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瘦,想哭
我最近在死磕Vue 3的组合式API,说实话,虽然道理都懂,但写起来却非常难受。
蓝瘦主要表现有这么几点:
一、代码不像Vue 2那样被约束,写起来心累怎么办
尤雨溪观点:
首先说尤雨溪完全清楚这个问题,也承认有这个问题,选项式API有天然的代码约束,而组合式API没有天然的代码约束,但是他依然认为组合式API才是未来,尤雨溪支持组合式API的主要理由是,在大型的应用开发里,逻辑只有和用到的数据放在一起才更容易维护,这叫做“关注点分离”,这样可以提升可维护性,可维护性大于一切,而且不再有反复横跳现象。
我的观点:
我的观点绝对代表了一大批人的意见,我认为,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既然都说组合式API是未来,那么我主要说说组合式API的弊端。
- 关于大型应用
如果大型应用的一个文件有几千行代码,那么你为什么不早早地分拆组件、拆分hook呢?在文件代码行数较少的前提下,我认为组合式API的优势并不明显。
- 关于反复横跳
反复横跳确实存在,我认为横跳是一定会有的,谁找代码不是滚动滚轮到处找?选项式API是大横跳,组合式API是小横跳,都要跳。选项式API是滚动距离长,组合式API是滚动距离短,但是滚动距离长不代表用时长,毕竟滚动时间+人脑反应时间才是全部时间,选项式API的人脑反应时间并不长,有时还更短。只要你对代码区块位置形成固化记忆,并且用心给变量命名,这都不是问题。
对于代码区块位置形成固化记忆这个事,选项式API其实是有优势的,就是说,选项式API最大的特点就是“选项”,你可以把“选项”视为索引,根据索引去找代码,在遵循官方编写建议的前提下,你脑中已经明白,computed属性一定写在data属性的下方,watch属性又在computed属性的下方,methods属性又在watch属性的下方,生命周期夹在watch和methods之间,这些都相当于第一级分支,它们的属性是第二级分支。你对你要找的代码的大概位置很清楚。树状结构的终端就是各个变量,computed下面的终端变量一定是计算属性,一定确定以及肯定,无心智负担。
组合式API就不容易分这么细,毕竟它没有第一级分支的约束,比如你在2个data之间夹一个computed是完全可以的,这时你为了减少找代码的心智负担,你就总要整理各个变量的书写顺序,结果,就又成了选项式API的组织形式。另外,组合式API的最左侧只能看到一个个的let和const,然后你会看到变量名,从变量名,你无法一眼看出它是data还是computed,所以你的视线只能继续右移,看变量名后面的代码有没有computed
字样,而选项式API,早在选第一级分支的时候我就看过了computed,它下面的一定是计算属性,毫无疑问。
对于用心给变量命名这个事,我意思是,请你让自己遵循比较严苛的命名法则,比如英文单词的单复数要敏感,事件函数写成onChangeXX
、onClickOO
的格式,例如我给<select>元素写事件,我肯定是写onChangeXX
,我并不需要横跳确认。在遵守足够规则的前提下,你完全可以凭简单记忆就写出变量名和方法名,并不需要横跳去查变量名。
- 关于选项式API的无尽的
this
组合式API一出,一些人惊呼,终于摆脱无尽的this
了!
