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机会,我参加了爱依儿童之家组织的绘本阅读活动,深圳儿童阅读推广人——吕瑞旋与孩子们一起阅读了《我的爸爸叫焦尼》和《大树上的难题》2篇佳作。
我观察到吕老师有以下特点:
1) 淡妆,得体及膝长裙
2) 标准普通话,语速适中(读书时更慢),必要的停顿,穿插启发式提问,但并不影响故事的赏析。
3) 微笑,语调随情节有变化,但是总给人积极快乐的基调。
4) 阅读中配有合适舒缓的音乐,增强了投入感。
我观察到孩子们的特点:
1) 6岁以上的女孩子,很安静,很投入的倾听,也能够随着老师的启发有着微妙的表情变化,并且轻声的回答老师的问题。
2) 4~5岁的孩子,也很投入,他们会大声发表自己的观点。已经上学识字的男孩子还会指正老师阅读语序的问题
3) 3~4岁的孩子,处于似懂非懂状态。有一个孩子因为老师提到“把鸭子扔到书上”这样的情节,而吓得大哭。
4) 3岁以下的孩子,东张西望,或者干脆玩起了儿童之家的教具,但是也保持了会场的秩序与安静。
本次来儿童之家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在儿童之家正在上学或已经毕业的孩子,还有小部分其他幼儿园小朋友。从会场秩序和孩子们的表现来看,应该算作成功。这也引起了我对幼儿绘本阅读如何开启,如何引导,如何保持发展的兴趣。
我想,事情远非带孩子读读书那么简单。这里面需要结合“自然法则”,兴趣,智力,注意力,专注力等力量对于孩子的影响,蒙特梭利《发现孩子》这本书或许可以有所启发。
所谓蒙特梭利的儿童自然法则,是指儿童内部有一套自己的发展程序,它是由“一种神秘力量或精神”所引导可以让儿童成为一个“完人”的过程——我理解,这就是蒙特梭利所讲的儿童敏感期。成人要做的是遵从儿童的这种内部发展规律,为孩子准备好环境,引导以及助化这种发展。
2岁是语言爆发期,但是孩子认识这个世界是从出生那一刻就开始了,只是我们无从得知他是如何学习的,又是如何思考和构建自己的世界,甚至连孩子自己,也记不清3岁前发生的事情。
在此,对于0~2岁进行绘本阅读的培养,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家长可以做的是对于物品名称的准确教授,超市里的货品柜和一些识图卡片是再好不过的教具了。还有,就是一些好习惯的培养,可以通过绘本,也可以通过动画,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在这个阶段,孩子很萌,也听话,是进行此类教育的最佳时机。
2~3岁属于对前期的巩固和提高练习,一些蒙氏训练和教具使用可以加入进来。但是我反对,为了加速孩子的阅读,在幼儿早期就教授汉字这样的拔苗行为。
3岁之前这样的引导式教学,对于孩子认知和构建周围的世界积累了素材。这为下阶段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打下基础,同样,这也促进了智力发展。
3~6岁,如果前期已经打好了事物认知的基础,我建议家长不要嫌麻烦,将所教的知识进行归类,同时配以英文名称(增加趣味性)和知识扩展,再进行教授一遍。关于归类的见解是得益于蒙特梭利的启示。一个人可以学习很多知识,就像一个图书馆里有很多书,但是如果不进行归类和筛检,当需要用的时候要么想不起来,要么找不对位置。这样的人生活中比比皆是,刻苦但是方法欠妥,所以收效欠佳。
这个时候,随着孩子认知的发展(包括知识和情感)可以慢慢的引入内容更丰富的绘本。绘本的内容和其构建的“世界”如果可以吻合,孩子就会有兴趣和耐力让陪读的人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读下去。此类现象也许在3岁之前就已经出现,孩子可能对刷牙,认识身体,食物,动物等已经掌握的客观知识类的绘本,表现出浓厚兴趣。所以,有序的构建客观世界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培养兴趣的基础。
我们很难想象,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前期储备”,而成人妄想让他突然获得某种能力,孩子会感到害怕和情感上的无助。这就像,我们的老板突然让我们在另一个陌生领域拿出实验成果一样。我们会想,“你疯了吧”。所以,对于孩子的培养,慢下来,耐心,再耐心。
其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也是基于对于“客观世界”的构建,没有哪本科幻小说是脱离现实原型的,也没有哪些优秀的创新是无中生有的(至少大部分都是这样)。这里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激发孩子想象力的“有意义发展”,换句话说,他如何证实这个想象出来的东西是符合逻辑,是可实现的?这就又与科学练习了起来,不过这是下一步的问题。
这让我想起了一种绘画训练,它很难在短期内出成效,往往需要孩子1~2年的熏陶,才会看到绘画思路上的巧妙。讽刺的是,大多数家长等不了那么久就让孩子放弃了。老师们通过给孩子讲故事,激发孩子对于情节人物的想象,甚至是改编,然后才开始绘画创作(自由式)。我认为这是想象力不错的训练方式,可以在读完绘本后,让孩子进行想象创作。
在创作中的聚精会神和安静,当然是有利于专注力和注意力的训练。所以,这样的绘本计划实施下来,作为对蒙特梭利阅读教学的补充是最好不过的了,也是符合其精神的方式。这都是在为孩子自主阅读打基础。
最后,我要谈谈我对绘本的质量的看法。
我观察了我的孩子(4岁)挑选的图书,这些图书都有写实的一面,插图基本都是现实世界里的原物,而不是通过变形的,刻意的绘画手法所呈现的卡通形象。这进一步验证了,孩子在具备了客观世界的认知之后,她寻求的是“真实的”事物,也只有“真实”才能打动和吸引他们。当然,如果是谈“肚子里的精灵”这样的事,作者是需要一些发挥的,但是我也发现这些火车站里的精灵和我们人类是一样的,他们努力干活,开火车,也罢工(主人拉肚子的时候),这是用了另一种写实手法教孩子道理。很棒。
所以,父母们如果是采用我上述的“直观写实”教育方法,在绘本的选择上也要有自己统一的标准。带孩子去个高品质的图书馆,让孩子自己选择图书,不失一个好办法。
对于上述方法,应该也不算什么高见。如果可以科学的验证,提出一些有力的数据支持,应该会更有说服力。当然,还需提出具体的改善措施,比如必读的推荐书籍(当然是适合大部分儿童发展的书籍),以及幼儿阅读的环境,家长的引导方式和持之以恒的坚持,这些都非常关键。蒙特梭利儿童之家或许是个实施和测量的好地方。
这篇文章只是个开端,关于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会持续关注。希望各位对蒙特梭利儿童教育兴趣的朋友,能够提供谏言,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起讨论,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