源。一个认为与下属沟通应该平等和尊重,另外一个则视己傲雄,不把别人放眼中。一个认为要尊重行业事实,审时度势重新定位公司产品,另一个则固执坚信自己能改变整个行业。
从最初的亲密无间,互相信任,到后面两人说一句话都如喉在埂。这一切都在短短的两个月没发生。自然,最终两人不欢而散,我朋友回到自己城市,回来后还几次给这个企业家打电话,想关心下公司境况,但是这个企业家从来不接,发信息也无任何回复,一气之下我朋友把这个企业家微信拉黑。
在关系中的每一方都值得被尊重,毋须评论,每个人都站在他自己的当思考问题,无论做什么样的决策都应该被理解。就像那个企业家不接电话,不回信息,我朋友把微信拉黑。
当一段关系的结束过于仓促,且彼此间没有给对方一个很好的解释时候,这段关系是没有画上句号的。就像我这个朋友,他内心在痛苦地煎熬和徘徊,因为这个企业家近期来到了他所在的城市,他在纠结是否需要再次去约见一面。在我看来,当人有了纠结时候,内在的欲望是希望能去干这件事,但只是碍于各种原因,害怕失败,害怕被拒绝,害怕自己决策错误,不甘心等等,从而迟迟无法做出最终的决策。我朋友就如此,一方面很想去见,另一方面又囿于面子及害怕再次被拒绝,不敢再主动去约见。
沟通到最后,他还是决定不去见,他认清楚了自己和他在价值观和认知方面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是很难改变的,即使见了也改变不了什么。当然,我不做任何评判,我只是告诉他,你需要给这段关系画上一个句号,才能带来你内心的平静。
后面他也释然了,他是一个悟性比较高的人,一下子就释然了,他说这段关系感觉自己像失恋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