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镜未磨】的公案,目前我找到这样几则:
第一则:
寒山曾问天台山丰干禅师:“古镜未磨时如何照烛?”
师曰:“冰壶无影像,猿猴探水月。”
曰:“此是不照烛也。更请道看!”
师曰:“万德不将来,教我道甚么?”
寒山、拾得俱作礼而退。
解
古镜能照物,是古镜的功用。“古镜”指我们的心。未磨成时“如何照烛”,是在问对方:当你这颗受五浊恶世所污染的心,还没有去明心见性的时候, 是如何照见外界事物的,如何看待无常的?
“烛”,一方面,可以引申为宇宙万事万物;另一方面,烛在燃烧的时候,也有”生、老、病、死,成、住、坏、空“的过程,所以,也可指佛陀三法印中的”无常“。
“冰壶无影像,猿猴探水月”是丰干禅师的回答,意思是:我的心”未磨“之前,就像冰壶在冰上滑过而没有影像,就像猿猴的手指触碰到照应月亮的水面之后,使水面上月亮的幻影消失了一样。
在猿猴的视线里,水面就是有月亮,这就像心起了一个叫”某某“的念,但是丰干禅师只是用了一个”探“字,就表明了他的境界——他的心是不起念的境界。
“此是不照烛也,更请道看”是说:您说的是心不起念的境界,那么请您再说说佛法的根本、自性的本源是什么?
“万德不将来,教我道甚么”。一方面,是说佛法的根本,自性的本源,从来都是在当下,而不是过去未来,正如《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另一方,面是说佛法的根本是成为一个觉悟的人,而不是知道一些道理,语言上的知见终究有局限,而且知道不如做到。所以,我无道可教,无道可讲。
以上乃我个人对公案的解读,如有更好的理解,或者不同解读,欢迎留言切磋,指责辩论者请绕行。
行
这则公案,对于我在日常生活的思考和启发如下:
佛法中有个常用词,叫“如是观、如实观”,有点像丰干禅师的境界——对境不起心的境界。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会起心动念的。在修行的道路上,我要学习的是从对境起心,过度到对境不起心的境界。但是这个过程中,很容易被一个假想迷惑,或者说是容易走入一个误区而不自知——对“不起心”的执着。
今晚禅坐的时候,我脑中忽然回忆起十多天以前发生的一件事:在禅宗寺院做义工期间,我曾遇到一位长期做义工的居士,她懂得很多,学的也很多。我会借机向她请教一些问题,同时,也从与她的交谈中,看到她身上一个很大的问题——对错是非分别心很强。
有一次,寺院举行大型活动,中午我进入大廖(厨房)想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正当我站在门口向屋内寻看的时候,那个义工居士端着什么正要往屋外走,她看到我站在门口附近,又开始对我“上课”,用严厉的语气对我说道:“不可以站在门口,知不知道?”
我不知所措的好奇问:“为什么?”
她不客气的说:“有句话说了你别不乐意——好狗不挡道"。
当时的我听到这句话我并没在意,而是觉得她心里的标准框框真是够多的。连别人站哪里都要管上一管,她一天到晚,要“教导“多少人呀,得多累呀......
而今晚禅坐的时候,我脑中又闪现了当时的情境,才觉察到,当时听了她的话后,我是有嗔恨心出来的,心想:哼,你凭什么这么说我呀,亏我之前还虚心向你请教问题,找你算找错人了,你这一身坏毛病比我的问题还大哩......
有嗔恨心应该是人之常情,被人无缘无故的“骂”了一下,这是算一个平凡且没有修行过的人的正常反应。但是为什么,我当时把自己的这个嗔恨心藏起来了呢?
因为我的心里起了“我要对境不起心,和对方比,我是境界更高的”的念头。于是,我的潜意识巧妙的帮我隐藏了我当时的愤怒之情,转为“我不跟她一般见识,我的状态比她好多了,我可没她那么多边准框框,所以我比她自由”的念头。
在这种情况下,我便用自我感觉良好的优越感,替换掉了自己不愿意接纳和面对的情绪,以及自己的境界其实不够高的事实。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那金刚钻,别揽那瓷器活。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既然没有一下开悟见性变成觉悟者的本事,就别妄想自己就是高境界的人。
这个阶段,“如是观,如实观”对我来说就很重要,需要脚踏实地的一步步修炼,可以经由一个个次第步骤来完成:
次第一:接纳自己
面对处理此事,必须先学会认识和接纳当下的自己,对自己说:
我接纳我的愤怒,当我愤怒的时候,我的身体有紧张和紧缩的感觉,我的胸口有点堵的感觉.....
我接纳对方对我的态度,我接纳对方的表达方式。
我接纳自己想要修炼更高的境界却暂未达成,而自欺欺人的羞愧感。
次第二:惭愧心升起
我曾对她有这样的想法和评价:“她条条框框太多,总对别人指指点点,这样让人感觉很不舒服,想远离她,我以后都不想主动联系她了。”
用拜伦凯蒂的《一念之转》中的方法转念,就是把里面的“她”,换成“我”,变成:“我条条框框太多,总对别人指指点点,这样让人感觉很不舒服,想远离我,别人以后都不想主动联系我了。”
这让我从对方的注意力转移到我自己身上,“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我看到其实我自己虽然平时话不多,却总是喜欢暗中观察别人,然后在心里评价别人。对于自己亲近的人,我则是常常“不忌口”,有话直说,并且常带有嗔恨心。
从她身上我再一次看清和接纳我自己,接纳对方。带着一份尊敬和感恩,谢谢她,对她说:谢谢你,为了提醒我,演的那么辛苦!
次第三:承认事实
训练如实观,问自己:事实是什么?
事实是,她就是喜欢给别人建议,这一次刚好赶上我被给建议。这对我来说意味着帮助了我更好的认识和反观自己。
事实是,我对她的话起了点情绪。这对我来说意味着,我又一次有接纳自己和情绪的机会。
事实是,她不是恶人,我也不是境界更高的人。这对我来说意味着我的视野和柔软度更高了。
(未完待续)
关注公众号【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回复“禅宗”,送你150G禅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