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汽车零部件行业,做的是现在热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公司是一家国际公司,业务遍布欧美和亚洲。我来讲讲我看到的这些新能源汽车产品经理吧。
首先,他们的title是product line manager,为啥是product line manager而不是product manager我没搞明白,其实管的东西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产品线呀,而且他们下面也没配一些product manager。我最后只能理解为:美国人啥都喜欢大一号。就像公司的产品经理的yingwe英文title是programe manager,而职能和别的公司的project manager一样。
第二,这个岗位全球三个,美国一个管北美、德国一个管欧洲、中国一个管亚洲。其实中国的就管管中国,日本业务还是美国人主导,日本客户看不上中国人,觉得中国这边的工程能力差。我们有时挺义愤填膺的,觉得这是歧视,可私下里想想,人家日本人错了吗?美国人就不一样了,不但二战打败了日本人,现在还在那驻军保卫日本,而美国人这么多年来的表现,确实无愧世界第一大国,当然要服他。我们还要努力哦,等水平进步了,再收复失地,其实美国人也不愿意三天两头来个cross pacific的出差。加油!
第三,这三个项目经理差别真是大。出身各不相同,汇报条线也不同,工作侧重点也不同。:)
美国的项目经理,销售出身,主要任务感觉就是marketing,汇报给全球的新能源总监,于是顺带也挂了个global product line manager的头衔。
德国那个,工程经理出身,工程感觉绝佳,因为以前是在那种工程公司工作,商务上的沟通能也超强。这里插一句,工程公司比较直接,工资是靠客户给的,客户不付钱下个月的工资就有可能发不出来一句,所以工程公司的工程师们挺有危机意识,会自觉地搞好客户关系。他没有下属,上面就是欧洲的工程总监,日常工作的面也很宽,销售、市场、技术都要处理。
中国这个,项目经理出身,是跟着中国区的新能源业务做起来的,先做PM,然后是PM的头,然后把销售也管了,最后把相关的10个工程师也一起划给了他。说是产品线经理,倒搞得一个小的business unit的架势。
三个人各不相同,让人觉得乱,但也许产品经理就是这样的呀。一定要给个评判的话,德国那个最像产品经理了。
下面提几点他们的工作内容和现在互联网的PM的比较:
- 需求:他们也是去收集客户、市场的需求
- 项目周期:长长长。有一个产品,光立项就扯了两年,搞笑的是最后并没有耽误业务,客户真的启动项目的时候,竟然还是靠着ppt和一个烂得不能再烂的样件拿下了项目。在汽车这个市场里,因为周期长,允许你有拖延症 :)。也许有的时候保守点反而业务可以做得更好,只要客户关系足够硬。让那些积极的家伙去做市场培育吧。:)
- 会多,估计Internet的PM也这样,不过因为是新能源产品,所以开的会有时会比较高大尚,于是ppt的功力就要求高了。
先写到这,以后有机会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