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这个命题作文,打开记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我学习开车的一段往事。
07年拿到驾照,至今已经有10年。曾经,认为学开车是我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有方向感,手脚笨拙,协调性差,心理素质低……从11年拥有了自己第一辆私家车开始,虽不常出远门,但6万公里个人安全行驶旅程应该是有的。回顾当年学车的经历,历历在目,也许可以很好的回应这个话题。
初次接触驾驶的时候是2006年,刚上大二,课程并不紧张,学校当时流行一阵学车风,于是随大流报了名。驾校离学校很远,有30多分钟车程,每周有两三天会派专车接送学员去驾校练习。
06年的夏天酷暑炎炎,骄阳似火,我的第一次上驾校课便在这燥热天气下开始了。我的教练是一个矮矮胖胖的小伙子,脸黑黑的,有时候会开下你的玩笑,但更多时候是骂骂咧咧,一如你可以想象的到的那种鲁智深的感觉。平心而论,于整个驾驶学习的历程来说,这个教练还是很负责的。但对于我这个没摸过方向盘的瘦弱新兵蛋子来说,心里不免产生一定的压力。更让人着急的是,他是操着极不纯正的石歧话(当地粤语方言的一种)教学,普通粤语尚未完全驾驭的我只能一半靠听,另一半靠猜。他曾很努力的同我讲普通话,我却真的的只能报以呵呵了。就在这半懂半猜的状态下,我开始了人生第一次操控四个轮子的庞然大物。
先学前进后退走直线,练习离合、油门、刹车的配合,接着学习方向盘的掌握。这一系列学习,不过也就两三次课,教练即教我开始学习倒桩了。这才发现,驾驶的真正难度来临了。不知道为什么,觉得人有天生愚笨的一面,总是看不准很多东西。比如教练定的,看准第一个杆就要左转,接着看到车身离红线的距离占后视镜1/3就要打回方向盘,等等。这些技能老是练不好,要不是脚慢了,要不就是手快了,要不就是眼睛没看准,总之就是手、脚、眼、脑的配合不协调。那个时候正值暑假后开学,学生活动增多(考试,社团占用不少时间),于是练车的时间总是断断续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刚学好的技能,过一个礼拜又得重新练习。反反复复,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后面来的不少学员学习的进度都超过了我,一个和我同一天来的胖大姐都路考去了,而我还在练习倒桩。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我于是很泄气,但我仍坚持着。上课,练车,又上几天课,又练车,进步缓慢。因为练车的地方要经过大半个市区,以前觉得风光旖旎的小城景色变得如此冷峻忧郁,仿佛奔赴一场酷刑。在这样的高压状态下,我进行了第一次倒桩考试。果不其然,成功在望的情况下压线,失之毫厘,没有别的原因,就是紧张。一行10个人,我是两个没过的人之一。这时候,我甚至产生了放弃学车的想法:20年来都没有开车还不是照样活的好好的,为什么要学习一项有危险又这么麻烦的技能。
第一次倒桩考完后,我大概有两个月都没有去驾校练习。我在学校里尽情的上课、看书、玩乐,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压根就忘记了我还有个驾照没考完。直到有一天,一个老家那边的哥们从他家里开车来看我,他娴熟的驾驶着汽车,带我从城南开到城北,从东区奔到西区,从闹市来到深山。本来应该我尽地主之谊好好安排他的,最后变成让我成为游客,去了很多呆了几年都没去过的地方。我们一起兜风,一起领略沿途风光,海阔天空的聊着,琳琅满目的逛着,津津有味的吃着。几天时间过得很快,我突然觉得以前平淡无奇的这哥们变得如此成熟而有趣,大方而稳重。离开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应该去学开车,当你有一辆车的时候,你才走的远,你才见的多,你的性格都会变的!”一语惊醒,这才想起,我还有个驾照没考完。
从那以后,我又重新来到了驾校,依旧是练习,依旧是烈日,依旧是教练严厉的叱喝式教学。不同的是我不在跟其他的学员比较,我只是跟自己比较,每天的练习就是让自己启动更稳重一些,操控更熟练一些,角度更精准一些……在经过一个月左右的练习和等待之后,我来到了第二次倒桩考试的考场。出发前,教练悄悄的把我拉到一边,神秘兮兮地问我,你练习的那么辛苦,要不要包个红包给考官,让他多给一次机会(当时一次进场只能考一次)。我笑着说,不用了,不如省点钱考完点一桌好菜慰劳一下你!
上了考场,把平日的练习流程走了一遍,桩还是那个桩,库还是那个库,不同的是心态要平和很多。其时,我方向盘打的还是稍微早了一点,之前瞄准的参照物在后视镜上看不到了。稍微紧张了一下之后,我告诫自己,不要追求完美流程了,既然早打了方向盘,复盘的时候也相应调整一下就是了。于是,调整,回盘,操作,最后停稳。听到通过的声音后,我整个心悬了下来。教练跑过来,高兴的对我说,吊,我以为你又要扑街啦。接下来的考试,顺理成章的都通过了。
从第一次练习开车,到最后拿到驾照,我大概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很多事情,只是当时觉得很困难,很无奈,很彷徨。事后回想那段岁月,也就那个样子。其实,人生的大部分事情,不去做就永远做不好。重要的是,我们马上开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