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读者》开篇这样说:我们犹如“原始人”,“身处丰饶之地,却逐渐饥饿至死,”指的是我们的阅读。
1
我们置身人类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丰饶的阅读时代。中文每年都会有将近20万种的新书出版,全世界每分每秒都以难以计算的速度诞生新网页。但是,人们越来越放弃了阅读,将自己的阅读局限在越来越小的范围。
有人说,我从小到大都在阅读,各种各样的教科书、工具书,将自己的人生填补得满满当当。
我们整体社会阅读量偏少,大家普遍没有阅读的习惯。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应试教育惹得祸。人们读书,往往是出于考试的需求,考各种证书、就业考试,等等,成了大家认真阅读的唯一动力,“我考故我在。”
到就业参加工作以后,很少有人会想起去阅读,不为考试的阅读,有什么动力呢?
而且,就算自己想阅读,也还是按照应试教育的做法,记忆、背诵、逐字逐句阅读,找不到乐趣和方法,注定不会持久。
中国在科举制度下,对人的读书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范。
宋朝大儒朱熹更是为读书制定了一套标准化的程序:“凡读书之道,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这套方法和理论影响了中国上下几千年,时至今日,仍然成为许多人的读书方式。
但是,这是对阅读方法的严重误解,是极其摧残人的阅读欲望的一种做法,分不清楚教科书与参考书的本质,破坏了阅读其他书籍的兴趣,也破坏了对人生的想象。
导致的后果,是很多人在成人后,读书方式还是停留在学生时代的水平,一读书就要记忆、背诵,就要达到某种目的。从来没有想过读书可以愉悦身心、可以增长见识、可以丰富阅历,从来不会去读一本哲学书、一本文学书、一本真正有价值的书。
所以,人们越来越浮躁,连看一本书的时间也吝于拿出,大家只会盯着某一个速成的目标,抱着考试寻找答案的方式,希望在各类书中找到人生的答案。很显然,这是会令人失望的。
怎样改变这种情况?用什么方法去读书?
在《这样读书就够了》:教你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中,我已经做了详细的说明,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2
有人可能会问,读书到底有什么用呢?
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困扰大家很久的问题,不为考试、不为就业,读书到底有什么用呢?
“除了爱情,没有任何事情能像阅读这样让我们觉得,迟来的开始也可以如此美好;即使爱情,也没法像阅读这样让我们觉得,越界之举,可以如此新奇。”《越读者》中这样介绍读书的妙处。
第一,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读书便是接受这些人类的财富。
人类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就在于人可以积累经验,通过书本的传播,可以将人类几千年的思想、科学、人文等知识传承下去。读书是一种对人类文明的继承和发扬,也是提高和成长必不可少的环节。
读书可以为你打开一个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以后也不会有机会接触的世界。你不是水手,却可以通过读《鲁滨逊漂流记》飘洋过海;你不是战士,却可以通过《三国演义》与曹操、关羽等古代名将驰骋疆场。书籍为你打开了通往文明殿堂的一扇窗户、一扇门,从而开启你的心智,让你的心灵飘到你永远到达不了的远方,领略另一个世界的精彩。
第二,为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读更多的书。
读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读书的话就不能更好地去读书,要能读书才能更多地去读书。
王安石说:“致其知而后读。”他不说读书以致知,而说先致知而后读书。
读书虽然可以扩充知识,但知识越扩充,读书的能力也就越大。只有你读了很多的书,你才能读更多的书。
比如,读《墨子》,里面不仅有哲学思想,还有光学、力学,还有点经济学。这样,就需要你懂得光学,才能理解墨子说的光,你懂得知识越多,就越能理解《墨子》里面句子的意思。
读书的目的在于读书,只有读的书越多,才能读更多的书。
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个问题,或者需要做出一种选择,这个时候就有了问题。搞清楚问题解决的难度在哪,就会想解决办法,然后大家会选择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再去用实践验证。
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提出问题——找到关键——出主意——选择方法——验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主意是所有问题解决的关键。
主意从哪里来?从学问中、经验中来,从读书中来。当遇到事情时,没读过书的人就会凭借经验简单处理,而读过书的人会借鉴别人的经验和先哲的智慧,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
所以,读书一定要实用,读书就像养兵一样,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你平时读了很多书,到关键时候用不上,就会成为书的奴隶,读书要“活学活用”,就是这个道理。
培养读书的习惯,让它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让自己的人生多一种可能,多一份憧憬,人生才会多一份希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