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有幸听了周小兵老师两场讲座,分别是《语言对比的意义及应用》,《二语教学中的输入、输出与互动》。
整体感受:
周小兵老师非常有亲和力,理论和教学经验非常丰富,讲座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案例来辅助讲解,深入浅出,并且很注重和听众的互动。
《语言对比的意义及应用》
老师以学生的偏误分析开始,引入今天的话题。从语言对比的理论基础与流派、语言对比的作用与价值、对比等级与困难层次、对比分析的具体应用和技术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讲座的很多内容都是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正在做的,今天老师通过案例从理论角度来做了总结分析。如语言对比的作用主要有:
1、为外语服务
2、推动语言研究
3、对语言的历时研究有启发
4、对语言共性(普遍性)的挖掘
ps:每一个作用都是环环相扣的。教学中语言对比可以确定教学难点,使教学有针对性。语言对比可以促进对语言普遍规则的了解,对新规则的研究和探寻。特别是通过学生的提问及作业中的偏误进行分析解答,常常是通过语言对比解决。
整个讲座中觉得最受益的是最后一个环节对比分析的具体应用及技术。
语言对比分析的具体环节主要有如下几个:
1、发现目标:在教学、交际中发现某些语言点、难点和偏误。
2、确定目标和范围:看偏误和难点是否跟母语有关。
3、收集语料:主要有中介语预料、双语语料。这可以自己搜集,也可以从前人翻译好的语料,或者是网站寻找语料库。老师不建议自己翻译,主要是担心翻译水平及翻译的主管角度会影响分析。
4、逐项对比:通过老师展示的案例,可以得出分析时,逐项对比,找出异同。如将同一个句子,分别用母语和目的语写出,一项项的对比分析,找出异同,从而理解学生常用偏误的原因。老师是用了印尼语和汉语进行分析。
5、多层解释:在逐项对比的基础上概括两种语言规则,确定对比等级和学习难度等级,找出学习困难,诱发偏误的原因。
ps :环节一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细心留意整理。然后通过后面的环节进行分析总结,这样一来,既在当下解决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又有助于老师了解某一国别学生常有的偏误和原因,在日后的教学中针对性去讲解分析。这需要花很多的精力,但是又非常有意义的整理,却容易被忽略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