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很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喜欢看一本纸质版的书了,事实上,平常的时光,真正看文字的习惯也多用于电子书。
《怀乡书》是我最近特别喜欢看的一本书,它是作家盛可以的作品,整本书有随笔文字与一些水彩墨画组成。
其中,随笔文字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对着村庄呐喊”,“故乡在天堂”,“没水可喝的村庄”。
她的文字质朴,细细的看整本书的每个章节,甚至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语,有的是平淡的,质朴的语言,在细细的说着故乡的一切。
那些平淡的,却又承载着温度的文字,让人仿佛就觉得,写的其实就是自己的故乡。
《怀乡书》,它是一本让人容易想起自己故乡的书,甚至可以更准确的讲,里面的许多情节,写的其实就是我们多数人的故乡,多数人的童年时光。
我想,这也是这本书能打动人的地方吧,读起来温暖,接地气,丝毫没有一点的违和感,甚至觉得书中的许多地方,写出了自己心里曾经的怀念。
比如,她写用弹弓枪打鸟,那不是我们小时候常玩的把戏么?那弹弓是自己做的,粗糙无比,却也在偶然的时候能打中天上的鸟,甚至孩提时代的时光会因此变得更有滋味。
又比如,她写石磨“石磨平常,但也并非家家都有。石磨是村民自己凿的,有种挫朴的智慧......”
甚至很清晰的记得小时候,老房子里有一个石磨,那石磨用来磨豆腐,每到逢年过节的时间段,那个石磨周边都是等着好几个人要磨豆腐呢。
那时候的时光纯粹,食物也很纯粹,几乎也没有什么零食或者其他来解解馋,偶尔碰上下雨的天气,家里有黄豆的村民闲来无事就说磨豆腐吃,泡黄豆,拉磨,煮豆浆,轻易就把大半天的时间打发了去。
而现在,那石磨也早已经不用了,机器化的东西代替了老古董,偶尔的时候需要磨豆腐,就去村里某一个有专门磨豆腐机器的人家里,磨豆腐的时间减少了很多,也减少了许多琐碎的活儿,但仿佛那豆腐吃起来跟从前用石磨磨出来的感觉不一样了。
这里面,到底是情怀作怪还是心理作用的反应呢?
我不知道。
其实,在外漂泊多年,我也一直在想,乡愁到底是什么呢?
是还提时代无忧无虑的时光?
还是长大成年后不得已离开家乡的那种无奈与孤独感?
或者是在无数个在外的日子,逢年过节,就马不停蹄想回去看看故乡,哪怕站在老屋面前感慨一下的寄托?
又或者是如书中赋有的那一张张带有水彩墨画的无限回忆?
有的人说,到不了的故乡,叫远方。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随着年岁的增长,那种孤独在外,剪不断理还乱的那种莫名其妙的情绪,就叫乡愁。
如书中“对着村庄呐喊”里写的,小时候的故乡,是那种一整个村也没有几个人有电话的年代,哪家有什么事情,就在家门口喊,说来奇怪,那声音却能绕过许多的路径,到达需要到达的地方。
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隔得很近,房子也挨的近,喜怒哀乐,总被旁人瞧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过那时日,却也是开心的多。
而如今,每家每户都有手机,房子隔得远,当然也不兴有事在门口喊的年代了。事实上就是,多大的嗓门,其实都喊不应了。
回不去的不止的只是时光,还有那离心里越来越远的乡愁。
故乡,愿不要永远在远方。
愿乡愁,不要永远是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