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能忘怀的故乡,因为那里有最美好的回忆。
——题记
我的故乡在古称河州的一个边陲小山村里,这里到处都是山,一出门没有一条平坦的道路,家的前面是山,后面也是山,周围是山,抬头是天低头是地。我的家就在这山脚下,在这儿出生,成长,度过了童年时代。由于交通等各方面的不便这里经济落后、教育滞后、思想僵化,形成了这个贫穷的小山村。村落以一条快要断流的小溪为界,分居两座山之间,村民不是很多,但都是穆斯林且都信仰虔诚,这里没有利益的纷争,尘世的喧扰。虽然贫穷,但邻里和睦、互敬互爱、一家有难、全村支援,倒也祥和幸福。村民大都以种地为生,种小麦、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
放羊
在我的童年回忆中,最深刻的就是放羊。虽然只有很短的一段时间,但已铭刻于心。放羊是每个山里娃必备的一项技能,而我不具备。每家每户都会养十几,二十只羊,由于没有种植什么牧草,羊都要去外边放牧,而这放羊的任务就交给家里的孩子们了,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我也曾放过一段时间,家里的大人们因为农忙都下地干活去了。每天放两次羊早上和下午。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就得出发,有时拿上馍馍和水,在放羊期间吃就当是早饭吧,有时也不拿等放羊回来再吃,我是从来不拿的,从早上一直到中午时分才回家大人们都下地干活,把早饭留在锅里,也有时把早饭装在铁饭盒里放在炕洞里,这样无论什么时候吃都是热呼呼的。吃完早饭早上的任务算是完了,但有时母羊生了羊羔或有些羊生病了,就不能出去放牧,得给它们“另起锅灶”分开喂养。
等到下午日偏的时候。又把羊赶出去,天气热的时候羊特别不听话,总是乱跑漫山遍野的跑,这儿一只那儿一只的,我得把他们追回来,合在一起到水草丰茂的地方去,当然我也累的汗流浃背,又由于缺乏经验,没有一刻是闲的,时刻盯着羊群,生怕它们跑到别处。看别人放羊很是清闲,把羊赶到任何地方,羊只专心吃草哪儿都不去,放羊的人三五成群一起打扑克,唱山歌,追野兔……看上去是一种享受,而对我来说是一种折磨,好像就我们家的羊不听话。下午的放牧一直要到天刚擦黑的时候才能回去,羊吃的饱饱的,一个劲的乱跑,而我却累扒了。
有时一个人单独放羊,不和别家的羊合在一起,但也有时几家的羊合在一起放:我们把羊赶到一个山谷底,分成两组分别再两座山顶守着,这样羊只能在谷底周围活动,放羊的人也轻松,山顶上的人围在一起玩扑克、下五子棋;有时也烧地埚埚,养也吃饱了自己也饿不着,等到傍晚往回赶羊,两边山顶的人往谷口走就行了,羊全聚集在谷口,专门选一个“领羊”的人,走在养前面后面的羊都跟在这个人后面,剩下的人边走边吆喝,一到岔路口后面的人喊一声“分喽”羊都往家的方向走了,回到家把羊赶进养舍,这一天的放羊算是结束了。
故乡的季节
房檐边上的水珠像断了线的珍珠不断地往地面上落,地面被砸出了许多小坑,滴滴嗒嗒的,不是下雨了,而是春天来了,房顶的雪正在融化,冬天的模样已经褪去,后山上可以看见星星点点的绿,虽然有点冷,但人们已脱去了厚重的棉袄。我走出家门来到门前的空地上,偶然间发现草垛边上都已长出了绿芽,一尘不染绿油油的着实让人喜悦,几只不知名的鸟在枝丫间跳跃,天空虽泛着白光但很耀眼,路边已融化了的水顺着低处往下流去,可以看到蒸腾的水汽,有些树也长出了新芽,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
河滩的小溪又涨满了水,小溪边也长出了茂盛的草,几乎把小溪隐没了,这条小溪顺着河谷向下流去,源头人们做了一个蓄水池。那时候没有自来水,全村的人都在小溪里抬水吃,每天清晨你都会看见妇女们拿着扁担去抬水的情景:水桶碰撞发出的叮当声,舀水的声音,欢笑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各家各户都升起了炊烟,奇怪的是炊烟悬在半空中,从对面山看,好像仙境一般,村落时隐时现,不一会又都散去了。
每户人家都会在离家不远处留出一块地用来种蔬菜,我家门前的一块地里每年奶奶都会种许多蔬菜:西红柿、洋葱、菜瓜、向日葵……每天吃的都是纯天然无公害的新鲜蔬菜,地边也有许多杏树,一到秋天金黄的杏子挂满枝丫,熟透的西红柿摇摇欲坠,向日葵粒粒饱满……
秋天是家乡最美的季节,金黄的田野、蔚蓝的天空、开满小花的山坡、鸣叫的禅虫、满树的杏子……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年当中最忙的时节,忙着割小麦、挖洋芋、摘玉米,一年的劳作要在这几天见收成,如果不抢收,遇到大雨等天气这一年就白忙活了。
