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盛把一个人的认知状态进行了有趣的划分,一共是四个境界:
1.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 知道自己不知道;
3. 知道自己知道;
4. 不知道自己知道。
听起来有点像绕口令,简单说明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
01首先,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绝大多数人,甚至是现代化之前的绝大多数人类文明——除了西欧文明——都处于这个状态。他们觉得,世界上所有的知识,要么祖宗圣人已经说了,要么就已经写在经典里了,要么就是不重要的。没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
02第二,知道自己不知道。
你会说,这不是很正常吗?我就知道自己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啊。其实这并不容易,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其实是因为经过了现代文明的洗礼。
举个我在以前节目里说过的例子:古时候中国人画地图,即使没有精确的地理知识,山川河流也都画的很清楚。周边搞不清楚的地方,就胡乱画一些山啊,海啊之类的。
只有在近代科学思维兴起之后,西欧人画地图,才有那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精神。该空着的地方就空着好了,这样才有好奇心去探索嘛。
人的大脑有一种本能的脑补机制,一般是无法容忍自己的世界是残缺的。即使不知道的事情,往往也会用想象力把它给补齐。所以,如果你能把自己的认知状态定义在“知道自己不知道”,那么恭喜你——
首先,你已经能够克服本能,向“不知道”开放了自己的心怀。但更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不知道,一定是定义出了一个问题,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找到一个好问题,其实比找到答案更难。
比如说,我要是面对一个顶级的外科大夫,我虽然这辈子也不会去当医生,但是我对他怎们组织一台手术还是很好奇啊。但是仅仅有这个好奇心没有用,如果我对这个问题没有起码的认知和提前的知识储备,我一个问题也提不出来。所以按照傅盛的说法,我还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所以你看,这第二个境界并不容易达到。它甚至不止是一个境界,它实际上是一种能力。
03再来看第三个境界是:知道自己知道。
这个境界就高了。它难就难在,你不仅得明确把握自己的认知,还得知道你所拥有的东西在整个认知版图里的位置。说白了,你得知道,你和不知道这件事的人的区别,你还得知道你和比你高明的人的差距。
这就像一个人,对自己居住的城市特别熟悉,一个外地来拜访的朋友,你可以领着他看东看西。你们看到的东西是一样的,但是他看到的是具体的东西,可是你知道这个东西的来历,相关的细节和联想,知道它在城市里的位置。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走一段陌生的路,去的时候觉得走好远,回来的时候觉得其实路也没多长,就是这个道理。一去一回,认知已经在提升。
为什么有的年长的人告诫年轻人的话,听起来就是很浅白的道理,但是年轻人就是听不进去。年长的人最后只好长谈一声——“活到我这个岁数,你就明白了”,也是这个原因。
04第四个境界,就更厉害了,是“不知道自己知道”。
当你对一个领域钻研的时间够长,你对它的认知达到了很深的程度,即使一个难题摆在你面前,刚开始你也不知道怎么办,但是事到临头,你真正要做决策的时候,你可能也是在赌,但是你的成功率还是要比那些菜鸟要高很多。
这就是所谓的经验,所谓的灵感,所谓的认知差距。你甚至都说不出来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决策,但是你就是觉得应该这样选。
这就是傅盛说的认知最高境界,你不知道自己知道。
比如说晚清的时候,曾国藩的湘军有一员大将,叫鲍超。一生参与大战500场,身上有伤108处,是湘军最能打的猛将。我在高阳先生的书里面看到,鲍超每次打仗,都是先严禁自己的部队冲锋。他自己骑马站在高处,不断地判断敌情,一旦到他觉得是时候了,就喊一声“差不多了!”,下令全军冲锋,往往大胜。这种对双方形势的判断能力,是多少次大战积累出来的认知,无法言传给别人,他自己甚至也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但是往往就是能把握到那个最准确的点。就像岳飞说的,战场上“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也是这个道理。
傅盛说的认知升级的这四个境界,之所以有很大的价值,是因为我们正处在整个人类文明的一个大拐弯时代,每一个行业的认知都在迅速叠加,跨界越来越普遍。你要做成一件事,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如果不保持这种“自我否定”的认知状态,就会一事无成。
比如说,做小事,你就是卖水果,如果你不知道现在人出门带现金的越来越少,你必须得提供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的二维码,你这个水果摊都经营不下去。
做大事更是如此,如果你在创业,如果你仅仅是某个行业里的行家,不知道潜在的技术潮流,你最后往往会惊讶地发现,颠覆你这个行当的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一家新公司。
马云曾经说过一句话,“我用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后来他就解释说,这不是狂妄,这是着急啊。因为对手肯定不在眼前,所以要用望远镜去找。找不到,不是它不存在,而是我自己认知能力不够,我看不到他存在而已。
傅盛这篇文章里,还提出来一个很重要的论断是——
人和人之间唯一差别就是认知。
这和我们过去的认识是不一样的。过去我们以为,人和人的差别有很多,是血缘,身份,地域,权力,财富,甚至是运气等等。但是傅盛斩钉截铁地说,这个时代,人和人之间唯一的差别就是认知,其他的差别都不重要。这确实有点毁三观。
就拿史玉柱来说。他最惨的时候,欠了一屁股债,什么都没有了。后来他靠一个脑白金,重新崛起,为啥?因为他在整个营销上的认知水平,领先了一个时代。虽然他失去所有的财富,甚至所有的队伍,但就凭他对营销的理解,也是那个时代无人可望其项背的,他随时可翻身。
反过来说,就算你现在财大气粗,一个投资失误,也会让你所有的存量毁于一旦。所以,过去那种——我拥有什么,只要谨慎就会持续拥有,始终占据这个优势——这个假设越来越不成立了。
比如,最近我有一个朋友就把他父母家的固定电话给拆了。为啥?因为现在的骗子都知道,家里装有固定电话的往往是老人。老人不见得没有知识,而且往往很有钱,但是在认知上普遍跟不上时代。所以,通过固定电话行骗,找到老人的机会就很高,行骗得手的概率也就大。你看,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固定拥有的东西还能守得住了,除非你的认知不断在迭代。
这里面还有一点也值得特别说明——知识是不是认知?