我拜托,this这个关键字,从诞生以来就是为了简便开发,也不是JS独有,如果觉得this是“坏的”,倒不如说“编程语言都是垃圾”算了。
在选项式API里,我们只需要使用箭头函数,保证this始终指向Vue组件实例就好了,组件内数据方法皆在this下,我不知道这有什么不好。我不想多解释了。
- 关于组合式API的hook解决了选项式API的mixins的痛点
这话确实没错,如果你的主组件需要分拆,mixins又多、又需要通信,那么,至少这个主组件是强烈推荐使用组合式API,哪怕你并不喜欢组合式API。
二、组合式API代码混乱怎么办
目前我的解决方案是使用2种范式。
范式一:采用hook
利用hook,你可以将全体代码拆分为若干个逻辑关注点,每个关注点写成一个hook,然后你可以有2种方式存放hook:
- 第一种方式,在主文件里拆分成几个hook函数。
- 第二种方式,主文件旁边建立若干个hook文件。
这时候,原本要return 20个变量,现在大约是拆成了3个hook,每个hook里return 7个变量,主文件会return 3个变量,这样可维护性更高。
范式二:主体用选项式API,setup()只引入和return hook,不处理逻辑
这是范式一的升级,是我目前采用的范式,至少2021年内我会始终采用这种范式,这种范式的优势是,避免Mixins的缺陷,也避免组合式API代码需要刻意维护代码区块的问题。
举个例子,先编一个hook文件:
import { ref } from "@vue/reactivity";
function hook1 () {
let a = ref(false);
function changeA() {
a.value = !a.value;
}
return {a, changeA}
}
export default hook1;
主文件按照选项式API编写,setup()只负责返回hook,其他沿用Vue 2的编写方式:
import Hook1 from "../hooks/hook1";
export default {
setup() {
let useHook1 = Hook1();
let useHook1Other = Hook1();
return { useHook1, useHook1Other };
},
mounted() {
this.useHook1.changeA();
console.log(this.useHook1.a.value); // true
this.useHook1Other.changeA();
console.log(this.useHook1Other.a.value); // true
},
};
同时,<template>里的变量由于有useHook1.
、useHook1Other.
前缀,也就形成了模块化。
三、定义一个响应式变量的时候,总会忘记引入vue方法怎么办
解决办法是,当你写完let a = ref
,虽然ref
只有3个字母,并不需要联想输入,但你此时依然应该敲一下Tab键,vetur插件会帮你创建import { ref } from 'vue'
。reactive
等同理。你并不需要提前写import { } from 'vue'
。
四、总忘记在return里添加变量怎么办
并没有什么快捷方法让return {}
中自动出现a,
,只能手写。
五、return的变量太多,密密麻麻怎么办
确实,选项式API并不需要任何return,而且变量存放在各个分支(data、computed等)上,但是组合式API就需要return,而且是所有模板用得到的变量都需要return,导致data、computed、method全混在一起。
解决办法是:
可以使用hook,使用之后,每个return的变量个数呈几何级减少,这是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另外,可以使用<script setup>,免去return,但是你要放弃选项式API。
六、总是忘记写ref对象的.value
怎么办
可以使用<script setup>和ref:
标签,但是你要放弃选项式API。
七、使用<script setup>时总忘记用ref:
标签怎么办
那没办法,习惯就好。总之,.value
和ref:
你总要选择一样,看你的个人习惯吧。
八、解构导致失去响应式怎么办
用toRefs。
const {a,b,c} = toRefs(Proxy对象)
解决办法倒是简单,主要是要形成肌肉记忆,不要忘记。
九、对引用类型数据不知道用ref还是用reactive怎么办
如果后续打算重赋值变量,还不丢失响应式,那么用ref,如果后续只修改属性,那么用reactive。不确定未来会怎样的,先用reactive,未来再改。
总结:到底应不应该用组合式API,以什么原则定
尽管组合式API更适合大型项目,但是你不要等到大型项目才开始接触Vue 3,那时候你真的会欲仙欲死,我建议你现在就开始学组合式API。
你的第一个Vue 3上线项目应该使用选项式API,这样风险最低。之后可以将代码逐步重构成组合式API。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会有感悟,到底是组合式API还是选项式API更好?其实你可以根据每个组件的特点来定。
拆分、复用是一门学问,要仔细体会。
不要一味否认另一套API,就像我有时候也用函数式组件,也偶尔用JSX,该用就用。我建议你主打其中一种,副打另一种,不要一味只使用一种,在一个项目内出现两种API写法是正常的做法,在一个组件里出现两种写法也没问题,都是我推荐的做法。
选项式API有它某些不可比拟的优势,尤雨溪不至于傻到几个版本之后彻底取消选项式API,所以,如果你打算主打选项式API,副打组合式API,有时候还混用,我认为没问题,就算几个大版本之后,选项式API消失了,也依然会有高手写出一个选项式API插件让你用,放心吧。如果到时候真的没有这种插件,说明选项式API确实是过时了,那时候相信你也早已习惯了组合式API,并且组合式API那时候已经有了更好的开发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