家门口几年前种了几棵杏树。如今都长成参天大树杏子压弯了树枝,今年杏子大丰收,地面上落了一层,远远望去像块毯子铺在地上,走过每户人家院墙旁都可以看见落在地上的杏子,而没人去拾,像往年的话到别人家去要,真是物以希为贵。
每天的劳作结束后,我不急着回家,我喜欢坐在田野边:吹着微风、听着草丛间蚂蚱的鸣叫、看着远处的山、山脚下的羊群,晚霞把西边染得通红,放羊的人赶着羊群缓慢前行,这一副副画面交织成了故乡的傍晚。一阵风吹过,麦穗在风中摇曳,你甚至可以听见麦穗碰撞的声响。躺在麦穗杆上望着蔚蓝的天空。时而飞过几只乌鸦,鸣叫着离去,坐好长时间才肯回去。
家里的老土炕
家里的老房子是我太爷留下来的,房子虽不好但足可以使一家人遮风避雨,房子已有数十年了,由于年久失修,已经开始漏雨,墙体破裂,木头松动,家里决定重修房子,经过一家人的努力五间崭新亮丽的平房座落在老房子原来的地方,为了美化房子贴上了瓷砖,门窗都进行了油漆,看起来确实挺不错,但没有了对看房子的那种感情。
家里的老房子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黑”,由于土炕必须用粪块,树叶,麦草之类的要每天烧,烟熏火燎的,炕洞周围的墙体经过年复一年的烟熏,变得黑亮,黑不可言,几个房子都是如此。由于老房子门窗都很小,门楣又低,进到房子里也是个黑,如果你猛然间从外边进去的话什么也看不见,得缓一会儿。我最喜欢家里的老土炕,每天早上都不愿起床,即使醒着也是一样,遇到下雪天,更是不愿外出躲在被窝里,热呼呼的哪儿都不想去。不像现在的电热毯冷不冷,热不热的。土炕不仅可以取暖,还可以做好多事情:有时候不想吃饭,就跑到地窖里拿上几个洋芋放在炕洞里,洗也不洗带着泥土直接放进去,然后跑出去玩,等玩够了,玩累了,再把洋芋掏出来,刚好熟透,还带着泥土的和炕的味道,一掰开热气腾腾,一口咬下去,那味道那口感,简直无法言语,现在想来那是世上最美味的:有时妈妈也在炕洞里烧馍馍,把面团和好再在上面抹上油和调料,放在一个铁饭盒里,最后把铁饭盒埋在炕洞的草灰中就行了,等到中午时馍熟了,还是热气腾腾的,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味道,吃一口酥软香甜,连粘在手指上的油也不放过。
曾经干过的“坏”事
曾经可谓是“坏”事干尽,罪大恶极,十恶不赦。
记得小时候有天中午闲来无聊,想找点事做可不知道做什么,我就去找经常和我一起玩的伙伴,俩人一商量决定去烧地埚埚,从家里拿了个铲子就走了,找到一处合适的位置就开始忙活了,先挖了一个类似锅塔的样子,然后用小铲子修整,最后找来土块累起来,这可是个技术活,一般人不会做,我只能靠边打下手了,一会功夫都弄好了,就差下“锅”的东西了,怎么办?从家里拿的话,怕家里人骂,只能偷喽。前边不远处有几块洋芋地,顺着地沿上去了,一人放哨看人,一人下地挖洋芋,挖了大概十来个,临走前用土把挖的位置用土填好以免被发现,洋芋装包在自己的衣襟里。左顾右盼的跑了。可是自家的洋芋地就在旁边啊!
有天早晨家里大人们都下地干活去了,留我一人在家烧水,我经过后院时看见一直只小鸟钻进了一块瓦缝间,我想那儿肯定有鸟窝,找来梯子揭开瓦片,果不其然,有几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鸟“唧唧”乱叫,我当时高兴坏了,拿来一个鞋盒装进去了,准备自己喂养。小鸟是吃虫子的,但不知道吃哪种虫子,于是拿着一个饮料瓶就去抓,不管什么虫子都装进瓶里,回来喂鸟吃,可小鸟不吃,我只好掰开嘴往里塞,但都吐出来了。活的虫子不好抓,总是到处跑,我把虫子一一踩死再装瓶里。小鸟一点都不吃,我想了好多办法都无济于事,没几天就都死了。
门口菜园里的花都开了,油菜花、喇叭花、杏花、地边的小野花,叫上名的叫不上名的,各种花都有,颇有百花齐放之势,引来了无数的小蜜蜂和色彩斑斓的蝴蝶,蜜蜂的嗡嗡声,小鸟的叽喳声,蝉的鸣叫声……响成一片好不热闹。我和几个伙伴也来到菜园,看着蜜蜂飞来飞去,都是不咬人的那种蜜蜂,于是就捉弄蜜蜂:我们找来细细的绳子,栓在蜜蜂的屁股后面,然后让它飞,当它飞高时又拽下来,我们比谁的飞的远,如此往复。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想想自己以前的事,历历在目,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重新回到曾经生活过的这片热土,再也没有了曾经的热情,当年的玩伴不知去处,当年的人不再那么友善,一切物是人非。渐渐地对这里没有了感情,甚至开始厌烦。人人都向往外面的繁华,喜欢车水马龙的都市,我亦如此。这里是我不能忘怀的故土,存留在记忆当中。
2017年暑假~于家中