在傅盛的观点里,知识是认知的一部分,但是对不起,知识不是全部。
举个例子,傅盛在做“猎豹”之前,还曾经做过一个图片软件叫“可牛”。当时傅盛打出的口号是——“我们来了”。
什么意思?傅盛当时觉得,以我们的技术水平,做过的客户端体验,可以见啥灭啥。我们既然到这个行业来了,那谁还活得下去?
但是最后的结果,“美图秀秀”把傅盛打得内心都快崩溃了。
你看,傅盛拥有的是某种确定的知识,但是做图片软件,光有自己的知识是不够的,得有对用户行为、行业环境的全面认知。
所以傅盛总结说——
他们比你强不是他们聪明,而是有着你不知道的认知。
我们的成长,过去依赖的往往是教育。但是教育给我们的是知识,甚至可以是智力上的开发,但是这都不是认知。
说到这里,再回头来看傅盛这篇文章的文眼——
所谓成长,就来自于认知。
是不是有一点不一样的感觉了?
傅盛的那篇长文《认知三部曲》,谈了认知升级的四个境界,也谈了人和人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认知差别。
那问题就来了,我们这些普通人怎么升级自己的认知呢?
我觉得由浅到深,傅盛谈了三个方面的方法。
第一个,也是最基础的,就是心态。
也就是不断地自我否定,假设自己无知,这是自我认知升级最基本的路径。这一条,看起来很鸡汤,但其实做起来极难。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生存的,我们时刻生存在人际关系的环境中,维护自己的脸面,捍卫自己的权威,是我们的本能。如果单摆浮搁,我们当然能认识到自己要进步,但处在众人的网络之中时,你还能坚持这一点吗?
举个昨天发生的例子。我因为有事,急冲冲地披上衣服走出办公室, 这衣服穿反了,我自己也知道,准备在坐电梯的时候重穿。走到办公室门口,有位同事就提醒我“罗胖衣服穿反了”,我头也不回地说:“我知道!”
可是到了电梯里,我就反省了:“我知道”这三个字,是不能轻易说的,尤其是不能轻易跟同事说。你以为你真知道的事,未必真知道。就算你真知道的事,也不能让别人误以为你真知道和全知道。
所以,回头我还向那位同事道了歉。
还有一次,我听一位所谓国学大师演讲,他可能也是说到兴头上了,来了一句:“我,四书五经倒背如流。”
哈哈,本来我觉得他挺有学问的,但是这句明显就吹牛了。四书五经里,光《左传》就将近20万字,我是不相信他能倒背如流的。这倒不是说,我嫌弃他吹牛,而是他表现出来的这个套路,让我知道他的学问基本也就这样了。
事实上,从认知升级的角度来看,任何人都没有任何机会有资格对任何事说:我知道了。这不是态度上的谦虚,而是事实如此。一个真正的终身学习者,会发现任何话题都有无穷无尽的深入空间。
傅盛说的第二个认知升级的途径,就是行动。
傅盛说自己的一个例子,两年多前,他就说「今日头条」将来不得了,它是移动端的搜索。但是他自己一直到15年的四季度,才开始召集人马,开始开发类似的业务。这就是认知里经常出现的一个误区:以为自己认为很重要和真的认为很重要,往往不是一回事。
这个现象太常见了。我们都知道健身很重要,学习英语很重要,不抽烟很重要,但是真的下决心去跑步、去背单词、去戒烟,那就太难了。那你说,你是真知道还是假知道呢?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难就难在这里。
我自己经常和内容行业里的人聊天,很多人都说,技术是未来,将来的内容产业都会被技术影响,都能说出一大套。
但是这么多内容创业公司,我们还真很少看见哪家真的花钱去建立技术团队,为啥?
