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拿着50元,水果店里销售苹果和香蕉,他该如何做出购买水果的决策?
我们将以比为例,用经济学的语言来剖析人们逐利的行为。经济学通过还原决策者的决策来解释人类的行为。为了更好地达到解释人类行为的目的,经济学需要对人类纷繁复杂的行为进行抽象(小明)在既定约束下(就50元)把资源(金钱)投入到特定的用途(买苹果抑或香蕉)实现自身利益(满足程度,也称之为效用)最大化,以探索人类行为的普适性规律。人类的行为离不开环境,所以我们来看看人类“逐利”的环境。
一、“逐利”环境:
1.利(追逐目标)。满足程度(效用)是该决策的目标,经济学假设吃水果所带来的利(效用)是可以定量衡量的(效用函数,自变量是吃水果的数量,因变量是效用),这样假设把不同性质的用途所带来的好处进行比较。
2.资源。资源是逐利的必要条件,资源(金钱)具有稀缺性(小明买水果时只有50元)和多用途性(既可以买苹果,也可以买香蕉),但资源一旦确定用途,其用途便具有排他性(一元钱只能买“一次”,要么买苹果,要么买香蕉)。
3.产品。产品(苹果和香蕉)是实现“利”(满足程度)的直接手段,产品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获得商品必须花费资源(买香蕉或苹果,小明需要花钱)。
4.约束。约束界定了人类行为的边界和行为的规则,是人类逐利行为得以有序进行的根本保证。约束主要来源于:第一、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小明买水果就只有50元,他不可能买总价超过50元的水果。第二、秩序的需要。人类不是以单纯的个体去逐利,而是以由个体汇总的集体而去逐利,为了保证这个集体有序的运行需要有一些基本的游戏规则。比如:平等、自由、私人产权的不可侵犯等。
人类在逐利的过程中可以甚至肯定会充分利用约束的边界,甚至达到边界所规定的最大值(小明会把50元都用来买水果),但是约束是不容突破的,它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是“硬”的。
二、逐利的行动:选择
1.为什么要选择
有很多的词汇可以用来描述人类的行为,为什么经济学钟情于“选择”来描述人类的行为呢?这是经济学对人类行为抽象、理解的结果。
由于人类的行为具有目的性,而作为实现目的手段的资源具有稀缺性、多用途性和替代性,因此人类的行为实际上是“处理目的与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性手段之间的关系”。从选择的视角来理解、解释人类的行为,这是经济思维的核心,同时也是起点。
2.进一步诠释
第一、分配。选择的实质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情况下,确定不同资源用途的组合。小明需要做的是在50元总量的限制下,选择不同的苹果和香蕉的组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某厂商在既有资金既定的条件下,不同确定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意味着经济学关注的是“分配”(如何选择水果组合花掉50元),而不是“创造”(在此情景下,让小明从50元到60元),也可以理解为经济学关注的是通过分配来实现“创造”(小明在决定工作的时间时,通过选择劳动或闲暇时间,来实现效用最大化)
第二、匹配。选择是依据某种标准作出取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选择题称之为客观题,其选择是主观题。人们在做出选择时,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利”所在,这是觉悟(看见我的心)的过程,这是选择的前置条件,选择是实现决策者主观的诉求(主观之利)和客观目标实现手段之间的匹配,即:匹配是选择中最重要的智慧。就小明而言,其购买的水果组合要匹配自己的“偏好”。生活中有的人善于选择,有的人不善于选择,其主要的区别在于对于自己想要之利的“觉悟”程度。
第三、权衡。资源既有代价,又有好处,所以在做出选择时需要权衡分配改变时所带来的利益与成本的变化。基于资源多种用途的考虑,经济学通过所放弃的资源所带来的好处作为衡量成本的依据(放弃的潜在收益),对小明而言,多买一个苹果意味着什么呢?首先、多一个苹果,小明可以多获得若干苹果所带来的满足程度。其次、多一个苹果意味着小明将少若干香蕉,进而放弃了香蕉带来的潜在的满足程度。那么小明该怎么选择呢?他会不停的比较香蕉和苹果所带来的好处和所放弃的好处之间的关系,只要苹果所得大于所失,小明就会多购买苹果,直至所得与所失相等,反之亦然,最终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所以,以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将经济学成为“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