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斛南村的番瓜山脚, 树冧围圈住一泓绿泉, 名叫罗隐潭(亦称潭公潭婆)。景虽小, 名却大,本地人传说着这样的故事:
圣旨口罗隐是在唐朝得道成仙的, 他看厌了北方斧劈痕的山岩, 转而爱上披麻皴的山水。不知那年那月, 他来到了广东南陲的台山一游。此地背山临海,的确风景优美。
罗隐经过阳宁长山松林, 绕行去了广海镇南湾。 在那里, 他佇望海潮浪打浪, 感叹人间水也不平静。惆怅令人倦, 神仙最喜飲杯, 酒落愁肠分外好吟: "得即高歌失即休, 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不过一会儿他就瞌睡了。
突然海浪扑湿了罗隐的道袍, 他依旧臭脾气, 拾起一块尖石片, 朝背后岩石画字:"海永无波"。 当场水退百丈, 从此周围风平浪静。罗隐顺手一扬, 将石块抛向上空去, 恰好落在大三坑的番瓜山脚,轰隆一声响, 地面陷了个深潭, 潭的上方也震裂出一道白泉, 这就是图中罗隐潭的来历。
当时, 罗隐也心知不妙, 赶紧追过去看个究竟, 好采没碍事。于是静下来赏景了。此处山圆无尖峰, 都是波浪型的土石山岭。只见漫山棯树,长满棯果,好象送给罗隐一个惊喜。他从来未尝过如此特别的果味, 一时兴起顺口溜: "小棯果, 满山红,有人富贵有人穷。六月六, 收个生虫棯仔熟; 七月七,左手摘来右手塞; 八月八, 右手取来左手撒; 九月九,得个棯果甜过酒。"。罗隐的心情大靓, 一时童心勃发, 抓些石块抛过山去, 刚巧叠成一个吕字型的石堆,南村人叫作叠石山。
叠石潭泉依然在, 罗隐不知何处去?留下的是诗意浓郁的景色,一幅神仙谭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