因为做内容的人往往是文科生,觉得自己不懂技术,所以,就回避在技术上的认知升级。
这方面说一句自夸的话,我们公司就是内容起家,但很早就意识到技术力量对内容公司的长远影响。但是我和脱不花都不懂技术,所以我们很早就请来了另一位懂一点技术的合伙人快刀青衣,后来又请来了一位CTO(首席技术官)沈仁奎,而且建立了技术团队。
说实话,刚开始我们在技术团队上花了那么多钱,到底他们在干什么,干的怎么样,其实我们根本就不清楚。但是,如果没有对技术趋势的坚定信念,我们后来也就没有机会做出像「得到」App这样的产品了。即使做得出来,在产品升级迭代上的速度,也会慢得多。
傅盛也说,认知升级、付之行动的一个重要心法,就是坚信大趋势。
他甚至说,不要简单批判,你一定要相信那些行业领头人。他们拿到的信息肯定比你多,处理信息的能力比你强,他们的认知不是现阶段的你所能赶得上的。即使不理解,也先执行,在执行中理解;要盲目坚信,立即行动,在行动中形成认知;不要怕死,早死早超生。不行动,是最糟糕的,行动才有可能证伪,坐而论道,没有任何意义。
傅盛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在我看来,其实是讲了认知升级的第三个方法:就是加入一个最牛的团队,和认知能力比你高的人在一起。
在这个部分,我甚至觉得傅盛是在重新解释管理这件事。
过去的管理是什么?
是构建一种协作的秩序,重点是秩序。上下班打卡,是管理你的时间秩序,工作有KPI,是为了管理大家的目标秩序,等等。但是傅盛说,这个时代,管理不是执行管理,也不是组织结构管理,而是你比别人更理解一件事情。
管理的本质是一种认知管理。
领导力的核心不是所谓的高情商,而是在大格局下构建对整个行业的认知体系,用大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聪明的决策。
文章里提到,腾讯的总裁刘炽平说过,现在的互联网有点像武侠小说了。在武侠小说里,一群人打不过一个武功高的。现实中当然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在现在的互联网商业竞争中,还真就是这样。
你堆再多的人,不如来一个认知出众的人。本质上,就是这个人在这个点上的认知体系,超越了一个庞大的队伍。
领导者在核心点上必须有一个强大的认知体系覆盖所有人,才值得成为一个领导,才得以做出正确的决定,才能够带领整个队伍走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如果认知错了,即使忙的整天鸡飞狗跳,也做不成真正有效的管理。
但是你想,这个人认知水平再高,他要想带好一家公司,怎么办?他唯一的方法,就是找到合适的人,在他身上多花时间,把自己的认知传递给他。
所以傅盛说,在关键人身上花足够多的时间,把足够多的认知传递给这个关键人,让他做一群人的决定。切忌多人平行站位的职责不清。
老板既然有这个心态,就是我们普通人的机会啊。
有人问过我,找工作,是加入大公司好,还是加入小的创业公司好?
我的答案是——不一定,关键看你跟的那个人的认知水平怎么样。
大公司里,可能因为层级太多,好的、真正核心的认知你接触不到。小的创业公司里,你虽然可能更有机会独当一面,但是老板的认知水平也可能不高。
所以职场里的人,赚到的不是钱,而是认知。至于那些赚大钱的人,多数情况下,都是认知提高的结果,这是要长时间之后才能兑换的东西。
傅盛还有一个洞察也很有意思。
他说,腾讯这些年发展得这么好,股价这么猛涨是为啥?
大家知道,是因为腾讯采取了开放策略,那开放挣到了什么呢?不是人家的钱和业务,而是别人的认知。
你想,原来腾讯不开放,什么都自己做,结果就是腾讯在每个领域都不得不与当时各个领域最先进的认知去竞争,所以非常困难。后来腾讯开放了自己的生态,投资了一大批公司,结果是啥?是他做什么业务,都不是跟自己公司里的产品经理去聊,而是和这个行业里有顶尖认知的高手去聊。
比如,马化腾会跟刘强东聊电商,跟王小川聊搜索,跟猎豹的傅盛聊国际化,结果如何呢?
结果腾讯市值从300亿美金涨到了今天的2000多亿美金。
所以,腾讯用这种开放的生态策略,本质拿到的不是投资挣来的钱,而是投资挣来的认知。对腾讯这样的笨重的大公司都有效的策略,对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当然就更有用了。
综合今天说的,要想认知升级,有三个途径可以达成。
第一,永远保持否定自己的状态,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二,永远不停留在知道,重要的是把知道变成行动。
第三,永远和比你知道得多的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